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火了,為什麼是安徽?

2019-11-22   全球旅居養老

在北方人眼中,它是南方,

在南方人眼中,它是北方。

長三角經濟帶開發時它是西部,

西部大開發時它是中部,

唯一一個排在北京之前,

卻依然是存在感不強的省份。

儘管這裡有聞名天下的奇山秀水

有遊人熱愛的最美鄉村古鎮

也有被聯合國蓋章的燦爛文化

但國人似乎依然沒把它們,

跟這個省份聯繫在一起。

它就是靜臥在江浙滬邊,

看似平平淡淡,中規中矩,

又被江浙滬盛名掩蓋光芒的安徽

安徽,簡稱「皖」,省名取當時安慶、徽州兩府首字合成。位於中國華東,安徽省總面積14.01萬平方千米。

安徽省地處暖溫帶與亞熱帶過渡地區。淮河以北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淮河以南為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南北兼容。 安徽文化發展源遠流長,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廬州文化四個文化圈組成。

所有走南闖北的安徽人都知道,

它低調卻有實力,有顏卻不任性,

它才不是一個沒有故事的省份!

安徽,塵封千百年!

安徽這兩個字,

放在一起說才不過三百多年。

然而安徽,

從春秋時的諸侯國,

到南北朝時期的淝水之戰,

從冬晉興起的徽商,

到明朝時的中都,

在歷史上都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它的名山大川,壯美迤邐,

引歷代文人墨客競折腰,

李白、蘇軾、歐陽修、白居易

旅行家徐霞客等,

都在此留下翩然詩篇,

詩情畫意,不輸江南!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它藏著中國最美風景:

世界第一奇山黃山、

中國最美鄉村宏村、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

中國四大道教名山齊雲山、

中國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

它從古至今,人才輩出!

從古代華佗、畢昇、曹操、周瑜、

朱元璋、敢拼敢闖的徽商;

到近代的陳獨秀、胡適、

如今的科技人才…

都為華夏大地做出傑出貢獻!

而當人們只知道徽州的時候,

蚌埠、馬鞍山、淮北、銅陵、

宿州、滁州、亳州、池州等安徽之地,

了解實在太少,它們被嚴重低估了!

安徽終於要火了!

為什麼是安徽?

安徽,比你想像的要精彩,

單一個「」字,

就包含了「山、水、人、文」。

(抬頭是山,低頭有水,左右人文相映)

青山綠水,

細調出江淮的綽約風味,

人文風韻,

勾畫出安徽的濃墨風骨。

是時候打破刻板印象,

去認識這個寶藏省份安徽了!

01

論山:

安徽之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詩人競折腰。

徐霞客一句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說的是黃山的絕色!

歐陽修的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刻畫的是琅琊山的秀美。

李白的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道出了蓮花佛國九華山的梵音佛韻。

白居易的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

正是天柱山的擎天一柱。

李白的

「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感嘆的是敬亭山的浪漫風骨。

乾隆讚譽齊雲山:

天下無雙勝境,江南第一名山。

「吳楚東南第一關」的天堂寨,

大別山的主峰之一。

這裡山山競秀,川川壯美,

各有一番風韻在。

02

論水:

徽皖水韻,綿延千年。

2000多條河流、

580多個大小湖泊,

在此流淌千年。

徽州母親河新安江,

它被譽為「東方多瑙河」。

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

蘆溪濕地,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桃花潭,

李白在此寫下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的千古絕唱。

溝渠縱橫、田舍井然的響水澗,

被稱為安徽的婺源。

「天河掛綠水」的九華天池。

一碧萬傾萬佛湖,

比杭州西湖大8倍!

寧國青龍灣,

一到深秋,美不勝收。

安徽的水,

處處秀美,各成風景。

03

論人文:

文韻徽風遍天下,

撐起中國優秀文化半壁江山!

長江、淮河、新安江,

不僅切割了中國,

還將安徽一分為三:

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區,

孕育了安徽的三大文化:

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徽州文化。

(細分的話還有第4種廬州文化,主要是合肥一帶)

一、徽州文化

中國三大地方學之一

徽商縱橫華夏,

徽州文化更是廣播千里。

一曲新安江,孕育了:

新安理學、新安志學、新安醫學、

徽劇、徽菜、徽商等徽文化。

以徽州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徽學」,

與敦煌學、藏學比肩為

中國三大地方學之一。

徽劇,

與其他劇種一起孕育了「國粹」京劇。

徽菜,

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

再比如我國文房四寶:

宣筆、宣紙、徽墨、歙硯,

它們都出自宣城。

而離不開這些文化的徽州

給我們的感覺是,

如潑墨畫、如煙雨詩、如夢中鄉。

全國唯一的中國文房四寶之鄉:

宣城

中國古徽州之鄉:歙縣

這裡有中國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徽州古城。

中國畫里鄉村:

黟縣

西遞、宏村、南屏,均位於此!

中國徽菜之鄉,中國徽廚之鄉:

績溪

中國第一狀元縣:休寧

祁門

青山碧水裡的古村陳韻。

徽州文化的古韻,

令人沉醉。

、淮河文化

構成我國傳統文化兩大支柱

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在淮河流域誕生的老子,

及其稍後的莊子創立的道家學說。

如今,淮河穿過蚌埠而過,

從這裡,分出了安徽的皖北,

淮河文化在此傳承流淌。

淮海戲、泗州戲、

還有花鼓燈為代表的民間歌舞,

依然興盛在這裡。

這裡的每一座城市,

都有鮮明的專屬文化標籤!

淮畔明珠蚌埠

酒都盛地阜陽

運河故里淮北

豆腐之鄉淮南

中華藥都,曹操故里

亳州

安徽通衢要地

宿州

、皖江文化

引領中國幾百年

長江兩岸,

誕生了皖江文化,

其內容豐富、底蘊深厚。

「天下文章數桐城」!

桐城派是皖江文化的代表,

從明末到晚清,引領文壇300年。

戲劇上,

有儺戲、青陽腔、黃梅戲等。

文化豐富到:

皖江八市,各有風姿。

老省會,黃梅戲之鄉

安慶

三國故地、包拯家鄉

霸都合肥

千年古銅都銅陵

吳楚名區蕪湖

鋼城馬鞍山

亭城滁州

名茶之地六安

四、安徽茶文化

中華茶文化不可或缺的角色

因山生茶,因水孕茶,

安徽茶葉生產歷史悠久,

據華佗《食論》云:

「苦茶久食益意思」。

華佗是東漢時安徽毫州名醫。

且中國名茶中,

安徽茶里的黃山毛峰、太平猴魁、

六安瓜片、祁門紅茶榜上有名。

一個地區擁有如此豐富的茶資源,

可以說是獨一無二,鳳毛麟角。

「自古名山出好茶」,

清代江澄雲在《素壺便錄》著作中,

稱讚黃山毛峰

「氣息恬雅,芳香撲鼻,絕無俗味,

當為茶品中第一。」

徐霞客贊太平猴魁

「清綠明凈湯色爽,潤喉提神味甘醇。」

有詩云:

「六安瓜片天下甲,野韻蘭香齊山茶」。

道出了六安瓜片的香醇。

祁門紅茶

「浮梁歙州,萬國來求。」

04

論鄉情:

在安徽,走著走著就回到了「故鄉」…

「粉牆黛瓦馬頭牆,

春花夏荷秋葉冬雪,」

幾乎每一個都對安徽徽州

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一磚一瓦,一年四季,

都能寄託鄉愁。


江南第一村:呈坎

桃花源里有人家:西遞

美術家村:查濟

彩檣黑瓦的明亮:陽產

春天

可以到安徽賞花

家朋鄉油菜花

賣花漁村梅花

夏天的細雨濛濛,

一下子仿佛來到那個記憶中的雨巷。

秋天的紅葉與曬秋,

驚艷大半個中國。

歙縣湖山村曬秋

塔川紅葉

冬天

美成一種素雅的水墨色。

塔川柿子

宏村

在黑白映畫中,

走著走著,就回到了故鄉。

歷經千年歲月的沉澱,

幾經浮沉,

時間帶來的不只是滄桑,

還夾雜著絲絲韻味,

不變的是那奇山秀水,

不變的是那白牆黛瓦,

不變的是那古鎮情懷…

這便是安徽,

走南闖北,看盡祖國風光,

安徽原來這麼美,

終於要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