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詔書上的一個細節:很容易被忽視,卻值得國人銘記

2019-08-17     小萌萌說歷史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經歷了長達十四年的抗戰,中國人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數的先烈犧牲在抗日戰場上。

中國人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毫無疑問,日本投降,是因為中國軍民的堅持抗戰,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我們消耗了日本,拖垮了日本。正面戰場,敵後戰場,雙重打擊,日本終於走向了窮途末路。

但是日本國的人們卻不認為這樣。在他們看來,日本這個國家就是要比當時的中國先進,日本人是世界上最高貴的民族。我們都知道,這是日本人在做白日夢,但當時的日本人對此深信不疑。

包括最後他們失敗,他們都是將很大一部分原因歸結於美國的參戰和那兩顆原子彈。他們認為,不是中國人打敗了他們,而是美國人。

關於這一點,實際上並不是無證據可查的。在日本天皇口中朗讀出來的日本投降詔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證據。我們不妨來看看日本天皇詔書的原文:「告ク朕ハ帝國政府ヲシテ米英支蘇四國ニ対シ其ノ共同宣言ヲ受諾スル旨通告セシメ「。

對於日本字,筆者其實並不能全部看懂,但是在這句話中,筆者注意到了一個字,那就是」支「。

凡是對近代史有所了解的人,因該都知道這個字意味著什麼。在那個積弱的年代裡,中國被人家成為支那,中國人被人家侮辱的稱為支那豬。對於華夏子孫,這個字是侮辱的字。

可是日本天皇卻將它用在了投降詔書里。要知道這是面向全世界的,沒有人會相信這是無意為之。有時候,歷史就是如此,一個細節往往能夠看出很多東西,而這些細節才是最應該被銘記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dcyz2wBJleJMoPMGjs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