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鯊,都「避禍」去了?

2019-09-03     科學網


今年,在南非開普敦附近的福斯灣,人們再也看不到大白鯊了。

這裡曾是這種世界上最著名的食肉動物的聚集地之一,科學家也不確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研究人員稱,喜歡吃鯊魚肝臟的逆戟鯨,可能把它們嚇跑了,但人類活動或許也在其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

「鯊魚觀察者」是當地的一個慈善機構,每天都在監視著這個城市的海灘,一旦鯊魚在附近出沒,便會向游泳者發出警告。然而2019年,「鯊魚觀察者」沒有記錄到任何一條得到確認的大白鯊的蹤跡,即使是在夏季(從1月到4月)的幾個月里——鯊魚在這個時候通常會非常靠近海岸。

而在福斯灣中部的海豹島,那些載著遊客去觀看鯊魚捕獵海豹的船隻也沒有記錄到任何大白鯊的蹤跡。自2017年1月以來,在南非海岸附近被標記的大白鯊就再也沒有「砰砰」過位於該海灣的任何接收器;今年以來,漂浮在該海灣的鯨屍上也看不見任何大白鯊的咬痕。

「鯊魚觀察者」的研究負責人Tamlyn Engelbrecht表示,在該慈善機構16年的歷史上,大白鯊的這種缺席是前所未有的。通常,這裡每年有超過200起大白鯊目擊事件;這個數字從未為零。

「我確實很擔心。大白鯊在福斯灣扮演著一個不可思議的重要角色。」Engelbrecht說。鯊魚旅遊有助於為生態保護籌集資金,而這種頂級食肉動物的突然消失可能會在整個生態系統造成連鎖反應。Engelbrecht和其他鯊魚科學家正在與漁業和海洋哺乳動物專家合作,以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科學家指出,一種可能性是,大白鯊正在躲避更大的捕食者。有數據顯示,自2015年以來,當兩條逆戟鯨(綽號「右舷」和「左舷」,因為它們的背鰭向著相反的方向彎曲)開始捕食當地的七鰓鯊魚群後,福斯灣的大白鯊目擊事件數量也出現了顯著下降。

與此同時,在南非海岸發現了幾條失去肝臟的大白鯊屍體,這是另一個明顯的跡象。逆戟鯨一直以外科手術般地精準切除鯊魚肝臟而聞名——後者含有大量脂肪且營養豐富——之後便將鯊魚屍體棄置身後。澳大利亞和美國加利福尼亞的科學家也曾觀察到捕殺大白鯊的逆戟鯨是如何導致前者離開一片海域的。

但Engelbrecht說:「也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比如獵物分布的改變。」附近斯泰倫波斯大學海洋生物學家Sara Andreotti說,過度捕撈和海洋污染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大白鯊可能走不了多遠。海洋動力公司是一家從南非的甘斯拜發射籠式潛水器的公司,這家公司位於鯊魚經常出沒的福斯灣以東不到100公里的一個小鎮上。該公司表示,今年他們已經發現了一些大白鯊的蹤跡。

在福斯灣,其他種類的鯊魚已經開始填補大白鯊留下的生態位。在海豹島,科學家看到七鰓鯊在海面上捕食海豹——當大白鯊在附近出沒時,他們從未見過這種情況。(趙熙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InMC20BJleJMoPMPyy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