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公園相親角,誕生於2012年1月,初創者據說是7位為兒女操碎心的老母親老父親。
或許是月老顯靈,寒來暑往,這裡竟發展成廈門規模NO.1的野生婚戀市場。
每個周六下午,只要沒下雨,這裡總會出現熟悉的一幕:一排排粉色、藍色A4紙前,一夥伙大爺大媽或坐或立,三五成群,低聲耳語,鼎盛時期可達三四百號人。
於是,大王決定身入其中,探知一二。
門當戶對
是入眼第一「潛規則」
說是相親,這裡卻意外看不到幾張年輕臉孔。大王一現身,立馬就是一番「查戶口」般的熱情招呼:
覺得大王條件還行的,大爺大媽們還會盤問細節,末了相互掃個微信;看不上大王的,他們直言不諱的同時,也不失禮貌地轉身離開……
起初,大王以為,大爺大媽們可能就是想挑條件好的。
非也。身經百戰的他們,早已練就一雙火眼金睛,有著HR般的敏銳嗅覺,他們非常清楚自家孩子的條件,也明白要找什麼樣的才合適。
在這些紅藍紙條上
不乏有房有車月入過萬者
條件優渥並非人人艷羨
門當戶對
才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據大王觀察,短短兩個小時里,大爺大媽們經驗老道,話術嫻熟,簡短而兇險的幾句交談過招,就能判斷出彼此的家庭出身、子女個性是否匹配。
類似的對話
大爺大媽們可能一下午
要說上100遍不止
一疊疊厚重的「鴛鴦譜」
積壓著廈門父母的焦慮
有些大爺大媽則無心「群聊」,他們偏愛單打獨鬥,背手垂腰,在一排排粉色和藍色資料表前徘徊翻看,資料表上填寫著年齡、職業、收入、有無房產、籍貫、擇偶要求……
看中了,拿出手機拍張照,記下A4紙編號,再去旁邊「義務紅娘們」的登記點,要聯繫方式。
想要拿到對方的聯繫方式可不容易,前提是得讓自己的子女在「鴛鴦譜」上登記在冊。
登記審核相當嚴格。這些坐在石桌前的「義務紅娘」們,拿出比他們年齡還大的責任感,要求大爺大媽奉上孩子的身份證、畢業證、駕駛證、房產證,確保信息真實。
登記完後,拿到寫著自己子女編號的紙條,同樣等著別人通過編號聯繫自己。
類似的免費登記點,遍布相親角的每個石桌。
紅娘們手裡一疊疊厚厚的「鴛鴦譜」,是廈門父母日漸積壓的焦慮。
有生之年希望看到孫女結婚
——廈門8旬奶奶
在相親角的A4紙前,有一位白髮老人特別引人注目,佝僂著腰,仔仔細細地翻看單身男士的信息。
老奶奶透露自己姓劉,混跡相親角一年多了,幾乎每周都來,為的是給86年的孫女找對象。
「真不知道她要什麼樣的,來來回回給她介紹了好幾個,都不滿意。現在的年輕人眼光都很高。」劉奶奶無奈地說。
「我已經80多了,就是希望能看到她結婚成家。」劉奶奶補充道。
兒子找對象希望太小
我來幫他看看
——泉州李阿姨
來自泉州的李阿姨和兒子都在廈門上班。
兒子91年,在島外一家汽車公司,因為公司內部基本都是男生,找對象的事一直沒有著落,眼看著兒子年近而立,終身大事卻沒一點動靜,李阿姨著急上火,聽說這裡有個相親角,臨時就請了假,匆匆就趕來了。
李阿姨文化程度不高,但她很吃力地用不標準的普通話向其他父母介紹兒子的情況,在泉州有房,在廈門有車,並強調對未來兒媳沒啥要求,只要兒子喜歡。
但兩個小時下來,李阿姨一無所獲。臨走之前,她在旁人的指點下,到登記處拿到了「心儀女孩」的電話,急匆匆地走了,不然晚班要遲到了。
大王了解到,來這兒「相親」的父母,他們的孩子大多不知情。
為什麼要瞞著子女?一位大媽樂觀地表示:「有看上的再和他說唄!」
即使結局不明,他們也不放棄。在他們看來,這一排排A4紙里的某一張,也許就藏著自家兒女的緣分。
在相親角上的卡片,大王驚訝地發現不乏有94、95的相親卡片。對此,父母們表示:也該找了!
為什麼這麼著急?
「早點結婚,要是有孩子,我們還能動,也能幫上忙!」
說這話的,是來自南平的蘇阿姨。她的職業是月嫂,看著也就五十出頭,一家人來廈門9年。
她說,兩個女兒的孩子都是她幫忙帶的,如今只剩排行老二的兒子還沒著落。蘇阿姨坦言,她著急是因為,擔心自己老了,帶不動孩子。
「我們都是出來打工的,老了也沒有養老金,以後孩子負擔很重,希望現在能多幫點孩子,早點找到媳婦,小兩口能相互幫助,將來老了也有個伴。」
擔心子女還沒成家,自己就老了;擔心自己老了,幫不上子女的忙……
這些父母懷揣著對「老」的種種擔憂,到這裡為孩子相親,這也逐漸成為他們緩解焦慮的方式之一。
這種情緒也蔓延到了子女身上
一個土生土長的廈門80後女生
就被父母催婚催來了相親角
爸媽著急,我更急!
——集美80後林小姐
各方面條件不錯,88年的林小姐「淪落"到相親角,主要歸因於她之前」太不上心」!
「本來不打算結婚的,父母催得緊,現在只好妥協!但到了這個年紀找對象,太難了!像你這樣的該找了!到了30歲,等著別人挑了!」林小姐無奈的說。
之後林小姐通過A4紙「收穫」了幾個中意的男士,在登記處要了他們的電話。
「我是專門請假過來的,被扣了工資,花了一下午的時間,空手回去太虧了!」
「這裡面也有一些不懷好意的!」林小姐說,她透露上個月遇到一個中年男人向專找來此相親的年輕女孩稱可以幫忙介紹對象。出於好奇,林小姐加了中年男子推薦的單身男士微信。沒想到當晚就收到該男子的言語撩撥騷擾,讓她又驚又怕,秒拉黑!
事後,林小姐心有餘悸,但還是選擇繼續來此碰碰運氣。「真的是太忙了,沒有機會認識同齡人,爸媽著急,我更急!來這裡,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相親角的氛圍,其實並非如媒體渲染的那般壓抑。
大爺大媽們彼此熟識了,還會拉拉家常,交流一下菜價與房價,看到哪家孩子適合你家的,還會幫忙介紹。
某種意義而言,這個相親角不僅能幫子女解決終身大事,也是一個天然的社交場所。憑藉著一口鄉音,許多大爺大媽在這裡找到了「同鄉」,每周來跟同齡人聊聊天,也是晚年生活的絕佳調劑。
夕陽西沉,夜幕四合,大爺大媽們放下手上的資料表,收起行囊,揮手作別,相約下周再見。
那一刻,他們只是希望子女幸福的普通父母。
今日話題
#你相過親嗎?#
#有哪些奇葩的相親經歷?#
歡迎評論區告訴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