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如何賦能高質量發展?這些重量級浙商這麼說

2019-11-22     浙江在線浙商網

浙江在線11月2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甘居鵬)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了時代命題。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上,「高質量發展」「創新」同樣成了關鍵詞。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湧現出一批敢於創新、勤於創業的浙商企業家,他們是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榜樣力量。

如何實現高質量的創新?11月22日,在浙江大學舉辦的第五屆全球浙商創新創業論壇上,學者、浙商企業家圍繞著「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主題展開了探討,分享了各自的觀點和實踐經驗。

本次論壇由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組委會指導,浙江大學主辦,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浙江大學全球浙商研究院、正泰集團承辦,浙商總會支持。

解答高質量發展時代命題

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浙江省首次評選出「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

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其基於物聯網與能效管理的用戶端電器設備數字化車間,實現全製程自動化生產,讓運營成本降低43%,生產效益提升300%。

「用加法做強產業,用減法做大企業,在持之以恆的創新中,圍繞主業做大做強。」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表示,正泰正在推出智能製造產業化,實施機器換人,在工業物聯網領域做一些新的探索。

從家庭小作坊出發,南存輝帶領正泰集團成長為國際化大企業,不僅在低壓電器領域斬獲質量大獎,並且進軍新能源領域,實現了光伏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位於湖州的天能集團,同樣是「高質量發展」領軍企業。

「回顧33年創新創業的歷程,我們把最初瀕臨破產的小廠發展成今天中國新能源電池行業的領軍企業,連續多年保持穩健高質量發展,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龍頭地位。我們之所以取得這樣的成績最大的感受是,擁抱變革、持續創新。」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說,變革是企業持續前行的動力,創新是企業永葆活力的法寶。

1988年,年僅26歲的張天任憑著借來的5000元,承包了瀕臨倒閉的煤山第一蓄電池廠,經過30多年的努力,這家村辦小廠如今已經成長為年銷售額超千億元的中國新能源動力電池的領軍企業。

張天任認為,創新隱藏在科技里,發展後勁充足的重點是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他舉例稱,有一個生產基地的裝配線,操作工人由過去60個人減少到現在6個人,生產效率提高了60%以上,人工成本單位能耗節約50%以上,產品的質量更達到了99.5%以上。

科技進步驅動創新發展

「創新有不同的層次,從效率式到開發式,再到高新技術式,我們現在所處的是顛覆式創新階段。」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這樣描述中國創新的幾個階段。

科技所帶來的創新,即將爆發更大的能量。

「管理之花、科技之花、人才之花,就是『三花』,幾十年過去,它的內涵沒有過時,並且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三花將持續專注創新,引領行業發展潮流。」三花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張道才表示。

從一個鄉鎮作坊小廠成長為全球製冷部件的巨頭,三花控股集團憑藉的是多年來在自主研發上的堅持與創新。

如今,三花在製冷空調、汽車熱管理領域已經成為全球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擁有專利4400多項,研發人員2000多名,在中國、美國、德國設有6個全球研發中心和20個研究所,可以實現全球24小時不間斷研發。

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上,100個浙商科技創新項目重磅發布,集中呈現了近年來浙商的創新創業成績。這些項目來自數字經濟、生命健康、高端裝備及新材料等領域。

其中,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家一類新藥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凱美納)引發了廣泛關注,這一項目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也是這個領域中第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1年埃克替尼(凱美納)上市至今,已經為22萬患者提供了幫助。前不久,貝達藥業宣布了第二個自主研發新藥恩沙替尼即將上市的消息。

「2014年開始,我們進行恩沙替尼項目研究開發,去年已經完成了註冊研究,現在到了審批的最後環節。恩沙替尼的藥控制率更好,安全性數據非常好。」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列明介紹,該研究成果已在國際著名的醫學期刊《柳葉刀》發表,標誌著中國在相關醫療領域的研究,已達到了國際的先進水準,為中國的創新藥提高了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N--AlW4BMH2_cNUg5P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