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類學生不適合考研,過程會很艱難,盲目跟風只是浪費時間

2019-08-05     職引官

在這個競爭激烈、人才濟濟的時代,不少本科畢業的大學生都選擇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為以後找到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可雖有不少人踏上這條道路,最後卻以失敗告終。那麼,考研是否適合所有人呢?

在小編看來,與其白白浪費時間準備沒有把握的考研,還不如尋找另一條成功的道路。小編從考研失敗的大學生群體里了解到並總結出以下幾種類型的學生並不適合考研,都是哪些類型呢?快來和小編一起看看吧。

專業課成績差

一般來說,對專業課學習不認真的學生基礎相對薄弱,期末考試時專業課成績較低,通常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準備考研才能勉強通過研究生初試,複試能否被錄取還是一件很難把握的事。如果自身專業分數過低,便會失去到好的學校深造的資格,而選擇差的學校進行研究生課程的學習,便很可能在專業領域上沒有太大建樹。假如學生對這個專業缺少一定的天賦,便會使學習變得難上加難,連「臨時抱佛腳」都成奢望。有不少同學認為,以太差的專業課成績畢業會難以就業,但是同學們要反過來想一想,如果專業課基礎差,難道考研就會是一件很輕鬆的事嗎?

意志不夠堅定

不管是「985、211」大學還是「雙一流」高校,它們的考研門檻都十分高,選擇這些學校作為目標的話會使考研變得相對困難。對於那些隨波逐流,見異思遷,不斷樹立新目標的學生來說,到後期的學習會變得十分吃力。一般而言,考研時所需要要學習的資料都是所想填報的學校的教材,學校不同,教材當然也會有所不同,因此不能堅定考研目標的考生在最後衝刺階段難免會比別人相差一大截的距離。俗話說「笨鳥先飛,勤能補拙」,但是如果自己本來對考研沒有太大把握並且還不想努力的話,考研真比「登天」還難。

情緒不穩定

在小編看來,情緒波動大的學生如果不能及時改掉自己的缺點,考研對其來說也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考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期間會遇到很多挫折與困難,有來自學業上的迷惑,也有來自家庭的煩惱,還有源於社會競爭的壓力,不少考生面對這些困難時情緒波動過大,內心很難平靜下來,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導致事半功倍。小編認為,要想打好這場「持久戰」,就必須要有一顆樂觀、平靜的心,以平常心態面對生活與學習,不要因為過多的負面情緒而影響學習進度,「不要讓情緒成為你的主人,而應該駕馭情緒」。

缺乏自控能力

最後,缺乏自控能力的學生也並不適合考研。其實這樣的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占絕大多數,甚至自己都有可能是缺乏自控力的人。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平時學習還沒到五分鐘,就想找藉口休息,以玩手機為消遣,結果「一不小心」就玩了兩個小時的手機。看似攤開的書,早已「遠去」的心,哪怕事後會覺得後悔,可是時間已經被我們白白浪費。缺乏自控能力的我們常常被手機或其他精彩有趣的事物所吸引,想要學習知識的慾望早已拋在腦後。如果我們不及時糾正這個錯誤,到頭來只會兩手空空,一無所獲,虛度光陰,錯失研究生考試。

如果你是想考研的學生,但又恰好是上面提到的類型,也千萬不要過於擔憂。如果你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缺點,積極地去清掃學習道路上的一個個「路障」,那麼這樣的你就是鳳凰涅槃,重獲新生。但如果你還是我行我素、一如既往,那麼,考研也許真的不是你的最佳選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fYD4mwBJleJMoPMBpi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