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不少人去北京旅遊都會到潘家園逛一逛,很多外國人來到北京也喜歡到潘家園淘寶,曾經希臘總理希米蒂斯、羅馬總理納斯塔塞、泰國公主詩琳通等來訪中國的要政人員都曾來潘家園遊覽購物,逛潘家園已經成為去北京旅遊的重要項目。
潘家園市場最早形成於1992年,十幾年前只是一個在北京並不知名的小地方,隨著近年的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慢慢被大家所熟知,隨著潘家園舊貨市場的紅火,慢慢的就變成一個收藏愛好者和工藝品愛好者最喜歡來「淘寶」的地方之一,這也使得「潘家園舊貨市場」變成一個家喻戶曉的一個地方。
解放前的潘家園在當時被稱為潘家窯,只是一個位於北京朝陽西南方向的一個小村落,早年間在潘家園的周邊有很多磚窯瓦廠,而潘家窯就是其中一家,因為窯主姓潘,所以窯場就起名叫作潘窯,因為他的窯場出產的磚質量很高,並且經營得非常好,所以潘家窯的生意非常好,並且很快就出了名,連在很遠的地方的人都專門來潘家窯買磚,於是窯場越開越大,據說最多人的時候有300多人在窯廠工作,非常熱鬧,從此之後在潘家窯的旁邊就慢慢形成村落,當地人就以窯場的名稱來稱呼這個地方為潘家窯。
到了民國後期,潘家窯一帶的土被窯場挖得差不多,留下了很多大水坑和低洼地,想再繼續挖土燒磚非常困難,於是潘家窯不得不暫時關閉。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左右,潘家潘周邊的水坑和窪地逐漸被填平,開始慢慢建設居民區,經過幾年時間後這裡已經形成一大片居民區。
當時這個地方依然被大家稱為「潘家窯」,但叫了沒多久之後,大家覺得這個名字非常不雅,因為老北京們通常把妓院稱作為「窯子」,所以打「潘家窯」改名為「潘家園」,「園」字即是家園的意思。
1992年後,潘家園這裡逐漸形成一個舊貨市場,附近的人常常自發把舊物件和各種工藝品拿到潘家園這邊出售,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便快速發展成全國最大的的古玩舊貨集散地,吸引國內外大批的舊物收藏愛好者和遊客,現在的潘家園不只是一個地方的名稱,更是一個關於古玩市場的代名詞。
如今的潘家園舊貨市場享譽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很多人都知道潘家園,很多外賓到北京都會去到潘家園購物、拍照,作為朝陽區的文創產業的領軍人物之一,潘家園帶動了周邊的古玩市場的興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收藏品和藝術品的認識和需求不斷增加,潘家園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使得潘家園成為一個展示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
作者介紹我是背包客炒飯,男。一個喜歡獨自旅行的背包客,一個人去過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重慶、四川、雲南、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方。正在環遊中國,平時分享一些旅行攻略和旅行見聞,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