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昨天下午南方都市報報道了一則新聞也是讓不少家長們捏了把汗。
新聞回顧:2019年熊孩子們表現突出,在公共場合的各個地方都有他們的身影,比如小區內揮傘阻止電梯關門;馬路邊玩煙花引爆窖井;在34層樓頂"飛檐走壁";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動不動就"靈魂拷問",才剛剛覺得世界清靜了一會,轉眼一看他們又卡在了痰盂里……
不少家長也為自己家的"搗蛋鬼"操碎過心,然而卻也拿他們沒辦法,因為家長們總覺得孩子們只是"年齡太小"、"不懂事",一個小孩子就只是淘氣而已。
但是家長們要知道"淘氣"和"惡毒"的區別:"淘氣"的小朋友儘管會搗蛋惹麻煩但是不會去傷害別人;而"惡毒"是以別人的痛苦為自己的快樂。
前不久,也有新聞曾報道過,一個小男孩因為所謂的"搗蛋"故意將一位懷孕的媽媽撞到流產,而孩子並沒有認識到事情的重要性,孕媽的肚子裡是一條活生生的人命,並非一個"淘氣"就能掩蓋孩子的"惡毒"。"調皮"是孩子們的天性,但是也要有限度,這與家長們的管教是分不開的。
熊孩子為什麼會"熊"
1.孩子以自我為中心
很多熊孩子在做一些很荒唐的事情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將焦點放在自己的身上只考慮自己並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以自我為中心",而這種"自我中心化"大多是孩子的心理特徵,作為成年人我們常常會根據外界的環境變化而考慮多重的因素行事。
2.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小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是有限的,甚至很難去控制自己內心的想法,比如:熊孩子們看到喜歡的玩具,很可能就直接衝上去拿走,並不會考慮到自己沒有金錢,不能平等的交換玩具。
因為對於熊孩子來說,如果看到某件自己想要的東西,或是有機會做出某種令自己快樂的行為,他們往往不願意等待或者忍耐,而是希望立即獲得滿足。
3.父母不關注不管教
面對孩子們這種"行為的不規範"家長們的管教和關注才是最重要的。"熊孩子"們會做出令大人們傷腦經的事,更多的是為了刷存在感,希望得到家長們更多的關注,換個角度來看,也就是家長們對孩子平時生活的不夠關注、不夠了解。
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家長過於寵溺,導致對孩子任何的行為都不管不顧,尤其是錯誤的行為,既不教孩子們相應的"社會規則"也不和孩子講道理,就任由孩子胡來。
作為孩子的第一責任人,父母對孩子的負責和管教是天職,縱然孩子的天性是調皮搗蛋,家長也要教會孩子們一心向上,對人真誠善良,告訴孩子"調皮"可以但是不能傷害到別人!
"漏鬥法則"告訴你:"熊"孩子不教,長大更無法無天
- 什麼是"漏鬥法則"
如今城鄉的留守兒童的數量已高達為大家值得關注的程度,那麼現象的普遍性也可想而知,家長因為"工作忙碌"也會將孩子交給"爺爺奶奶"這一輩人撫養,而溺愛也是由此而來。但是家長們知道嗎?在家庭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法則:漏鬥法則。
我們都知道,漏斗有兩個口子,一大一小,在使用時,一般都是大口入小口出,然而,在家庭中,對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是從小口入大口出。
其實所謂的"漏鬥法則"簡單來說就是將兩端的漏鬥口比作家長們對孩子的管教程度,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家長們就要嚴於管教孩子的言行,教會孩子們應該遵守的規則,待孩子越長越大,各種能力養成的時候家長們就要適當的放鬆管教,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
簡言之,父母對孩子的引導和管教,應該是由緊到松,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步放手。
- 家長不管教對孩子的影響
在上文的諸多例子當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孩子們之所以調皮搗蛋,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們的不管教、不關心。如果家長們長期對孩子們的任何行為放縱不管,孩子們不僅不能去"自我中心化"更不能形成很好的自我約束能力,更重要的是孩子可能根本不能理解如果不遵守社會規則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就像小男孩故意撞倒孕媽而導致流產的悲劇,這個時候孩子才知道後果的嚴重性是不是有點為時過晚了,孩子的"調皮"已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傷害,而更可怕的時,有些"熊孩子"即使犯了錯誤也仍然認識不到嚴重性。
利用"漏鬥法則",正確引導"熊"孩子
1.物質上不能太溺愛孩子,精神上要關注孩子
根據漏鬥法則,家長應該要在物質上不能溺愛孩子,但是在精神上要及時的關注孩子,回應孩子。家長要發現對孩子無限的溺愛是一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也要同時發現自己孩子在調皮的時候也有最善良最可愛的一面。
儘管家長工作再忙,也不能忽視孩子的感受,現在通訊如此發達,即使在遠方工作的父母,也可以通過電話簡訊的方式,及時的關心和慰問孩子。
2.給予及時的肯定
如果孩子在剛開始調皮的時候是希望得到家長們的關注,那麼請家長們在關注孩子們日常生活的同時,多關注孩子們善良和發光的一面,孩子們在向善的過程中都希望獲得家長們的肯定和表揚。
比如,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說:"其實你不想這麼做的對嗎?"、"你有禮貌的時候真帥"等等。當孩子們調皮的時候,家長們不要只關注孩子破壞的一面,多一點肯定,也相當於給予孩子更正的機會。
3. 管教和引導因由"松到緊"
根據漏鬥法則,家長要知道管教孩子的程度以及時間,比如熊孩子一般都是很小就做出調皮的事情,那麼家長就要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制止 這種行為,嚴厲的管教,教會孩子尊重他人,遵守規則。
當孩子逐漸長大了,懂得了一些和他人相處的方式,家長要開始放鬆管教,就像漏斗一樣,將開放口逐漸變大,給孩子做錯事解釋的機會,也多給孩子自我認識錯誤和改正的機會。
4. 懲罰應該是堅定的而迅速的
每當孩子們做錯事情了,家長在做到理解的同時也要給予孩子一定量的懲罰,但是懲罰應該是堅定而迅速的。當懲罰的時間越接近違規的行為,孩子就學習得越快,你一看到孩子的不良行為,就立刻做出反應,孩子才能認識到懲罰和犯錯的關係。
當然家長們同時也要注意懲罰孩子的方式,不能以武力的虐待,更不能用言語的攻擊,而且要讓孩子學會"移情"。
當孩子傷害到別人的時候,家長可以拿走孩子喜歡的東西,孩子心理就會產生悲傷的心理,這也是一種移情的方法,讓孩子了解到別人也是同樣的傷心,孩子以後就會懂得考慮他人的感受。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