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赤水是遵義唯一沒有煤礦的縣市,其實赤水曾經有煤礦

2020-09-18     慢游赤水

原標題:貴州赤水是遵義唯一沒有煤礦的縣市,其實赤水曾經有煤礦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貴州遵義赤水市全境均不產煤,也沒有煤礦。其實在本世紀頭十年之前,赤水市曾經有一座煤礦——岔角煤礦。岔角煤礦位於赤水河中游,地處習水縣習酒鎮岩寨村境內的岔角灘。該礦占地面積10餘畝,房屋建築面積幾千平方米,原煤儲量約有2400萬噸,曾經有職工上百人。

岔角煤礦所在的岩寨村原屬赤水縣管轄,1965年貴州省赤水河三縣調整行政區劃後,歸習水縣所轄。由於調整行政區劃後的赤水縣就沒有煤礦看,當時貴州省和遵義地區決定岔角煤礦仍屬赤水縣管轄。

岔角煤礦始建於1935年,他的前身為「合生公司」。解放前,這家私營煤礦僅有礦工和職員40餘人,總經理部設在四川的合江,礦區房屋只有3間破草房,面積不到200平方米。當時只能用鐵鎬、木軌、木推車,靠自然通風、油燈照明來進行採掘和運輸,生產方式極為落後,安全事故層出不窮,工人的生命毫無保障,人們把井下礦工比喻為埋了沒死的人。由於生產規模不大,技術落後,生產極不正常,採煤量全年僅2000噸左右,產品僅銷合江、赤水、元厚、土城沿河兩岸的部分地區。

解放後,公司由赤水縣人民政府接管,黨和政府十分關懷煤礦生產和礦工安全,幾十年來不斷撥款改建礦井、坑道,改善生產條件和提高礦工福利,產量逐年上升。1956年原合生公司改名為赤水縣岔角煤廠。1961年煤廠交華一紙廠,改名為華一煤廠。1964年9月,又交回赤水縣工業部門,復稱岔角煤廠。1978年改為岔角煤礦。岔角煤礦由於地處赤水河畔,煤礦煤質較好,通過便利的赤水河水運,產品已遠銷省內外。

赤水市在2010年之前的地方介紹中,都介紹說赤水有幾千萬噸優質煤礦儲存量,指的就是赤水市岔角煤礦。2010年以後,赤水市這個煤礦儲存量的介紹便不再出現了。再見了,曾經的赤水岔角煤礦;再見了,曾經赤水縣赤水河管轄至習酒鎮岔角灘的最後歷史印記。不管怎麼說,解放後幾十年間,赤水市各地曾經燒的煤巴,大部分就出自這座岔角煤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g3UnnQBeElxlkka-0i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