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為什麼那麼難治?

2019-11-15     叮噹快藥

天冷了,脖子酸痛、頭暈眼花、手腳麻木……有這些症狀的人要注意了,可能是頸椎病找上門了。

說起頸椎病,很多人都有,不僅中老年,辦公族、電腦族、手機族、低頭族都會出現頸椎問題。

據統計,我國每10人中就有1人頸椎病!

社會上治療頸椎病的方法眾多,但有些頸椎病人費盡周章,病情仍反覆發作,有的甚至逐漸加重。你有沒有同樣的經歷?

頸椎病為什麼這麼難治呢?本期大象醫生就和大家聊聊頸椎病那些事。

為什麼會得頸椎病?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頸椎病怎麼來的,引起頸椎病主要有3大原因:

1、不良姿勢:如果長期形成了不良的生活習慣、姿勢,會加重頸椎壓力,造成頸椎變形、肌肉勞損等後果。

2、勞損:長期使頸部保持同一姿勢,頸部會出現過度勞損,容易引發頸椎病。

3、慢性感染:患有咽喉炎、牙周炎、等慢性咽喉部感染疾病也可能誘發頸椎病,這是因為軟組織的慢性勞損炎症引起的。

為什麼頸椎病難治?

治療頸椎病除了要了解清楚病因,還要找到頸椎病反覆發作的源頭,這樣才能有效緩解病情。

1、忽視或錯過黃金治療期

頸椎病的早期表現為慢性頸部疼痛,如果早期發作時得到及時治療,就可以防止病情的加重和加大醫治難度,但很多患者一般都不太在意,從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

2、傳統觀念的誤導

傳統觀念認為,椎間盤退變是引發頸椎病的主因,只要椎間盤沒有查出問題就證明頸椎的健康。但其實等到椎間盤的退變較為明顯時,頸椎病已經較重了。

當頸椎周圍的肌肉出現無力、勞損的跡象時便已經是頸椎病發作的徵兆了,若長期得不到改善,就會引起病情惡化或反覆發作。

3、長期形成不良的姿勢

生活或工作中長期形成的不良姿勢會直接誘發頸椎病。治癒後的頸椎病症狀改善不徹底、病情不鞏固,或頭頸部的扭傷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埋下隱患,這些都是誘發頸椎病發作的因素。

頸椎病該如何預防?

想要擺脫頸椎病,做好預防更是關鍵,生活中7步走保護頸椎。

第一步:換枕頭

柔軟度適中、支撐性好、符合頸椎生理曲度。(小竅門:忌充氣棉枕,以睡醒覺後脖子比較放鬆為宜。)

第二步:改坐姿

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頭部微仰,挺胸,自然放鬆,保持頸部姿勢要正確、脊柱要正直,避免長期低頭,給頸部造成過大的壓力。

四原則:頸有枕、背有靠、肘有撐、腰有墊。

第三步:主動打斷

用電腦、批改作業、打麻將一切長期低頭的動作都要主動有意識的一小時打斷1次,改做仰頭動作10分鐘。

第四步:緩解不適

熱敷;按摩;貼膏藥;做理療,幫助放鬆頸部肌肉。當然,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

第五步:頸部運動

注意頸肩部肌肉的鍛鍊,適當緩解肌肉疲勞,比如:游泳(一周兩到三次,每次一小時),或頸椎操(每天一次,一次半小時)。

第六步:主動調溫

無論冬夏,都要給自己的頸椎以舒適的溫度。辦公室準備一件披肩;晚上睡覺蓋好被子,避免受風。

第七步:及時就醫

如果一段時間內經常出現落枕,或者胳膊不得勁,並伴有疼痛、麻木的感覺,或伴有頭痛、頭暈、耳鳴、噁心等不適,甚至走路容易發飄和跑偏等症狀,建議快去到醫院找醫生檢查和評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rBCcW4BMH2_cNUgfs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