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 丹參
〔功用〕
二藥相配,同類相濟,涼血清熱,行瘀消腫,調經止痛。主治熱入血分之出疹發斑,吐、衄、下血等症;血熱瘀滯,婦人經閉、月經不調等症;熱入陰分,低熱不退等症。
〔解析〕
丹皮,又稱牡丹皮,辛苦微寒,入心、肝、腎經。具清熱涼血,活血祛瘀之能,用於治療熱入營血,迫血妄行之斑疹,吐、衄、尿血等症,以及血瘀經閉、痛經,或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生用以清熱涼血為長,酒炒以活血化瘀為善,炭用以化瘀止血為勝。丹參亦是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品,且能養血安神。故二者相伍,則為相須之用,增強清熱涼血,祛瘀消腫之力。如婦科名醫錢伯煊先生驗方疏通湯治閉經,即用二藥與黨參、白朮、茯苓、麥冬、桃仁、雞血藤、燈芯、香附、元胡成方(《錢伯煊婦科醫案》)。
丹參 葛根
〔功用〕
二藥相用,涼血祛瘀,生津止渴。主要治療糖尿病之血脈瘀滯,口渴,舌紅暗;或冠心病,高血壓,胸悶憋氣,心前區刺痛等。
〔解析〕
二藥相伍,屬相使之用,功在活血祛瘀,昇陽生津。名醫祝諶予先生驗方降糖對藥方(生黃芪、蒼朮、玄參、地黃、丹參、葛根)中,即包含此對藥,祝諶予先生認為:「糖尿病患者多瘀,故見血糖黏度增高,血液循環不暢,二藥相伍,既可生津止渴,又可通脈活血,使氣血流暢,可以提高降糖療效。」據此,先生又制葛紅湯,以二藥配紅花、羌活、菊花、川芎、赤芍、鬱金、菖蒲,治療冠心病之心絞痛者(《中醫臨床家祝諶予》)。
丹參 茜草
〔功用〕
二藥相配,清熱涼血,散瘀消症,能行能止。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脾腫大,婦人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症)等。
〔解析〕
茜草辛苦微寒,入肝經,具涼血止血,活血化瘀之功,其用一為治血熱妄行之各種出血症,二為治血熱瘀滯之痛經、經閉、胃痛、瘀血腫痛等。其生用活血化瘀,炒炭則止血力強。與丹參為伍,屬相須之用。名醫祝諶予先生臨床多用其活血消症,治療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子宮內膜異位症者(《中醫臨床家祝諶予》)。
最後一點
文章中的方法只能作為參考,具體情況還需要辯證。最後在向大家闡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調觀點 :五行相生相剋, 一髒失衡,則其餘五臟皆失守,五臟不安就會導致五行失守,調理不在於病急亂投醫,不是出現什麼症狀就改善什麼。需追溯根源五行同調,方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