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 沃克
如今大眾對「健康飲食」的理解存在很多誤區。例如,營養學專欄作家安德魯·扎列斯基在他近期一篇發表在GQ雜誌上的文章中寫道,「人們總想對飲食進行過於極端的控制,例如間歇性斷食、對攝入的各種營養成分做精確的計算。與其有這種想法,還不如先從簡單的做起,想想今天晚飯吃什麼。」
專業廚師兼註冊營養師韋斯利·麥克沃爾特則指出另一個問題:雖然人們通常都知道怎麼吃更健康,比如要多吃蔬菜,但是統計顯示高達90%的美國成年人日常都不吃蔬菜。對此,麥克沃爾特分析稱,人們可能只明白健康飲食的基本原理,但「不清楚怎麼在生活中實際運用貫徹它們」。因此,他和其他兩位營養專家列出了以下3條簡單易行的飲食規則,供大眾參考。
第一,拒絕任何形式的節食法。「你之所以能通過節食取得減肥的成效,是因為刻意少吃了東西。這種方法只能堅持較短的一段時間,從長期來看,(一旦鬆懈)體重就會反彈甚至變得更胖。」
因此,營養師麥克沃爾特希望人們把重點放在「吃什麼」,而非「少吃」上,前者才是能長期維持的習慣。「您在一餐中可以吃一個美味漂亮的炸玉米餅,搭配含大量植物蛋白的豆類和含動物蛋白的肉類,再加上沙拉醬、蔬菜和米飯,這樣吃很健康,」他說道,「一頓飯中應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蔬果、全穀物和蛋白質。」
「為了確保這種飲食習慣能長期堅持,請您務必選擇自己喜歡的菜和烹飪方式,比如,如果您喜歡吃炸薯條,那麼烤蔬菜可能很適合您,因為它們的味道相同。」
第二條建議是,使自己餐盤裡的菜更豐富多樣,特別要多嘗試不同的植物類食品。「不是說讓您減少吃肉的頻率,而是減少每餐中肉的量,並代之以更多的植物類食物。」波士頓市西蒙斯大學的營養學教授特蕾莎·馮解釋道,「為了實現菜種的多樣性,還有一個很簡單巧妙的辦法:儘量購買未加工的食材,自己回家用不同方式進行烹飪,這總比你買那些加工過的即食產品好。」
第三,通過多種食物來源攝入蛋白質。「大眾通常只知道牛肉和雞肉富含蛋白質,但事實上,魚、豆類、堅果和種子也是很好的來源。三分之一杯南瓜籽含有15克蛋白質,比2個雞蛋都高」註冊營養師安迪·德·桑蒂斯說道,「而且,魚類還富含維生素D和omega 3脂肪酸,前者能提高免疫,後者則有益於心臟健康。此外,豆類的鎂、鉀和纖維含量也很高。」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eymG3gB9wjdwRpvPf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