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狂放的一家:爺爺杜審言初唐第一狂,叔叔舅舅也很狂

2020-02-01     好玩的國學

唐朝特別是盛唐詩人大多狂放不羈,其實這一點也不奇怪,在一個狂放的時代,總會誕生狂放的詩人。這正是時代對人的影響。

中國有詩言志的傳統,當心靈的火山即將爆發的時候,性格狂傲的詩人往往任其噴涌,成就一首氣勢昂揚的好詩;性格平靜沉鬱的詩人,卻小心翼翼的守護著心中的焰火,用一種平靜的方式抒發出來,不露聲色意味深長。但總體上來說,盛唐詩人狂放多於平靜,即使像王維孟浩然那樣精研佛理沉迷山水田園的詩人,早年也是個狂放的少年。李白高度自負,他自比管樂,連諸葛亮也不放在眼裡,他的目標是出將入相,雖然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行路難」而「拔劍四顧心茫然」,但他依然堅信自己的未來是「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寄滄海」。著名邊塞詩人高適,年輕時喝酒打架賭博無所不幹,但靠著堅守與敏銳的政治嗅覺,終於大器晚成,成為唐朝詩人中官位最高的人。其他如「初唐四傑」、賀知章、陳子昂等,大多一身傲氣,所以他們的詩也充滿了陽剛與峻潔的味道。

那麼與李白齊名的杜甫呢?

在我們的閱讀經驗中,杜甫大概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是愛,二是慘。杜甫是愛人的情聖。杜甫既是溫情脈脈的儒家,又是愛的決絕愛的無我的墨家。他的詩中充滿了仁愛與兼愛的精神。他自己窮困潦倒,卻深沉地愛著天下人;他的小兒子被餓死,他悲傷之餘卻馬上想到還有千千萬戍邊的士兵;他一生漂泊無依,卻希望天下人都安居樂業;他甚至將憐愛的目光投向水中的魚,地上的螻蟻,他是一個心腸極軟極熱極易下淚的情聖。

杜甫是盛唐時期活的最慌張最悲慘的詩人。他身負凌雲之才,偏偏參加科舉考試遭遇奸相李林甫的「野無遺賢」的謊言而落第;他向玄宗獻賦引起重視,卻又被李林甫阻撓無疾而終。安史之亂中,李白正在安徽宣城欣賞宣城如畫里的風光;王維和儲光羲雖然被叛軍俘虜,但很快接受了偽職,只有杜甫被叛軍抓住又逃出,做了拾遺仗義執言卻又被貶官,帶著妻兒流落四方,最終在湘江的一條破船上逝去。「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成了他一生的象徵。

這樣一個詩人性格很狂放嗎?

我們先來看看新舊唐書如何評價,《舊唐書杜甫傳》中說他,「甫性偏躁,無器度」,《新唐書杜甫傳》說他,「好論天下大事,高而不切」。舊唐書說他是性格偏激狂躁,沒有氣度,新唐書說他沒有什麼真正的政治本領,只是高談闊論而已。

備受我們推崇的詩聖,為何在史書中有這樣負面的評價?原因是杜甫性格中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面,那就是放蕩不羈愛自由。

有這樣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杜甫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無家可歸無處可逃,幸而他的一個發小嚴武在四川做節度使,杜甫就去投靠他,嚴武幫他建了房子,經常去看望他,讓杜甫過上了相對穩定的生活。安定下來,杜甫內心的狂勁就上來了。新唐書記載說,杜甫與嚴武的關係很鐵,去嚴武家也很隨便,連頭巾都不戴,有一次杜甫喝醉了酒直接跳到了嚴武的床上,瞪著眼睛看著他說,嚴挺之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兒子?杜甫很率真,他以為這樣就是魏晉風度——魏晉的名士就經常這樣干。但唐朝已經不是魏晉時代了,身為封疆大吏的嚴武當然很生氣,據說很想派人殺了杜甫,不過派出去的武將在領命出門時,帽子被帘子掛了三次,嚴武這才作罷。這當然是個傳說。不過,從這個細節中,我們可以看到杜甫身上有盛唐時期詩人們所特有的任俠風氣,也有魏晉名士們放蕩不羈的名士氣。有記載說,在四川期間,一到桑蠶成熟之時,杜甫和兒子一道就向人家乞討;簡直有辱斯文;還有的說,朋友來看他的時候,他每次都要把妻子叫出來與朋友見面。由此可見,杜甫的性格是直率的,身上頗有些魏晉名士的性格。

狂士總與酒有不解之緣,杜甫雖然很窮,但是酒總是要喝的,而且經常是爛醉如泥,杜甫晚年的糖尿病,大概就是與此有關。他在《壯遊》中說:

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

他崇拜魏晉時代大名士嵇康,學著嵇康半月不洗臉洗頭,「百年不得醉,一月不梳頭」。

總之,杜甫雖然窮困潦倒,但心靈卻十分狂野。那麼杜甫狂傲不羈的性格從哪裡來呢?

DNA是一個好東西。南宋詩人陸遊最早注意到,杜甫的狂是家族遺傳的。陸遊在一首詩中說,「城南杜五少不羈,意輕造物呼作兒。一門酣法到孫子,熟視嚴武名挺之」,除了說上文提到的杜甫跳到嚴武床上叫人家老爸的名字之外,陸遊還提到了杜甫的爺爺初唐第一狂人杜審言。

那麼杜審言有多狂呢?

杜審言病重要死的時候,著名文人也是武則天喜歡的詩人宋之問等人去看望他,杜審言說,我受盡了造化小兒的苦,死了也沒什麼說的。不過我死不瞑目!宋之問趕緊問杜審言怎麼就死不瞑目,杜審言認真地說道:我活著,始終壓制你們不能出頭,死了又後繼無人,難受啊!

杜甫的爺爺杜審言的狂,真的是狂的要死。

杜甫對爺爺充滿了崇拜,他先是告訴兒子「詩是吾家事」,後來又說「吾祖詩冠古」,可真是繼承了爺爺的性格。杜甫的父親忠厚老實,但杜甫的叔叔和舅舅可都是狂放不羈的豪俠之人。他叔叔曾經手持匕首為父親報仇;他的兩個舅舅也有一段俠義的故事,杜甫的舅舅崔行遠犯罪當死,但弟弟行芳不肯獨生,堅決請求替兄赴死,結果兄弟二人一起被殺。

可見,杜甫的狂真的是天生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WegAnABjYh_GJGViv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