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來利辛縣衛計委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部署,圍繞「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工作目標,著力抓好精準識別,精準施策,建立長效機制,全力推進健康脫貧政策精準落地。
提早謀劃,做到政策貼民心。為有效解決貧困人口的就醫負擔,利辛縣在全省率先出台《健康脫貧工程實施方案》,探索實施健康脫貧「三免兩付一提一兜底」綜合醫保政策。從2017年7月1日起,在全面執行省「351」、「180」政策的基礎上,對健康脫貧綜合保障政策又實現「兩突破」即:對有序轉診到省外就醫的貧困人口,參照省級醫院住院政策給予補償;對貧困患者在鄉鎮以上公立醫院就醫用藥,不受新農合用藥目錄限制。截止目前,全縣綜合醫保「351」兜底補償3547人次,政府兜底補償資金785.69萬元;「180」二次報銷143907人次,財政二次報補資金946.9萬元。
實行分類救治,確保大病救治到位。按照省衛生計生委統一部署,利辛縣不斷擴大專項救治病種,2018年在繼續實施食管癌、終末期腎病等9種大病患者專項救治的基礎上,新增了乳腺癌等6種大病,專項救治病種數達到15個。縣鄉村三級聯動,篩查大病患者,建立管理台帳。根據患者病情,因人制定診療方案,一人一案,落實救治措施。對臨床治癒的患者,納入簽約服務管理,實行居家療養由簽約健康服務團隊上門巡診,定期進行健康評估;對需要維持治療的患者,納入特殊慢性病管理,由縣域內有救治能力的醫療機構提供藥品和治療服務;對需要住院手術、放化療的患者,開通貧困患者就診綠色通道,引導到定點醫療機構住院治療,納入臨床路徑管理、實行按病種付費,努力為貧困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經濟、便捷的醫療衛生服務。至2018年8月底,我縣已救治管理15種大病患者4569名,救治管理率99.95%。
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規範慢性疾病管理。縣級牽頭醫院組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領導和技術指導小組,聯合鄉鎮衛生院醫師和村衛生室村醫組成「1+1+1」簽約團隊,共同開展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貧困人口提供集預防、保健、康復、健康管理為一體的綜合性、連續性服務。目前我縣開展貧困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醫生共有2031人,其中鄉村醫生1354人,鄉鎮衛生院全科團隊醫生388人,縣級醫院專家289人(縣醫院211人,中醫院78人)。確保在家的貧困人口都能享受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效推動了醫療服務重心的下移,滿足了城鄉群眾健康需求,促進了分級診療制度落實。自2017年5月份起,每年組織縣、鄉、村醫務人員972人,對貧困人口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同時依據給貧困人口免費健康體檢的結果,做好慢性病人發證工作。截至目前,全縣貧困人口慢性病共發證51717人,基本做到了應辦盡辦。同時簽約服務團隊根據貧困人口慢病病種病情,實施有針對性的健康管理,對行動不便的貧困人口常見慢性病患者,由鄉村醫務人員送藥上門(2136人)。
加大財政投資力度,提升基層首診能力。根據目前基層衛生設施現狀,十三五期間,利辛擬新建、改擴建鄉鎮衛生院8家計劃建設總面積49500平方米,所需建設資金約1.15億元。鑒於衛生資源匱乏,在有條件的鄉鎮敬老院,設置19家分院,總投資3500多萬,目前分院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實施中。同時兩家醫共體牽頭醫院加大對口幫扶鄉鎮衛生院,加強人才帶教培養。同時採取駐點對口幫扶、遠程診斷服務等方式,實現縣域內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服務機構互聯互通,強化醫療衛生人才綜合培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
採取多種宣傳手段,確保政策入人心。採取製作宣傳彩頁、宣傳毛巾、臉盆、圍裙、資料袋等多種形式進行健康脫貧相關政策宣傳;圍繞健康脫貧重點工作,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進行全方位的健康脫貧政策宣傳,並在全縣重要的交通路口,各醫療機構均有健康脫貧宣傳牌或宣傳欄;加大新媒體的宣傳力度,新聞媒體,縣政府網、利辛發布微信公眾號以及利用中國移動手機平台發信息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351」、「180」、分級診療、新農合籌資等政策,強化宣傳力度,鞏固宣傳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