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之保守治療——脊柱外科專家王虎科普系列

2019-11-21     杏林幫

作者簡介:王虎,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

一、臥床休息

疾病急性發作期一定是臥床靜養,需要平臥或者趴在硬板床上,硬板床是指的硬度較高的床而非木板。臥床休息可以去除體重對椎間盤的壓力,解除肌肉收縮和韌帶緊張對椎間盤造成的擠壓,利於椎間盤進行修復,減輕炎症和水腫。

二、牽引療法、物理療法

牽引可拉伸椎體間隙,使椎間盤通過彈性回縮恢復其正常形態。但是因年齡性的退變導致椎間盤彈性喪失,則很難恢復。超聲波、光療、熱療、磁療、電療等物理治療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局部無菌性炎症,減輕水腫和充血,緩解疼痛,解除粘連。

三、腰背肌鍛鍊(鍛鍊方法、強度因人而異,需量力而行!)

訓練1:拱橋運動

所謂的橋式運動就是拱橋運動,也是仰臥,兩腿屈膝,儘量把肚子從床上抬起來,人就像座拱橋一樣,達到一個弧形的姿勢。堅持這個姿勢10秒鐘以上,然後放鬆,休息一下,繼續進行,做10次以上。

訓練2:四肢交替撐地訓練

跪趴在墊上,雙手雙腳與肩膀同寬,將對側手腳分別向上平舉,與身體持平,保持5~10秒慢慢放下。儘量保持頭部不伸展或屈曲,背部保持水平,身體儘量減少向兩側晃動。兩側輪換進行,每側重複10次。

訓練3:平板支撐

伸直全身進入俯臥姿勢,用腳趾和前臂支撐住身體,保持儘量長的時間就可以了。板支撐以一次3分鐘為目標,最好能做到5分鐘。

訓練4:「飛燕」訓練

這個動作較難,俯臥位,手背伸,頭後仰,雙腿繃緊後伸,後背發力,身體反翹,抬起5~10秒放下,然後重複一次,一般5~10次左右,年輕人可以長一些。

四、藥物治療(需要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需個性化治療,要針對病情,因人而異,包括止痛類藥物、營養神經類藥物、脫水劑等。

五、手術時機的把握

少部分病友保守治療效果欠佳、症狀加重、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時,則需到醫院由骨科醫生評估是否行手術治療。當出現下列情況,病友應避免盲目保守治療,積極到醫院就診:

1. 得病半年以上,正規保守治療無效,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

2. 出現了下肢肌肉力量下降、肌肉萎縮,甚至是足下垂、大小便不能控制的情況。

3. 會陰部、臀部、鞍區嚴重麻木導致知覺遲鈍或消失。

4. 症狀急性發作,疼痛劇烈難忍,嚴重影響生活,估計非手術治療難以在短期內奏效。

(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介紹

王虎,男,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脊柱微創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骨科分會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脊柱外科醫師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脊柱外科醫師分會脊柱內鏡專業組成員。曾於2011年美國特種外科醫院進修學習關節外科。科研方面,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教育部課題及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發表SCI收錄論文10餘篇。2013年廣東省第一批認定同時具備髖、膝關節置換手術准入資格的專科醫生。2015年開展椎間孔鏡手術,目前開展椎間孔鏡手術例數居粵東前列。率先在粵東開展頸椎Key-hole手術、椎間孔鏡輔助腰椎融合Endo-LIF手術、腰椎斜外側椎間融合術OLIF。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O0blG4BMH2_cNUgk4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