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投標,一定要硬氣

2019-09-19   招投標那些事

99%的投標人【關注】劍魚標訊,都中標了!

劍魚標訊

4000+萬條招標信息免費看

100000+條項目信息日日更

1000000+萬名投標人天天用

更有定製推送等各種功能0元享

想要掌握最新項目信息嗎?

私信回復【中標】,劍魚菌來告訴你!

舉兩個最常見的例子:

1、A產品進院時醫院要求企業降價,目標價格比該產品現行全國最低銷售價更低,你降還是不降?投標人員說不降,降了全國的限價都要下浮,銷售說要降,不降就賣不了,銷售壓力不扛在你身上,你站著說話不腰疼。於是有些小夥伴說銷售得罪不起,他說降我就要降。到了投標的時候這個價格被採集作為某省限價,投標人員問大區經理要不要確認?大區經理說不能確認,你說不確認就不能掛網了,大區經理反問那當時你為什麼不控制價格? 你說銷售要降的?價格是你報的呀,這鍋你背定了!

2、某省投標要求遞交產品標準整冊,註冊部門說公司有規定,產品標準涉及公司機密,不允許整分外傳,只給封面,於是小夥伴又說註冊部門得罪不起,不給我我也沒辦法,只遞交產品標準封面資審就會不通過,不通過就不能掛網,不掛網中標率考核就沒了,這鍋你又背了!

於是我們得出一個結論:

投標專員其實真正的職業是「背鍋專員」

小智今天想說的是,不是職業要求你必須背黑鍋,是你自己太弱勢,大家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都有自己的道理,你為什麼要事事聽別人的?

每個企業都會追求性價比,矛盾在於你要保價,他要保量,這一對本來就是沙漏的兩端,價高量就少,量多價就要低,就是我們常提的「以價換量」。作為投標人員來講,他們更多考慮的是不能為了一個地區中標,拉低全國的價格;但銷售人員考慮的是不中標我這個區域就沒有銷量,我寧可低價中標,也是邁過了市場准入的第一個門檻。我們可能都沒錯,只是在眾多因素和指標中你覺得A重要,我卻覺得B重要。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人站在更高的層面來權衡我們之間的利弊得失,究竟怎樣決策才是對公司的長遠穩定發展最好的。

小智曾經在某家公司有幸遇到了一位非常睿智的領導,他對小智說過一句話,他說每個人在不同的崗位上都會有每個人的專業,如果從你的專業角度你認為這件事情你是對的,那麼你就應該再堅持一下,你有多堅持,我才知道這件事有多重要。是的,領導判斷一件事情,需要你的態度和理由。態度表示從你的角度你很確信你的要求是對的,作為一們睿智的領導,他會在下決斷之前再多思考兩遍,你為什麼在這件事情上如此堅持你的意見,是不是有些方面他真的沒有考慮到;而理由是讓領導知道除了你堅持的態度很果斷以外,你為什麼要堅持,你的理由能不能說服他,你的理由是不是只是站在狹隘偏頗的角度。

有人會說,我領導沒有那麼睿智,他只會聽銷售的,我覺得我說什麼都沒用,所以我不想說。但是小智想告訴你的是,只要他坐在那個位子上,就不會是蠢蛋,有時候你覺得難以理解領導的或者老闆的決定,也許只是你不了解他背後的原因,不見得是他真的沒有聽你說。

當然我們不是鼓勵投標人員和市場人員吵架,對著干,我們是鼓勵大家要勇敢地說出來,有理有據、理直氣壯地說,

說我不同意那個價格是因為我覺得沒有必要為了這麼一個小市場把全國的限價拉低那麼多;

說我要無違規證明、我要產品標準是因為這個會影響公司的投標資格;說我催你一定要XX時間之前確定配送商是因為後期無法更改或者更改配送會留下記錄,影響下次投標…

各人的角度不同、專攻不同,意見就會不同,甚至有些人在不同的階段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可能今天銷售任務重,價格再低他都要做,明天投標了,他又認為這個價格死活不能做了。我們要做的只是大膽提出站在我們的職位,從我們的專業出發,我們認為對公司最好的建議,以及表達我們為什麼這樣認為,和我們認為這樣做有多重要,至於最後的決定,讓該決策的人去決策好了。我們只有在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職,盡心盡力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決策者才有可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如果銷售說什麼,你就做什麼,財務給什麼,你就用什麼,那是你自己沒有盡力為公司整體的利益考慮,你只考慮自己當下的得失,你沒有努力爭取自己的權利,你只考慮不要和對方發生矛盾,所以你要背黑鍋,這是你為自己的懦弱和逃避所選擇的結果。

在其位,謀其政,既然我們站在投標人員的崗位上,就要對已經能預見到會影響甚至破壞公司價格體系或者後續市場拓展的因素勇敢站出來說NO,天下興亡匹夫還有責呢,公司興亡難道你沒有責嗎?

文章來源:智采器械信息網

關注劍魚標訊或者下載劍魚標訊APP,獲得更多最新招標採購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