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純粹」的血統「最不像」分布式存儲的XE2000

2019-10-08     TechECR

以用戶視角觀察存儲產品,

是件挺有時代感的事情;

以渠道視角觀察存儲產品,

是件挺有歷史感的事情。

XSKY的XE2000系列,即是如此。

XE2000系列,繼承了最純粹的分布式存儲血統,用戶的數據可因此匯聚成湖,渠道商也因此可與用戶保持高頻互動;XE2000,也是最產品化的分布式存儲,用戶可開箱即用,渠道商的項目交付時間也可壓縮在一周之內;XE2000,還是「最不像」分布式存儲的分布式存儲,用戶因此可承襲所有傳統存儲的使用習慣,渠道商也因此不再將分布式存儲,歸為「另類」銷售。



產品化的XSKY

過去30年間,ICT領域一直信奉「得渠道者得天下」,但在公有雲市場,此定義必須有所延伸。銷售型渠道可以直達用戶,應用型渠道可以觸及場景,服務型渠道可彌補生態空白,但只有聚集運營型合作夥伴,聚合SaaS型生態企業,才能始終在公有雲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言歸正傳,XSKY一直是家產品型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的產品型公司,這在十年前並不能想像。通俗地解釋,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可以適應90%以上的應用場景,例如當作SAN存儲使用,與資料庫對接,再例如替換磁帶庫或光碟庫,進行數據備份;還例如其可支撐虛擬化、雲、容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場景,與異構雲緊密契合。

當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分布式存儲被局限在高性能計算、大規模媒體資料庫等較狹窄的應用場景中。也就是說,狹窄的應用場景決定了第一代分布式存儲公司的生存狀態,此類公司很難實現產品化項目交付,其需要重度參與用戶的系統運維,並深陷與用戶的定製化需求開發。

可以進行橫向對比,很多基於OpenStack的雲計算平台,難於產品化交付,雲廠商必須貼身服務於用戶的定製化需求。與此類似,第一代分布式存儲公司的業務模式,也與IT外包公司差異不大,產品不穩定就靠服務貼補項目,研發團隊常年不在實驗室,而是在用戶的數據中心,每個項目都可能成為工程師資源的無底洞。

「而XSKY實現了大型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技術的產品化,公司將80%的精力放在產品研發。」XSKY營運長翟靜,如此解釋公司的技術特性。可如此比喻,如果存儲系統是一輛汽車,Ceph就是底盤,而XSKY則配套研發了發動機、車身、輪胎、制動系統、電氣等系統,推出了可量產的商用整車。而不是說基於發動機,為用戶提供改裝服務。

XE2000傳遞了什麼信號?

繼續展開此產品化話題。目前,XSKY產品已經大規模商業化部署於500多家客戶,客戶涵蓋了政府、金融、電信、廣電、教育、交通、醫療、能源、製造等不同領域。根據IDC《2018年Q4中國軟體定義存儲及超融合市場跟蹤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在中國軟體定義存儲(SDS)整體市場份額排名中,XSKY位居第四,其中對象存儲細分市場排名第一(24.3%),領跑中國對象存儲市場七個季度(從2017年H1至2018年Q4),塊存儲在細分市場排名第三(15.4%)。



列舉上述數據,一是為說明XSKY的市場地位,二是強調其產品化的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概念,已經廣被用戶認可。而回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XE2000系列,其是XSKY推出的第一款一體機設備,繼承XSKY純正的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血統。當然,這也是一種信號傳遞。

通常一家軟體企業開始推出硬體產品,必然已釋放出諸多信息。舉例說明,近三年來,OpenStack企業熱衷推出超融合設備,市場目的可分為幾類:其一,以硬體產品為合作跳板,發展渠道夥伴,並進一步拓展中型企業市場;其二,以超融合為技術跳板,為企業提供虛擬化或「雲就緒」環境,此後則可平滑演進到真正的雲平台;其三,以超融合為場景跳板,將雲計算拓展到網絡邊緣,實現混合雲部署。

相比而言,XE2000系列是軟體定義存儲一體機,不是超融合設備,但也有類似的價值。目前,XE2000系列分為標準版(3節點)和擴容版(6節點)兩個版本,並支持更大規模的無縫水平擴容。3節點標準版集群可選60TB/120TB/150TB三檔容量包。其主要應用場景包括:虛擬化和虛擬桌面、統一存儲、文件管理和共享、數據備份等。

從技術指標分析,最小可部署3個節點,已經說明了XE2000系列的市場定位。也就是說,XE2000系列的推出,即標誌著XSKY的業務布局,正在從頭部客戶市場,延伸拓展「規模型」企業,正在從中心城市,走向區域市場。

為何有此結論?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的技術核心理念是,實現軟體與硬體系統解耦,而XE2000系列又重新將兩者耦合。這不是技術倒退,而是面對不同規模的客戶,XSKY提供了不同交付模式選擇。

其實,所謂軟體與硬體解耦,就必然涉及到交付過程中,軟體與硬體的兼容適配。XE2000系列則在工廠中幫用戶和集成合作夥伴解決了上述問題,用戶開箱即用,渠道商的項目運作交付的周期,也將從20周,降低到7周。

「最不像」分布式存儲

另需說明,XE2000系列繼承純正的分布式存儲血統,但其也是「最不像」分布式存儲的分布式存儲。十年前,谷歌推出第一代Android智慧型手機T-Mobile G1,該產品擁有智慧型手機所標配的大尺寸觸摸屏,但也保留了滑出式物理鍵盤。也就是說,谷歌是在兼容功能機手機時代用戶的應用習慣,至少可以更容易接受智慧型手機。

XE2000系列的設計思路也與此類似,替代傳統的SAN存儲設施,以「深度優化的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軟體+通用伺服器」就可以支撐企業關鍵業務,這一目標不會改變,但顛覆技術架構,並不等於改變用戶應用習慣。



XE2000系列已經達到與SAN存儲同樣的產品性能,但在接口和功能方面,充分考慮和匹配用戶的遺留應用。這就是說,用戶可以在不改變使用習慣的前提下,就可完成存儲架構革命。軟體定義存儲也因此不再是單獨的採購品類,用戶在選擇SAN中端存儲硬體設備時,XE2000系列也將成為選擇之一。

數據永活的價值

上述即是XE2000系列對用戶的價值,而再回歸文章開頭所述的渠道話題,XE2000系列縮短了項目交付周期,也降低了新技術的導入接受難度。當然,更重要的是,其產品特性還在幫助「渠道老兵」找回初心。



其實,傳統存儲設備對渠道夥伴並不十分友好。

其一,對社交不友好。存儲承載著用戶的核心數據,支撐著用戶關鍵應用,但存儲設備高穩定性、高可用性的技術特性,也是意味著,在3~5年的產品使用周期中,渠道商不可能與用戶保持高頻業務接觸。

其二,對增值不友好。如果將傳統存儲設備比喻為「數據銀行」,但其經營範圍單一。僅提供數據存取款服務,拒絕提供數據理財服務。這意味著,渠道商與用戶只能保持設備買賣關係,而很難基於數據提供增值服務。

其三,對遷移不友好。傳統存儲設備幾乎沒有「數據遷移」概念,數據遷移的技術難度,相當於在三個月內讓工程師減重30斤。這意味著,從成本支出和技術難度兩方面考慮,用戶與其購買新設備,也不願意進行數據遷移。當然在此過程中,用戶隨時可以更改新品牌,數據也將割裂在不同的空間中。

上述即是傳統存儲設備的「三個不友好」,「而XE2000系列的價值則在於數據永活,如果每5年就進行一次數據清零,談何應用創新。」XSKY渠道總監張錦燕說:「分布式軟體定義存儲沒有數據遷移,只有每年不斷的系統擴容,數據也不會被定期打入『冷宮』,搬家到磁帶庫中,只會持續匯聚成數據湖。因此,數據將轉變成企業的生產資料、數字資產。」

這就是XE2000系列的價值,而由此,「渠道老兵」的產業角色正在發生變化,用戶可不必關心數據遷移問題,也不必關心數據存儲和平台運維,「渠道老兵」將以數據云服務商的全新角色定位,為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服務,並基於此與數據進行業務應用創新。

「同時,XSKY已面向大數據、容器、人工智慧等應用,開發提供了豐富接口,這將幫助合作夥伴在基礎設施層面、數據層面、應用層面,保持與用戶的高頻互動,幫助傳統存儲渠道商,完成面向雲計算、大數據的技術轉型。」張錦燕說。

結束語

毫無疑問,軟體定義一切的時代已經到來,從網際網路到企業數據中心,莫不如是!而對於市場有著天然敏感的渠道商來說,能否抓住這一波技術革新趨勢,關係「得道」與否;而至於是選擇純軟,還是一體機?謂之「術」。道術相互依託,共同成就合作夥伴轉型之路

作者 | 張戈 (公眾號ID:TechECR)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裡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為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台。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ExOqW0BMH2_cNUgUbB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