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傅春桂
2020年,除夕。新冠肺炎全國爆發,武漢封城。
隨後,全國55個城市採取封城措施,全國進入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
長沙周邊的城市,封城了。
長沙憑什麼不封城?
英雄之城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
說到長沙,人們就會想起嶽麓書院大門上的對聯,這是長沙人的自信與大氣,擔當與力量。
長沙,曾經的荊蠻之地,為什麼會有如此之底氣?
近代以來,長沙人才輩出,堪稱全國之冠。素有 「楚漢名城.屈賈之鄉、革命聖地」之稱;長沙,又是「山水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
歷史還沒有走遠,80多年前,三次長沙會戰振奮了抗戰勝利的信心,彰顯了長沙在非常時期的擔當與力量。
20多年前,一場曠世洪水,被長沙征服,贏得世界尊重。
今天的長沙,一座「世界媒體藝術之都」的城市,一座「工程機械之都」的城市,一座全國文明城市,一座連續12年蟬聯幸福稱號的城市。
今天的長沙,也是一座宜居宜業的開放城市,一座誕生並傳承「雷鋒精神」的城市,一座非常「網紅」的城市,依舊充滿溫情、友愛與力量。
一如80多年前的抗日戰爭,今天,長沙全民戰「疫」,譜寫了一曲新時代的戰歌。
長沙作為
新冠肺炎在武漢爆發後,長沙面臨巨大壓力。
長沙是武漢近鄰,每天有49列火車、高鐵自武漢而來,落腳長沙或從長沙周轉的人數以萬計,壓力大不大?
年前,500多萬離開武漢的人群中,湖南是全國第二大人口流入目的地。壓力大不大?
然而,長沙頂住壓力,不慌不亂,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長沙作為!
歷史上,長沙從來不缺有作為之事,之人。
「長沙作為」概括為六句話:
最全面的防疫動員,最徹底的疫情排查,最有力的隔離溶斷,最及時的防護救治,最準確的信息報備,最嚴格的責任擔當。
1月21日,長沙召開市委常委會,明確兩件事:
長沙市一醫院為市級定點救治醫院,長沙縣、望城區、瀏陽市、寧鄉市本級人民醫院為定點救治醫院;市120急救中心承擔負壓運轉工作。
公布了46家發熱門診醫療機構名單,在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機場等9個重點交通樞紐設立臨時醫療服務機點,安排醫務人員對往來旅客檢測體溫。
公布12家對疫源地人員開放的定點服務場所,安置湖北客人的生活並進行醫學觀察。
這是這場戰役的統一部署與行動。
長沙的圖書館、博物館、公園、文化娛樂場等公共場所暫停對外開放,影院、商場等公共消費場所或暫停營業,或採取消毒措施縮短營業時間。
長沙市主要領導每天馬不停蹄奔赴醫院、社區、車站、企業,調研指揮疫情防控工作。
各級各部門全面進入疫情防控的戰鬥狀態。
社區,更是成為戰鬥第一線。
基層幹部挨家挨戶開展疫情排查,鄰里之間開展防疫宣傳,為居民分發醫護用品;開展地毯消毒防疫;建立「防控疫情小管家」微信群,掌握信息,定人到戶,上門服務,幫助自我隔離人員。為隔離社區送菜送物資送溫暖上門……
全市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應急機制;啟動保障機制;調撥保障物資……
一個個急促的時間刻度,清晰地記錄下長沙這座自強不息的城市對生命的尊重、對人民的責任。
全市一盤棋,有力、有序、有效。
長沙擔當
截止2月9日24點,長沙確認病例213例,重症病例24例,出院33例。長沙的防治壓力同樣大。
註定在這個春天,長沙人再次肩負著「擔當」這個詞。
1月21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專家吳安華奔赴武漢指導救治與防疫,「請祖國放心,請人民放心!」這是長沙人出發的誓言。
有許多與吳安華一樣的長沙醫護工作者在「希波克拉底誓言」前莊嚴宣誓:「身為醫者,無懼困難,不畏生死。」向最危險的地方進發。
從1月25日到2月8日,湖南已經向湖北馳援醫護人員760人,而長沙就有400多人。
還有更多醫務工作者請戰待命,他們堅守在長沙的防疫最前線。
長沙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的夫妻檔醫師袁莎和王凌雁同在抗疫第一線,近在咫尺,數日不能相見。
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感染科主管護師胡利輝春節前把孩子送到湘潭老家,幾天後才給5歲的女兒寫家書「媽媽想你,但是媽媽要和叔叔阿姨們並肩戰鬥。」
湖南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護士程溶本應該在春節前成為新娘,但是在初一就報告護士長,要將婚禮延期,「現人在長沙,隨時可回到工作崗位。」
除夕的前一天,長沙組建了一支由449人組成的醫療救治預備隊,他們隨時準備加入長沙第一醫院北院確診病例的集中救治。
許多時候,「擔當」二字,是要在危難之際,民眾才會去想的詞語。
歷史上,長沙人無數次的想起了這個詞。
長沙溫暖
長沙是一個有溫度的城市。
其實,長沙人的性格,大都帶著一份難以形容的倨傲。說話後音上揚,總是淡淡的,聽起來不顯熱情。
對待陌生人,大多數長沙人都是「淡淡的」樣子,在不熟的階段,聊天也透著一種「不太願意睬你」的語氣。
熟絡之後,你會發現,長沙人其實挺熱情好客的。
李先生一家三口1月21日離開湖北潛江到泰國旅遊,1月26日離開泰國準備回湖北潛江,因為疫情封鎖,導致滯留長沙。
凌晨1時,雨花區東山街道工作人員接回在外流浪的一家人
1月26日晚12點40分,長沙市雨花區東山街接到轄區酒店彙報,有一家三口要入住酒店,但酒店客滿無法接待,隨後一家三口離開酒店漫步街頭。得知消息後,東山街道迅速與李先生取得聯繫。
東山街道送熱水、測體溫、作登記、幫他們入駐酒店……暖得李先生熱淚盈眶。
3歲的桐桐一家三口是浙江溫州人,父母親帶著孩子在長沙市做生意,由於孩子的爺爺奶奶居住在武漢,一家人年前曾到武漢探親。
2月初,桐桐的爸爸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隨後他的媽媽也出現類似症狀,經醫院檢驗,後兩人均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
桐桐父母正在進行隔離治療,桐桐指標均為正常。
桐桐一家在長沙沒有其他親人,未來的生活起居,成了一道難題。
2月8日上午,在長沙市望城區婦聯的牽線搭橋下,經過健康體檢和取得桐桐家長的授權後,46歲的早教園園長劉建華在29名「媽媽競選者」中脫穎而出,劉建華在丈夫的陪同下,正式上任,接過了照顧桐桐的這一「接力棒」,成為桐桐的「新媽媽」。
劉建華成為了桐桐的「新媽媽」。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滯留在外,不能歸家。
這時,人需要一個停靠的港灣,家不需要太豪華,卻要溫暖。
長沙用實際行動為他們解決居住問題,讓他們依然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
年前,@長沙發布說:武漢來長沙中轉的團隊和散客,各區縣市防病領導小組要指定酒店安排集中入住。而前期已經入住酒店的湖北籍人員,也是在酒店的指定樓層集中,並加強了檢測。
隨後,@長沙發布稱,對湖北省來長人員和返鄉人員,在排查無發熱、咳嗽等疑似症狀後,各區縣市給予適當幫助,統一徵用酒店,統一進行醫學觀察和隔離。
@長沙發布同時還公布了「關於對疫源地人員開放定點服務場所的名單」,包括雨花區跳馬鎮天賜園、望城區湘台生態國際酒店等六區一縣兩市及高新區的安置點。
消息不脛而走,名單刷屏網絡,輿論一片叫好。
一方有難八方幫。網民「吳廣波」稱,隔離的是病毒,割不斷的是愛。
網民「老末葉」認為,長沙的「暖」政策體現了情懷與管理水平。
共克時艱的給予,匯聚起長沙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磅礴力量!
長沙溫暖,不僅體現在長沙人身上,還體現在長沙這座城市。
骨子裡,長沙人以為天下的中心在長沙。骨子裡,長沙人歷來同情弱者。
長沙人都有一副熱心腸。
長沙速度
長沙,曾創造過許多長沙速度。
同樣,在這場戰「疫」中,長沙又創造出了神奇的速度。
這是一場全城大動員的速度。
東南西北、男女老幼,都在構築抗擊疫情的堤壩。
國企民企、個體個人,都在構築愛的暖巢。
醫護人員、普通市民、農民、幹部、軍人、學生,守望相助、默默奉獻。
1月23日,老百姓大藥房接到武漢金銀潭醫院物資短缺的求助,次日將500套防護服發往武漢。
2月1日,長沙市民發出募捐倡議,短短几日,1500萬元愛心款馳援武漢。
2月3日,藍思科技捐贈2000萬元,馳援湖北省;
鹽津鋪子向武漢等地累計捐贈300萬元醫用物資、45萬元食品;
比亞迪海外分公司,協調國外資源,採購價值100萬元的N95口罩送往前線醫院,並向湖北省慈善總會捐贈1000萬元;
康普藥業向武漢捐贈了抗生素頭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急需的藥品。
眾多企業主動參戰,長沙康普藥業提前開工生產抗生素等藥品,向湖北醫院捐贈的大批急需藥品;
中聯重科和三一重工大年三十馳援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
瀏陽永安的一家口罩廠正月初一復工,日產口罩20萬個;
僅用了72個小時,被稱為長沙「小湯山」的長沙市第一醫院北院改建完成……
據不完全統計,長沙已向湖北捐獻的錢和物(摺合現金)多達數億元。
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有一顆心,叫萬眾一心。
這座城就是長沙城,這顆心就是長沙心。
用力量傳遞力量,用溫暖印證溫暖,湖南與湖北,長沙與武漢,結成堅強緊密的生命共同體。
長沙精神
海明威說:「人可以被毀滅,但絕不能被打敗。」
長沙人說:「做人做事認死理,不撞南牆不回頭。」
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這就是長沙人性格。這性格,說白了就是一種精神。
這個春節,長沙一改往日的熱鬧。
沉寂的城市,並不消沉,相反,一種精神在凝聚著、翻湧著、發酵著、升華著。
千里馳援,愛心接力,排查防控,全城參與……這是一次城市力量的檢驗,更是一次城市精神的重振!
長沙的各大高速入城口都設有疫情防控登記點。(圖:吳小兵)
與時間賽跑:在黃花機場,在高鐵南站,在城際鐵路,在高速入城口,在河西汽車站……力量往重點卡口傾斜。
與病毒賽跑:在廣袤農村,「村村響」喇叭唱響每一個角落;在城區,建立起網格化管理……力量往預防上傾斜。
與責任賽跑:做登記、測體溫、嚴消毒,短短1天,長沙社區用謹慎和斷然織密一張城市的「防護罩」……力量往人民健康傾斜。
無私無畏奮戰在一線的白衣戰士彰顯的是長沙精神;
保持平常心態、積極做好防護的普通市民也是一種長沙精神。
堅守崗位、盡職敬業、奉獻愛心、慷慨援手是長沙精神;
暫時休養、配合防治、關閉門店、自我隔離更是長沙人肩負責任、勇於擔當的奉獻精神。
昔日熱鬧的長沙街頭現在人流寥寥。(圖:吳小兵)
無我為民,革故鼎新;實事求是,敢為人先。
心憂天下,勇於犧牲;實事求是,剛正質樸。
紮實做事,熱情做人;辣椒性格,騾子精神。
勤於問學,明於睿思;篤於務實,勇於拼博。
一座城市的精神力量,可以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不斷顯露,但在緊急關頭、重大事件中,更容易瞬間爆發。
長沙人歷來如此。
(部分素材和數據參考今日女報、新湖南、紅網等)
編輯:小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oXqMnABjYh_GJGVBN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