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企業而言,招待客戶及員工外地出差產生的餐費,是不是只要取得合規發票,就可以安心入帳和稅前扣除了呢?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案例:
【案例重現】
一起發生在江蘇省淮安市水渡口街道的「怪事」,被該市巡察組查了個正著。市委巡察組發現江蘇省淮安市水渡口街道在報銷餐費時存在異常:不同的報銷人取得了不同地區不同金額的餐費發票,然而這些發票後面對應的菜單卻是一模一樣。這一反常情況引起了市委巡察組的注意,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是當時吃完飯忘記了索要菜單,報銷時找了同一張菜單來代替?還是存在虛假費用列支?
【案例分析】
實務中,僅僅靠一張發票不足以支撐業務的真實性,財務人員如果只靠一張發票入帳,不管是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上還是在稅務合規方面都存在漏洞和風險。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獲知該企業在報銷審核時存在很大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忽略了輔助性資料的重要性
巡查組的工作人員認為,發票和菜單應該一一對應,而該企業的情況卻恰恰相反,財務人員只是考慮了發票的重要性而忽略了證明業務真實性的輔助資料—菜單。一來無法真實反映業務的實質,二來還會被認為存在虛假列支的風險。
二、企業的費用內控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
該企業之所以成為巡察組的「幸運兒」,說明該企業在費用報銷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既然是企業真實發生的業務,就要用充足的資料來說明,要想被認可,就要講究證據。作為財務工作人員一定要引起重視,並規範處理。
三、忽略票據不規範帶來的涉稅風險
巡察組通過一番調查核實以後,確認這些發票屬於真實開支,督促該街道進行了整改,負責財務工作的相關人員受到了黨內警告處分和提醒談話。看似簡單的問題,如果不規範處理,不僅會給財務人員帶來心理壓力,可能還會涉及稅收風險。 接下來一起看下日常餐費報銷,如果處理不規範會給企業帶來哪些涉稅風險。
【風險分析】
關於餐費報銷會計處理和稅前扣除常見風險點:
1.分清該餐費是員工消費還是招待客戶消費產生的,不同的情況會計處理是不同的。
(1)如果是公司員工消費的餐費發票,應該計入福利費用中,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等-福利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2)如果是公司招待客戶消費的餐費發票,則應計入業務招待費用中,會計分錄為:
借:管理費用等-業務招待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2.除了會計處理不同,所得稅稅前允許扣除的標準也是不同的。
(1)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業務招待費的稅前扣除標準參考如下:
籌建期:《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15號)規定:企業在籌建期間,發生的與籌辦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可按實際發生額的60%計入企業籌辦費,並按有關規定在稅前扣除;
經營期:業務招待費按發生額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的5‰,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提示:入帳時,一定要將科目錄入正確,在稅法上,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金額一定要正確計算,需要調整的金額一定要及時調整。以免造成稅款少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得知,規範報銷制度及規避稅收風險不可或缺,如何規範報銷制度及規避稅收風險呢,下面給大家提幾點意見:
1.取得的發票是否合規,是否存在虛假髮票的情況;
2.貼票是否規範,票據上的重要信息不可粘住,貼票要貼緊,有些報銷單後附的原始票據在裝訂後,再次翻憑證的時卻發現消失不見了,如果稅局來檢查就很難說清楚了;
3.發票是否還能使用,比如是否存在舊版發票,發票內容是否正確、齊全。需要輔助資料來說明的,對應的資料是否齊全;
4.費用報銷單上報銷人、財務負責人、部門負責人均要簽字;
5.報銷單書寫要規範,項目,報銷部門、報銷時間、報銷項目、附件張數要填寫完整。
實務中,報銷環節的點點滴滴都要引起重視,依照公司報銷制度嚴格執行,並查漏補缺,因為稍不留神可能就會給企業帶來潛在的稅收風險。接下來咱們看看報銷中還有哪些潛在的稅收風險:
1.差旅費報銷單內容是否填寫齊全,所附的車票是否為去出差地的車票,餐飲、住宿、交通費發票是否為出差地的發票,人員名單是否與派出的人數相吻合。
2.加油費報銷,報銷的加油費是否為本公司車輛,本公司帳面上是否有該車輛,加油費總額是否超過了車輛正常情況下的最大油耗。有些企業幫高工資的員工減少繳納個人所得稅,通過油費的形式報銷部分金額。這種行為屬於違規操作,有偷逃個人所得稅納稅風險。
總之,大數據時代企業要想不被「盯上」,就要規範處理,換個角度去為企業節稅。比如,現在各種稅收優惠頻繁出台,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享受國家政策帶來的利好,能享盡享。
如果您覺得文章有幫助,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及時獲取實用好文章!
「理個稅」提供最專業個稅資訊及籌劃與綜合管理服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M2xafm8BMH2_cNUg74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