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百味鹽為先,儘管鹽作為基礎調味品,在日常中必不可少。一項調查顯示,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大概要吃掉約6.5千克的鹽,平均每天18克,如果按照一袋鹽400克來計算,一個人一年就相當於吃掉了16袋鹽。
研究發現,人體內鈉濃度過高,除了高血壓外還會損害腎臟功能,易致胃癌,人體每排泄1克鈉,就會耗損約26毫克鈣,所以鹽吃多了還容易導致缺鈣性骨質疏鬆,換句話說,控制鹽的少量攝入也有助於補鈣。
鹽吃多了無益於健康的道理大家都懂,畢竟過量的鹽會導致人體出現,高血壓、腎臟負擔、損害皮膚、加速鈣流失,以及增加胃癌發病率等等危險,而且過量的攝入還會導致肥胖。倫敦大學研究人員經過分析發現,多吃一克鹽,肥胖風險增25%。
因此控制好鹽的攝入量對健康好處非常大!
5個跡象提醒你鹽吃多了:
1嘴干。經常嘴干、發澀,這可能是鹽食用過多。在食用了含有大量鈉的食物之後,身體會感覺鹽和水的含量失衡。
為了恢復平衡,嘴乾的情況需要多喝水。所以,當大腦會發出口渴的信號,一定要多喝水,保持身體的鹽和水的含量平衡。
2反應變慢
如果長期吃太多的鹽,可能會導致人脫水。人一旦脫水的話,就不能清晰思考問題,這個情況有多嚴重。
3手指變粗
如果突然發現體重沒有任何增長的情況下手指變粗了,這很有可能是水瀦留造成的,原因可能就是吃鹽太多。
4頭痛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與每天攝入1500毫克鈉的人相比,每天食用3500毫克鈉的成年人頭痛的可能性高出了近1/3。
5總想排尿
喝了太多的水並不是讓你尿意頻繁的唯一原因,吃了太多的鹽也會產生相同的效果。
這是因為,當人體攝入了過多鹽的時候,人體的腎臟器官就會加班加點地「排鹽」,小便自然就多了。
5個控鹽方法:
鹽超標除了會導致高血壓外,還是導致胃癌、肥胖、心衰、骨質疏鬆等疾病的元兇。因此,控鹽勢在必行!
1、烹調時多用醋、檸檬汁等酸味調味汁,替代一部分鹽和醬油,同時也可以改善食物口感,味道鮮美。多採用蒸、烤、煮等烹調方式,多享受食物天然的味道,少放鹽。對於放了鹽的湯菜,避免喝菜湯。
2、多吃有味道的菜,如洋蔥、番茄、青椒、胡蘿蔔等食物,用食物本身的味道來提升菜的口感。
3、做涼拌菜的時候,最後放鹽,少撒上一點兒鹽再放些醋,味道就很好。
4、用醬油等調味品時,用點、蘸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將醬油都倒進菜裡面。每6毫升醬油所含鈉離子等價於1克鹽中鈉離子的量。
5、不需要在所有的菜里都放鹽,最後一道湯可以不放鹽。因為人口腔里的鹽味是可以累積的,人們在吃其他菜的時候,在口腔里已經留下了鹽分,所以最後喝湯的時候,即使不放鹽,味道也很好。
鹽不能攝入太多,也不能攝入過少
鹽的攝入量不是越少越好,吃鹽過少會使體內的含鈉量過低,出現食欲不振、四肢無力、暈眩、疲勞等現象,嚴重時還會導致厭食、噁心、嘔吐、心率加速、脈搏細弱、肌肉痙攣等症狀。
根據《中國膳食指南2016》建議,不管是普通人還是三高患者,食鹽量每人每天都不能超過6克鹽。
6克鹽有多少?
啤酒蓋:去掉膠墊的啤酒蓋,平著裝滿一蓋,相當於5~6克鹽。
瓷勺:平著裝滿一個瓷勺大約為18克,所以6克就相當於三分之一的瓷勺。
一小撮:用三個手指頭抓的一小撮鹽約為2~3g。
這裡是健康益站,那些關於養生、健康的小知識我們都在這裡與你分享,歡迎點擊關注,隨手轉發分享,還可以查看更多每日養生的視頻,讓我們一起把生活過得更健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ce3Jm8BMH2_cNUg3d8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