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銷量暴漲!眾多iPhone用戶轉戰華為

今天是2019年11月4號,和大家聊一聊華為手機的事情。

上周,菜導此前懟過好幾次的任首席,發了一條微博:

看起來,任首席從iPhone陣營轉投華為的初體驗,還算不錯!

與之相匹配的背景新聞是:中國(大陸市場)智慧型手機市場在2019年第三季度環比有所改善,出貨量從第二季度的9760萬台微弱上升到9780萬台。

其中,華為(含榮耀)出貨4150萬部智慧型手機,再次刷新紀錄達到42%的市場份額,年增長率高達66%,這是華為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兩位數增長。

相比之下,其餘頭部廠商Oppo,Vivo,小米和蘋果出貨進一步受挫,他們的合併份額僅占市場的50%,低於2019年第二季度的54%和2018年第三季度的64%。

這個結果雖然看起來有些意外,但又完全在意料之中。

一方面,華為這兩年來的各種遭遇,用任正非自己的話來說:「原來華為沒有多少人知道,特朗普先生免費為我們打廣告了!」

菜導還記得,前兩年,比較喜歡用華為的還是體制內人士和商務差旅人士,因為華為和任正非的品牌調性和企業故事,非常對他們的胃口。

當時能稱得上「免費廣告」的,也不過是流傳在自媒體號和培訓出版界的各種華為爽文軼事。

結果特朗普這麼一折騰,華為在海外的發展確實暫時受阻了,但在國內卻迎來了大爆發。

很多人以前買手機還會看一下牌子、比較一下品牌、研究一下性能。現在可好,無論男女老少、階層分布,很多人去到電商和線下門店,都點名只要華為。

更關鍵的是,有調研數據顯示,更換華為P30 Pro手機的用戶中,有四分之一的用戶此前是iPhone的用戶——比如前面提到的任首席,之前用的就是iPhone X。

所以,華為確實也算是因禍得福,由於中美毛衣摩擦和特朗普的針鋒相對,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開始把購買華為的產品視為一種理所當然的事情。

當然,華為自身的實力和投入,也確實經得起國民的熱捧。

畢竟,我國人民嚷嚷著要抵制的外國貨、要支持的國產貨,那真是多了去了。

但真能在市場上獲得民眾真金白銀的實際支持的,除了手機屆的華為,家電屆的格力、海爾、美的等,其他的還真是一隻手數得過來。

所以被華為擠占掉市場份額的OPPO 、Vivo和小米,你說冤枉嗎?其實也不冤。

OV兩家此前發家的利器本來就是下沉渠道的「非對稱銷售」,靠顏值、攝像頭、明星代言這些「感性」功能賣出高溢價。

而小米雖然性價比上去了,但跟華為在晶片、基帶等核心技術上的進展相比,更像是一個貼牌組裝廠。

畢竟小米全年58億的研發投入,還不夠華為給研發人員發一個月工資的……

所以,華為的熱銷一方面確實是民眾心中自發形成的一種「政治正確」,另一方面,沒有前期產品體驗和口碑的沉澱,光靠情緒還是很難讓市場買單的。

至於另外一個被吃掉大量份額的蘋果?你沒發現今現iPhone 11門檻重回5000,而且上市即降價嗎?

另外,蘋果上周新發布的1999的降噪耳機,馬上匹配了24期雙免分期。這要是以前蘋果設備一機難求的時候,別說雙免分期了,不給你加個幾百上千就算好的了!

當然,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一個品牌獨占近一半的市場份額,短期看肯定是好事,長期看則有可能滋長品牌內部的某些「不良因素」,引發不好的結果。

要知道,上一個在國內手機市場拿到這麼逆天的市場份額的品牌,就是諾基亞。

菜導也希望華為能夠戒驕戒躁,繼續埋頭苦幹,別辜負了大家的實際支持和殷切期望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kw4NG4BMH2_cNUgNZy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