重慶渝北:2000萬消費券背後,我們獲得了什麼?

2020-04-17     視界網

為撬動消費,渝北區財政撥付2000萬元向市民派發消費券。本月10號,首期總額1000萬元、總計20萬張「滿100元減50元」消費券投放市場,35分鐘時間內被一搶而空。

消費券派發出去後,市民都怎麼花的?透過消費券,渝北區希望帶動怎樣的經濟效益?

4月13日,市民在愛融薈城使用消費券消費(來源:渝北商務)

「消費者關注度遠超預期」

「渝北區政府將總共向市民發放總額2000萬元、總計40萬張『滿100元減50元』電子抵用券,移動設備在渝北區的支付寶用戶都可以搶領,每人每期限領1張。」渝北區商務委主任曹興建介紹。

消費券發放後,渝北區內的餐飲、酒店、服飾美容和零售等行業都有了明顯增長。截止到4月14日,累計核銷消費券4.4萬張。曹興建介紹,這個數字和全國其他發放優惠券的省市相比都是比較高的。政府已補貼220萬元,直接撬動資金855萬元。

就近幾天的反饋來看,新光天地、金港國際商業綜合體內的商家深受市民歡迎;特色餐飲、化妝品、服飾類門店核銷消費券頻次較高;金港國際好利來蛋糕店結帳的營業員忙得團團轉;華辰酒店自助餐推出超低折扣,再疊加政府補貼,在口碑平台上銷售火爆……

4月11日,市民在金港國際好利來蛋糕店排隊結帳(來源:渝北商務)

「攜手渝北商家共渡難關」

根據規定,渝北區電子抵用消費券的使用區域是區內重點商圈、大型商業綜合體、特色街區、重點商貿文旅企業,大型超市不能參與此次活動。

具體來說,有金港國際商圈、嘉州商圈;新光天地、愛融薈城、SM廣場、恆大中渝廣場、聖名世貿城、水木天地都會廣場、蘭亭新都匯等大型商業綜合體7個;新光里、三亞灣、居易天街、佳華北宸里、1.5支路夜街、上品源美食街等特色街區6個;阿興記、金陵大飯店、統景溫泉、際華園、聖名遊樂城等重點商貿文旅企業40個。

4月12日,市民在渝北某商場選購春裝(來源:渝北商務)

「創新發放手段確保政府補貼落實落地」

為何會選擇通過支付寶APP發放消費券呢?是為了達到政府的補貼覆蓋最廣人群、並精準觸達的效果。

是因為支付寶的實名認證能力解決了傳統紙質票據可能產生的「被倒賣」問題。支付寶的風控技術從註冊、認證、核銷等環節,全流程、最大限度保證消費券的健康使用,讓政府的補貼切實落到消費者和商家手裡。

支付寶的後台數據能夠精準追蹤消費券的使用情況,及時反饋消費券的投放效益。而阿里本地生活作為知名本地服務平台也有廣泛的消費群體,除了線下商家,還新增口碑、餓了麼等線上平台,更好地滿足新一代消費群體的線上消費習慣,也為商家多提供一條銷售渠道,做到買賣雙方都滿意。

阿里本地生活豐富的宣傳資源和當下火爆的直播方式,為整個活動宣傳助陣,也讓更多的消費者知曉這次活動,為商家帶來更多的消費群體。

4月12日,市民消費完畢在用電子支付結帳(來源:渝北商務)

「期待消費券暖經濟」

為使消費券儘可能撬動消費,最大化釋放政策紅利,在消費券的發放上,渝北區還使消費券的發放儘量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因為相較於高等收入群體,消費券所提供的優惠力度對中低收入群體的刺激效果更顯著。在接券對象的選擇上,也儘量選擇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家和小微企業。

另外,渝北區本輪發放的消費券選擇商圈、商場,且不支持大型超市的用券的原因在於,消費券應儘量選擇非耐用型、替代效應較低的消費品,如本次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餐飲、健身、文旅等生活服務消費品。這些領域的消費不會使消費者減少正常的開支,也無需替代原有的消費計劃,從而有效避免了政府財政支持對居民正常消費活動造成的擠占效應。

4月13日,市民在某烤肉店結帳(來源:渝北商務)

4月13日,市民在選購心儀的商品(來源:渝北商務)

(作者單位:重慶市渝北區融媒體中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fGnh3EBiuFnsJQV6T-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