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一輩子究竟有多長,沒人能預測。幾十年光陰,我們只能聽天由命不停走下去,任何人都不能給自己量身定做,唯有順其自然。
人到了一定年齡後,心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變,從年幼無知的幼年,狂妄不羈的少年,追求夢想的青年,至踏進不惑門檻的中年,整個人都在不斷變化中,身不由己。
而到了一定年齡,我們勢必要拋棄一些東西。
扔掉對子女的束縛
世上的愛都以聚合為目的,唯獨父母對子女的愛以分離為目的。
所有的父母都想要照顧呵護孩子一輩子,但這不現實。
俗話說「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
看過一個新聞,一位23歲的男子在家中被活活餓死,原因無非是父母的過度溺愛。
習慣了被呵護的孩子,不知道這人世間更多的是風雨。
習慣了安逸的孩子,在舒適區里成了廢人,沒有一點能力。
父母之於子女來說,終究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行,總有一天要說再見,到那時如何要讓他面對人生的坎坷和顛沛流離。
當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定要丟掉對子女的束縛。
扔掉對金錢的渴望
叔本華說:「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或許你有崇高的理想,或許你有卓越的才能,但如果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
這個社會競爭激烈,為了生存,為了家庭能過上好日子,人們沒白天沒黑夜不斷地加班加點,揮霍著自己的身體健康。
可當有一天,錢雖然賺到了,事業成功了,卻發現自己的身體累垮了!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過勞死」的人數約有60萬人。而中國企業家「過勞死」的現象也越來越多。
至於沒死的,基本上屬於「前半生用健康換金錢,後半生用金錢換健康」。
人到了一定年齡,一定要放棄對金錢的渴望,把它們丟給年輕人吧,自己身體如何自己最清楚,不要等到上了手術台,才後悔當初沒有好好愛惜自己的身體。
扔掉對過往的糾纏
周國平說,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絕對不會和過往糾纏,因為他們明白,不管過去如何,過去的已經過去,最好的總在未來等著你。
很多事情,既然發生了,就無法改變。與其憂心忡忡地過,不如釋然,開心一點,坦然一點,面對眼前的一切。
放下對子女的束縛,人生更加輕鬆暢快;
放下對金錢的渴望,人生更加通透幸福,
放下對過去的糾纏,人生更加瀟洒自如。
人到了一定年紀,一定要扔掉這三樣東西,如此人生的旅途才會更加輕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