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七十年: 縣長帶您看孟津 !

2019-09-16     孟津發布

八百諸侯會盟之地,九曲黃河第一古津,孟津是充滿活力的文化名縣、黃河明珠、發展熱土。新中國成立70年來,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輝煌成就。

孟津縣委副書記、縣長趙莉在發布會

9月11日,「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洛陽市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孟津專場在市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廳舉行。中共孟津縣委副書記、孟津縣人民政府縣長趙莉圍繞「書寫孟津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新答卷」主題,介紹新中國成立70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中共孟津縣委副書記楊明祥,中共孟津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陸玉香出席發布會,回答記者提問。洛陽日報用半個版的篇幅報道了發布會情況。

綜合實力: 躋身中部百強縣

數字看變化: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從1949年的1033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322.3億元,躋身中部六省百強縣之列。

孟津民企世英機械大輪拖生產線

發展是第一要務。這些年,孟津著力穩增長、促轉型、調結構,經濟保持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保持全市領先位次。

孟津興達重工盾構機刀盤配套國家重點項目

統計數據顯示:孟津經濟總量6年內增長了150多億元,由洛陽9縣(市)第7位上升到第4位,並於2018年躋身中部六省百強縣行列。

洛陽宏興新能年產60萬噸芳烴項目

這些年,孟津大力實施「三大改造」,重點打造了「兩大主導(先進裝備製造、高端石化)、兩大新興(新材料、現代物流)、兩大特色(文化旅遊、高效農業)」的「222」現代產業體系。

上市企業隆華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高端裝備製造業支撐作用持續鞏固,高端石化產業、新材料產業發展迅速,現代物流基地地位正在確立,文化旅遊、高效生態農業發展持續保持領先勢頭。

G30連霍高速與G55二廣高速孟津互通區

孟津堅持擴大開放招商,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優化營商環境,不斷積蓄新動能。今年9月底,年產值達80億元的宏興新能工業三苯項目將投料試車,為縣域經濟擴量提質注入新動力。

城鄉面貌: 綠水青山入畫來

數字看變化:孟津城鎮化率從2004年的26.89%增加到2018年的50.03%。

作為全市「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板塊,近年孟津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統籌做好規劃建設管理「三篇文章」,全域推進鄉村振興,一個「近悅遠來、宜居宜游」的新孟津正迎面走來。

孟津城區河圖公園鳥瞰

縣城面貌脫胎換骨。搶抓全省百城建設提質試點縣和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機遇,重點實施了市政道路、遊園公廁、城市書房、停車場庫、沿街立面改造等127個、總投資100億元的百城提質項目,城市集中供熱率、集中供水率、集中供氣率、污水處理率分別達85%、98%、98%和91%。

孟津城區航拍圖(請橫屏觀看)

瀍源公園、龍泉谷公園展露新顏,結束了「守著黃河沒有水、身在邙嶺見水難」的歷史,實現了城市功能品位和居民幸福指數雙提升。

孟津「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

鄉村振興走在前列。孟津是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聚力「農業強」,集中打造四條高效觀光農業產業帶和「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成500畝以上特色農業園區55個,叫響了「來孟津耍吧」農旅品牌。

孟津黃河灘區優質稻米產區

孟津會盟鎮銀灘農業觀光園

聚力「農村美」,按照「村裡村外不見垃圾,房前屋後見縫插綠,廁所污水一併治理,清潔家園人人出力」的要求,推動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傳統村落衛坡村鳥瞰

今年9月23日至10月7日,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活動將在孟津魏家坡閃亮登場。發布會上,孟津向各界賓朋發出誠摯邀請。

人民生活: 芝麻開花節節高

數字看變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113元增加到2018年的13771元,實現6369戶18714人穩定脫貧。

孟津小浪底鎮石門村軟籽石榴基地

「我們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全縣老百姓謀幸福。」發布會上,孟津縣委副書記、縣長趙莉說,這些年孟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把新增財力的80%以上用於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孟津送莊鎮白鹿村鮮桃豐收

孟津是非貧困縣,但脫貧任務依然繁重。對此,孟津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舉全縣之力,盡銳出戰,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目前已累計實現6369戶18714人穩定脫貧。

孟津城關鎮馬步社區

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統籌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就業、住房、出行、環境等問題,教育持續走在全市前列,醫療衛生體系不斷健全,村村通公交實現全覆蓋,「兩河一渠」治理成效顯著,鄉親們真切感覺到農村不比城裡差。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孟津全面落實「黨建引領、三治並進、服務進村」要求,打造「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黨建服務品牌,架起了黨群之間「連心橋」,鄉村治理、鄉風文明煥發新氣象。

發布現場: 答問文字實錄

發布會上,三位縣領導回答了與會媒體記者的提問。以下是孟津發布整理的縣領導答記者問文字實錄。

記者:孟津在去年進入中部六省百強縣,在推動產業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方面有哪些措施?

楊明祥: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孟津縣深入貫徹總書記的要求,立足我縣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圍繞我縣的「222」現代產業體系,以轉型升級為路徑,著力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產業素質,推動產業發展取得了新突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288家,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連年保持全市前列,縣域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孟津縣也於2018年躋身中部六省百強縣之列,在中部六省489個縣級行政區劃中排名91位。

一是實施「三大改造」,推動產業轉型。堅持把智能化改造、綠色化改造、技術化改造作為全縣工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抓手,聚焦全縣裝備製造、建材、化工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生產方式綠色化、生產過程智能化、生產產品高端化為方向,實施「三大改造」項目227家。其中,智能化改造17家,綠色化改造57家,技術化改造153家。在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競爭力的同時也有力地促進了我縣經濟發展高質量。

比如,我縣大洋高性能材料公司近年來積極開展綠色化節能改造,安裝餘熱利用裝置,將6條電熔電爐生產線排出的餘熱煙氣實現回收利用,大幅減少了用電量、用水量,降低了生產成本,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目前,相關產品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銷售收入超過2億元,出口創匯超1000萬美元。

耿力設備公司近年來累計投入3000多萬資金元用於新產品研發,目前已成為河南省隧道工程裝備最全面、智能化程度最高的專業設備生產廠家,生產的智能混凝土濕噴台車結束了國外品牌長期霸占中國市場的歷史,企業營業收入也在4年內增長了四倍,從2015年的5198萬元增長到2018年的2.51億元。

洛北重工通過實施鑄造工藝綠色化改造、生產設備智能化改造,推動企業實現了轉型升級,憑藉在鑄鋼件過程控制和熱處理工藝上的核心技術,製造出礦用重型汽車後橋殼和礦用電動輪轉向節等一系列核心產品,打破了礦用重型汽車鑄鋼件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填補了國內生產礦車鑄件的歷史空白,成長為河南省鑄鍛行業專業化領軍企業。新項目建成後,將新增銷售收入20億元,新增稅收1.6億元,貢獻至少1億美元的外貿出口額。

二是落實減稅降費,助力產業轉型。減稅降費給實體經濟注入新的活力,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尤其是深化增值稅改革,對正在轉型升級的工業企業來說,就是一場「及時雨」。這幾年,我們堅定不移落實認真落實國家、省、市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特別是今年以來,全縣已新增減稅降費1.62億元,在減輕企業負擔的同時,正加快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三是優化營商環境,護航產業轉型。我們堅持以營造全市最優營商環境為目標,出台《孟津縣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並拿出一批突破性的舉措,以「保姆式」服務助推實體經濟,以「小保安」姿態優化發展環境。比如,我們設立了產業優化資金,每年拿出不少於3000萬元為產業轉型發展助力。比如,我們聚焦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堅持每季度開一次政銀企對接會,特別是去年以來先後與工行、中行、中原銀行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獲得260億元金融支持,為孟津發展引入了金融活水。比如,我們以打造「審批更快、服務更優」的孟津品牌為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最多跑一次、只進一扇門、一網通辦」等要求,大力簡化辦事流程、縮短審批時間,極大地方便了企業。

產業發展,永無止境。下一步,我們將堅持產業轉型發展不動搖,堅持擴大開放招商、提質現有企業、優化營商環境「三管齊下」,大力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產業帶動強的項目,持續推動現有產業擴量提質增效,努力打造全市最優的營商環境,確保孟津在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寬闊!

記者:孟津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文旅資源豐富,這幾年「來孟津耍吧」也是搞得風生水起,請問在深化文旅融合、打造「詩和遠方」方面有哪些看點?下一步有何考慮?

陸玉香: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說起文旅融合,「老家河南·孟津過年」「來孟津耍吧」等宣傳語已被大家所熟知。孟津北依黃河,南融洛陽,夏為孟塗氏封國,因扼據黃河要津而得名。數千年的文明史,讓孟津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成就了「河圖之源、六朝帝京、邙山福地、黃河明珠」的特有美譽。這裡古老而又神奇,既充滿活力又令人嚮往。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依託文化資源優勢,加快推進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打造特色文化游、自然生態游、美麗鄉村游,魅力孟津正吸引著八方遊客來此旅遊觀光。孟津也先後收穫了「全國文化先進縣」「中國最佳生態文化旅遊縣」「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三大金字招牌。2018年,全縣遊客接待量達到125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益超過13億元。文旅融合提升了孟津的軟實力,成為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極。

到孟津,您可以感悟歷史的厚重。孟津先後有6個朝代在此建都。周武王會盟伐紂、光武帝漢室中興、曹子建平樂飲宴等歷史事件發生在孟津,華夏文明之源龍馬負圖寺、「東方金字塔」邙山陵墓群、漢魏故城遺址、王鐸故居、衛坡古民居等40多處文化遺蹟被列為國家、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到孟津,您可以品讀文化的繁榮。孟津走出了西漢文學家賈誼、唐代文學家韓愈、明清書法家王鐸等文化巨匠,詩人李白在孟津留下了「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千古佳句。在孟津,您還可以到唐三彩發源地探索唐三彩的「前世今生」,可以到中國牡丹畫第一村感悟牡丹畫的精湛絕美。

孟津,您可以欣賞山河的秀麗。59公里的孟津黃河河岸線山水交融,風光旖旎,被譽為「北方的千島湖」「洛陽的北戴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造就了「萬里黃河孟津藍」的壯麗奇觀。「沿黃生態健身綠道」、國家級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讓您感受「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浪漫,這些都已成為新晉的「網紅打卡地」。在這裡,您可以開啟「微度假,慢生活」。

到孟津,您可以享受田園的樂趣。在這裡,您能夠感受到美麗鄉村的變化,可以漫步花海,參與瓜果飄香、春華秋實嘉年華和旅遊節會,到田園綜合體中採摘、體驗、科普、休閒。鐵謝羊肉湯、黃河野生大鯉魚、橫水滷肉、平樂脯肉這「四大硬菜」,孟津貢梨、孟津草莓、孟津西瓜、孟津葡萄等鮮美水果,都將讓您的舌尖顫抖,回味無窮。在這裡,您可以聽得到鄉音,看得到鄉愁,在「三季有花、四季有果」、鳥語花香中尋覓田園生活的美好。

像以上的看點孟津還有很多。下一步,孟津將繼續推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重點從以下4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在文化資源的保護利用和傳承上下功夫,加大對古民居、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髮展力度;二是在優質服務上下功夫,持續加大遊客服務中心、停車場等建設力度,不斷優化旅遊環境;三是在特色品牌上下功夫,發展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民宿,讓遊客能停下來、留得住、歇歇腳、微度假;四是在智慧旅遊上下功夫,搭上5G快車,讓生態孟津、智慧孟津、全景孟津真正成為您心中的「詩和遠方」。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瓜果飄香。9月23日至10月7日,「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主會場將在孟津魏家坡拉開大幕。在此,熱情好客的孟津人,熱誠歡迎大家都來孟津耍吧!

記者:孟津作為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在做好「三農」工作、推進鄉村振興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趙莉:謝謝記者朋友的提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孟津縣作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的省級鄉村振興戰略示範縣,我們大膽探索,先行先試,圍繞鄉村振興「20字」總方針,明確鄉村振興「1—2—28」戰略部署,加快構建「1+1+N」政策體系,統籌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孟津樣板。在具體工作開展中,我們重點抓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產業「富起來」。我們明確了三產融合、特色發展的方向,依託孟津高效觀光農業產業帶、「多彩長廊」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和溝域經濟帶等發展平台,創新農村宅基地管理,探索推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大力發展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努力讓鎮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勞動變運動、農房變客房。給大家列舉幾個數據,截止目前,全縣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有6家,市級64家;家庭農場90家,其中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家、市級9家;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1000餘家,其中國家級示範農民專業合作社6家、省級8家、市級42家。全縣創業農民人數達16000餘人,湧現出了呂妙霞、張進偉、莫新閣等一大批返鄉創業典型代表,帶動周邊村民近9萬餘人,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方式,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戶均增收2000餘元,成效極其顯著。

二是改善環境「美起來」。我們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按照「村裡村外不見垃圾、房前屋後見縫插綠、廁所污水一併治理、清潔家園人人出力」的總體要求,在2018年實現城鄉環衛一體化市場運營,農村垃圾得到有效治理並順利通過省級達標驗收。今年以來,我們大力推進「三改四清一提升」「一村萬樹」「一村一樹一花」,即改廁、改廚、改衛、清髒、清雜、清違、清亂、村莊立面提升和村莊綠化,努力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首批30個示範村已經全部改造完畢,剩餘村莊正在有序推進。藉此機會也歡迎大家閒暇時間到孟津的農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農村的新變化,同時也提前給大家透露一個消息,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河南省主會場將設在孟津的衛坡古村落,我們正在精心準備,希望在座的媒體朋友多做宣傳,吸引更多的遊客賓朋,品讀孟津,尋味鄉愁!

三是黨建提標「強起來」。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風文明是保障,治理有效是基礎,這兩者都事關農民安居樂業、事關農村和諧穩定、事關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我們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以文明滋養鄉村振興、以善治保障鄉村振興」的工作思路,叫響「有困難找黨員,要服務找支部」的口號,持續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繼續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思想為指導,打造「孟津樣板」、做好「孟津示範」,在孟津大地上譜寫更加絢麗多彩的鄉村振興新篇章。

記者:孟津是全省首批百城建設提質工程試點縣之一。我們注意到,孟津縣這幾年城鄉建設成效斐然,請問都採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有何考慮?

陸玉香:謝謝您的提問!近年來,孟津縣樹立為民、惠民的理念,縣委、縣政府不斷加大城市建設力度,城鄉面貌實現了「顏值」「品質」的雙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孟津也入選「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全國文化先進縣」等榮譽行列。

一是完善功能提品質。我們按照「城鄉建設、重在提質」的理念,一是打造功能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城區街道及排水、排污、供熱等基礎設施進行了完善提升,綜合承載能力不斷提高。隨著新310國道、洛吉快速、洛濟高速等道路的建設和通車,讓孟津全面融入洛陽中心城區「15分鐘交通圈」,形成內外銜接、無縫對接、快捷暢通的交通大動脈,區位優勢更加彰顯。二是融入深厚的文化底蘊,建成「主題廣場、文化街道、主題小遊園」96處,「河洛書苑」城市書房8座,逐漸形成15分鐘閱讀文化圈。三是通過開展瀍河孟津段、金水河、中州渠、黃河渠等河渠綜合整治,再現清流淙淙,盡顯「一泓碧水繞津城」的生態畫面。

二是倡樹文明顯氣質。我們一是抓好城市書房和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科技館的建設,構建起文化底蘊深厚的「書香孟津」;二是開展好志願者服務活動,上萬名文明志願者活躍於城鄉的大街小巷,文明出行、清潔行動、扶危濟困……成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三是建起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龍頭,以鎮、村實踐所、實踐站為主體,融思想引領、道德培育、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實踐基地;四是不斷推出全縣文化創作精品,扶貧戲曲《瀍河灣》被評為中原文藝精品創作工程戲劇類重點項目,豫劇《時來運轉》獲第八屆黃河戲劇節劇目銀獎等六大獎項。「歡樂孟津」「百場公益性演出」「送電影送戲曲下鄉」等活動深受城鄉群眾歡迎。

三是提升環境有顏值。我們一是堅持以水「潤」城,重點實施了近30公里的瀍河全流域治理,建成占地760畝的瀍源公園,總面積近2萬平方米的河圖公園人工湖以及綿延3公里的龍泉谷生態水系公園。二是以綠「蔭」城,通過「見縫插綠、拆牆透綠、征遷建綠、應綠還綠」,新增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形成「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傾城盈綠的生態宜居環境。三是通過「垃圾清零」「廁所革命」、污水治理、「一村萬樹」等集中行動,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連鄉村「盆景」成全域「風景」。讓綠色成為城鄉底色,讓孟津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

四是彰顯特色有味道。我們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塑造城鄉形象,一是突出「漢魏風」的特色定位,著力構建產業發展新高地、生態宜居健康城、文化傳承示範區,呈現「城在水中映、水在綠中流、人在畫中游」的美麗盛景。二是打造全域美麗鄉村,10個鎮實現省級生態鎮全覆蓋,讓群眾盡享城鄉發展帶來的紅利。

下步工作中,我們將以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創建為引領,統籌做好「規劃」「建設」「管理」三篇文章,讓「以水潤城、以綠蔭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成為孟津城市建設的最美畫面,讓城鄉建設由「大寫意」向「工筆畫」轉變,讓城市更優美,城鄉更文明,人民生活更美好!

來源:「孟津發布」微信公眾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bUmOm0BJleJMoPM6W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