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實情況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還有幾個突出的挑戰和問題需要審慎而冷靜、實事求是地應對和解決,突破瓶頸,不忘初心再出發,牢記使命再改革。
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出已經整整一年了。2018年8月21日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上,習總書記提出「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一年來,建設熱潮一直很高。除了一直以來做得不錯的一些已有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如浙江長興、河南項城、湖北赤壁、江蘇邳州等,各省市自治區都在大力推進這項工作。可以看到相當部分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恢復了活力,也實現了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從現實情況看,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中還有幾個突出的挑戰和問題需要審慎而冷靜、實事求是地應對和解決,突破瓶頸,不忘初心再出發,牢記使命再改革。
第一,省級平台誰來搭建?如何搭建?中央提出「一省一平台」,這既符合實情,也符合融合發展規律。可是到了省一級,則出現了各種模式,建設主體有一省一平台的,也有一省兩平台,乃至三個平台的,由幾家省媒自發建設並相互爭奪有限的縣域資源。其實,一省一平台既能夠節省投入,也能夠打通網絡孤島,形成省域範圍內資源整合的平台,特別是省域用戶數據的集約。多主體建設勢必要形成新的信息孤島,資源分散、數據分散和治理體系分割。另外,省平台建設的理念、技術架構和實現功能等方面仍然有待提升。其實中央已經發布了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五個規範文件,提出了非常全面而具體的意見和要求,不過在實際落地過程中,有些省平台的建設理念仍然停留在傳統媒體+時代,更多的是傳統廣電,乃至傳統報紙的再延伸,而非網際網路思維。因此,技術架構和功能設計上也多是停留在傳統媒體的業務上,上游的資源融合、技術融通不能完全到位,下游的平台應用和管理運營也沒有能夠完全連通,具體表現在省平台的核心架構和功能設計與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具體要求不匹配,服務體系更是相去甚遠等。還有,就是省平台應該只是一個平台提供方,是技術應用提供方,縣級融媒體中心才應該是基層內容、服務、業務運營的主體,省平台不能越俎代庖,不能直接而具體、全面而深入地指揮、操縱、代替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日常業務與運營。
省平台建設的這些狀況將直接影響到一省一平台政策落地與執行,影響到平台的先進性和效用,影響縣級融媒體中心的職能和作用。
第二,在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過程中,省市縣媒體的關係如何處理?資源如何配置?其實,從中央提出「一省一平台」和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範等文件中已經可以看出,省級平台就是一個平台的後台建設者和技術服務者,同時需要將省一級的政務資源和服務資源聚合集成到這個平台上,共享給地方,特別是縣級融媒體中心。因此,省平台既要為縣級融媒體中心提供技術支持,也要為地市級留有接口。地市級也需要加快媒體融合建設,成為全媒體傳播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地市級融媒體中心既可以積極融入省級平台中,也可以建設自有平台,但是也需要對上與省平台,對下與本市區域內的縣級融媒體中心平台接入與融合。縣級融媒體中心既要基於省平台提供的技術平台實現功能,也要對接市級融媒體中心,將縣域內的內容、政務、服務等資源聚合,沉澱用戶。只有這樣,省市縣全媒體體系才可能真正建成互聯互通、匯聚資源的三級信息平台、服務平台和數據中心。
不過現實中,出現了有些省平台對縣級融媒體中心資源「一平二調」的現象;有些地市級融媒體建設上下不靠,被架空,資源被上下兩級抽空;省市縣都想從別人那裡拿到資源,而非想著如何向這個平台貢獻、共享、聚合自己能夠得到的資源,不將蛋糕做大,只想著切蛋糕。
根據要求,2020年年底縣級融媒體中心基本實現全國全覆蓋, 說實話,這是一項重大而又艱巨的歷史任務,是我國媒體升級換代的重要歷史機遇。已經建成和正在建設的縣級融媒體中心既看到了改革的希望和發展的新機遇,也正在面臨著一些改革中常有的挑戰與轉型,大家都希望將這個好事辦好,順利完成我國歷史上這場傳統媒體向融合媒體的轉型,建成與信息時代,乃至智能時代相匹配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購買請見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