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不讓華為上市的真實原因是什麼?

2019-12-18     不執著財經

最近,華為的任正非表示,明年將擺脫對美技術的依賴。這意味著,華為無論是從生產手機、通訊設備,以及作業系統,都不會再受到美國方面的壓制了。相反,華為卻掌握了5G領域的上千項專利技術,華為已經具備向美國企業收取智慧財產權費用的能力了。然而,很多人都感到奇怪,華為這麼強大,已經是未上市的500強企業,為何不願意上市呢?

據業內專家倪光南的說法,華為公司的估值達到了1.5萬億美元,比蘋果還高,可以與近日上市的沙特阿美比肩。那麼,華為為啥不願意上市呢?對此,任正非卻給出了令人難以理解的答案,他說華為如果上市,就可能活不下來。那麼,這句話背後深藏著哪些深意呢?對此,我們做了以下幾點分析:

第一,華為公司在世界上倍受各方關注,隨時可能會被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或者限制其產品輸入,或者對其進行制裁,中興通訊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華為僅僅是一家未上市的民營企業,華為就算失去了美國市場,還可以跑到歐洲和非洲去做業務,問題還不大。而一旦華為上了市,就可能被做空機構做空,華為股價會一落千丈。

第二,上市公司對財務要求嚴格,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暴露在聚光燈下,信息披露要及時,一有風吹草動就要昭告天下,為此有些企業不希望別人知道企業內部的事情,給對手有可乘之機,就暫時擱置了上市的計劃。華為長期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打壓,如果貿然上市,則會讓對方更了解自己的內部情況,這並不利於華為的發展。

第三,與其他企業不同,作為高新科技企業的華為,其股票都被任正非用於激勵員工給分掉了,目前只是由公司的工會代為持有。資料顯示,公司工會持股98.82%,而任正非出資比例只有1.18%,顯然,華為上市這些員工的股票要重新分配,就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難題。

第四,一旦華為上市成功,很多華為的有功之臣就可以拿著華為的原始股票,到資本市場上去兌現,拿了錢後就可以小富即安了,再也不願意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的搞研究開發,華為的科研能力就此衰退,這對於華為的科技創新是一大挑戰。所以,任正非既需要拿股權來激勵華為員工,但又不能讓華為核心技術人員一夜暴富,失去了繼續拼博的鬥志。

第五,華為不上市,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投資或分紅,但是一旦華為上市了,投資者會一切向錢看,整天盯著你的業績。而現在華為不上市,就可以在科技研發上投資更多的錢,用於開發新的專利技術和產品。所以,為了讓華為的科研技術不斷創新,華為只能選擇不上市。正像任正非所擔憂的那樣,華為一旦上市商業味就太濃,這樣不利於企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和持續進步。而如果科技企業沒有了創新能力,那肯定難以存活不下去。

儘管華為被稱之為未上市的500強公司,一旦上市市值將與沙特阿美媲美,但是,任正非為了華為的長遠發展,還是不會選擇讓華為上市的,因為華為不上市可以受到外界的影響最小,這樣華為就可以潛心研究新技術、新產品,而如果選擇上市,就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應對信息披露、業務提升,股價波動等問題上。華為的發展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任正非最終選擇就是華為不上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6zBFm8BMH2_cNUgsB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