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天的巔峰賽(1900分段)上,我碰見了一個呂布玩家用了一套非常規出裝。
他在破軍的基礎上,放棄了電刀紅叉這樣的攻速裝,選擇了一個冷門道具破魔刀,並在後續出裝中以名刀保命,同時補足雙抗來提升坦度。
最終,他以10.3的評分幫助我方拿下了勝利,也直接的為他的出裝理解正名。
1900巔峰賽中的隊友呂布出裝
但由於在對局的過程中,我玩的是魯班大師走輔助位,對於他的輸出方式並沒有過多的在意(輔助位只關心隊友的輸出夠不夠,而不是怎麼輸出)。
因此,直到賽後結算時,我才察覺到他的出裝不同;並在觀看回放錄像中,慢慢理解了這名呂布玩家的對局思路。
1.
常規呂布推薦出裝的用意。
於S14賽季,面對站樁射手的強勢壓制,呂布厚實的身板及成長性,使得他成為了當時僅存的幾名上單英雄。
也正因如此,在當時的環境逼迫下,玩家們花費了時間精力開發了許多關於呂布的出裝。
除去傳統的「破軍+紅叉」以外,還有「無盡+電刀」等一系列組合;就算賽季更替至今兩個賽季,現如今遊戲內對於呂布的推薦出裝,依舊無外乎這幾種。
這些出裝思路的不同點在於「發育節奏」,「無盡+電刀」價值較低成型更快,「破軍+紅叉」上限更高但成型略慢。
至於由此衍生的「無盡or破軍+純凈蒼穹」,也只是在這些思路的基礎上,應對個別高爆發或者強控制的英雄。
失去攻速加成的呂布,普攻傷害將大打折扣
可如果將這些思路歸溯本質,他們其實都是沿用了一個「攻擊+攻速」的模式,注重呂布被動中「附魔普攻為真實傷害,每次附魔普攻回復已損生命值」這個詞條,以攻擊類裝備提高單次普攻真實傷害的數值,攻速類裝備提高攻擊頻率,最終將呂布附魔狀態下的作戰能力最大化。
因此,我們也可以從這些出裝思路中得出結論:攻速裝對於呂布的收益極高。
他使得呂布的傷害總值呈立體式的增長,而非像其他戰士那般,單純疊加攻擊裝就能完成的線性成長。
2.
那為何篇首提及的這名呂布玩家放棄攻速裝?
這兒要先從雙方陣容說起。
1900巔峰賽
敵方陣容整體來說是一種「反手式」的對局思路,由楊玉環12技能消耗,張飛的大招來抵消攻勢,盤古瞬間製造團戰時雙方的狀態差,然後馬可波羅入場決定勝負,雅典娜收割擴大戰果。
而我方陣容中,雖說魯班大師在「強開團」上有著極高的價值體現,但因為沈夢溪,孫尚香以及曜的存在,決定了團戰思路不能過分的追求「正面火拚」,而是要靈活的游擊,以「拉扯」的思路展開團戰。
因為陣容重心在後排,呂布也必須根據陣容打「拉扯」
那麼,呂布假若按照常規的出裝思路來打團,很可能呈現隊友打完一套技能後全身而退,只留他一人深陷敵陣無路可退的狀態。(攻擊+攻速的出裝追求的是持續輸出)
因此,呂布為了契合團隊的作戰思路,放棄了攻速裝以及持續輸出的加成,也放棄了在整體戰力上的最高收益,直接選擇了「破軍+破魔刀+不祥徵兆」的思路。(下圖的呂布就是無攻速的三件套出裝)
後排輸出充足,無需太多呂布的普攻傷害
這般出裝,就是從根本上改變了呂布的作戰模式,由原來的一刀附魔利用普攻持續輸出,轉變成了附魔後利用1技能間歇性的打出AOE傷害,並能在最快時間內提高作戰能力及雙抗。
而這樣的轉變,很好的避免了盤古的針對,使得團戰中就算吃下「繳械」技能,依舊能在技能上獲得收益;另一方面,由於破軍的存在,使得破魔刀的法抗收益直接的抬高到上限,也降低了敵方楊玉環在團戰對峙時消耗所壓低的血量。
3.
很多時候,對局優劣需要犧牲最大收益的可能。
其實大家看到的所謂推薦出裝,都是那些大神玩家在考慮了英雄技能與裝備契合度後,整理得出的名為「收益最大化」的結果。
這套呂布出裝很「貪」,但也確實能讓呂布收益最大化
換句話來說,這些推薦出裝給的思路,是建立在理想狀態下;是在不受經濟限制,不受等級限制,也不被敵我英雄的克制關係或陣容打法的約束下,只憑依自身技能屬性所做出的決策。
可就好比技能連招並非常規的一兩套,而是要根據實戰中進行靈活調整;出裝思路也是如此,需要玩家根據實戰的不同情勢展開調整。
曜的連招也是從來不固定,要看具體局勢而定
其中調整的依據,就在於玩家對英雄以及局勢的理解。
這一塊關於「出裝思路要靈活多變」的概念,在玩家中普及最廣的,莫過於中期敵方法師傷害過高(比如婉兒司馬懿),需要立刻苟住發育合成一個魔女;而決定是否合成魔女的關鍵,在於敵方法師傷害是否過高。
在這個過程中,魔女的價值就體現於在對抗法師時,魔抗的提高及法術護盾的抵消,使得己方能獲取更高的攻防優勢。
魔女的高性價比,源於他可觀的數值加成及被動提供護盾
至於上文提及的這名呂布玩家,也是基於這個概念,但又不局限於這個概念;
他不是為了單純的從個體角度出發防針對,而是為了迎合團隊思路,犧牲了自己的最大收益可能,並在打法上做出改變。
就單憑這一點來說,足以看出這個玩家對於遊戲的理解之深,超過了98%的玩家。
4.
操作易熟練,意識難提升
見過不少遊戲主播以操作精湛而名聲大噪,卻少有以「意識完善」為賣點被玩家廣為知曉。
北慕的露娜,操作可謂是嫻熟精湛
但造成這種現象也是自然,「操作精湛」是讓人一目了然的亮點,就算是門外漢也能看懂幾分;而「意識完善」這點,若非對於遊戲有一定鑽研,自然也無人知曉其背後的門道。
就像本文提及的這名呂布玩家。
假若放在中低分段,這麼出裝估計就給隊友噴的狗血淋頭幾近自閉,隊友還會掏出他們從某主播那兒學到的理解,反覆強調呂布沒有攻速怎麼打得動人;而在高分段中,隊友卻能理解並讚賞其中思路。
這是段位不同所存在的差異,也是路人局中上分的一個難點所在。
但不管怎麼說,這其中觀點都不分對錯。
每個人看待同一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所獲得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我寫這麼一篇文章來記錄這麼一個小事情,也無非是希望大家看待一個問題不要太先入為主,也別拿自己的觀點在第一時間否定別人。
細品一番,摸透對方的其中用意並嘗試著感同身受,你會從中學得很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4RAMHABjYh_GJGVt4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