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稱呼有區別,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哪個稱呼強?

2020-03-22     李夫子說史

不少朋友在翻看歷史課本或者是閱讀古代史籍時,常常會看到文章當中對於皇帝的稱呼,有的時候是「祖」,比如「宋太祖」、有的時候是「宗」,比如「唐太宗」、而有的時候又是「帝」,比如「漢武帝」!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禁會問,這三個稱呼到底誰高誰低呢?其實「帝」這個稱號與「祖」和「宗」這兩個稱號有明顯的區別,如果你夠仔細的話,你就會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在唐朝以前的皇帝稱呼的最後一個字一定是「帝」,其實這背後蘊含著一個公式,今天李夫子就給大家普及一下。

唐代之前皇帝的稱呼是「朝代名+某字+帝」,如「漢景帝」、「漢光武帝」、「隋煬帝」……而唐朝之後,皇帝稱呼的最後一個字就變成了「祖」或「宗」,公式是「朝代名+某字+祖或宗」如「唐高宗」、「唐玄宗」、「明成祖」、「清穆宗」等等。不信的話,各位可以翻看中國歷史上下幾千年的幾百個皇帝,大體上是符合這個公式的。其實簡單來說,「帝」屬於「諡號」,而「祖」、「宗」這兩個稱號則屬於「廟號」。有朋友會問了,那什麼是「諡號」呢?諡號就是人死後,後人根據其生前事跡所作出的評價,具有蓋棺定論的作用。

諡號一般人可享受不了,只能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平生事跡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唐代以前,人們多用諡號來稱呼皇帝,比如「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為文,如漢文帝、隋文帝。「威彊敵德」曰武,比如漢武帝、晉武帝。「好內遠禮」曰煬,比如隋煬帝。「殺戮無辜」為厲,比如周厲王等等。諡號能直接體現出皇帝執政期間的特點。

而廟號就是人在死後一般都會被祭祀起來,而專門祭祀皇帝的地方被稱為太廟。皇帝死後的排位會放到太廟中,後世之君會給他上個尊號,這個號就叫廟號。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等等,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但歷史上也有例外,祖字之泛濫始於曹魏,到十六國期間,包括後趙、前燕、後秦等等小國,起帝王廟號,幾乎無不稱祖。

聊到這各位有沒有感覺奇怪?為什麼歷史上要以唐為皇帝使用諡號廟號的一個分界線?要說起來,這都跟一個女人有關,這個女人便是我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歷史上唐高宗李治對老婆武則天那是極度信任,言聽計從。武則天曾經向唐高宗建言:認為自己的前夫,也就是先帝的諡號「文皇帝」不足以表達他的偉大,更無法體現唐高宗的孝心。唐高宗一聽有道理就採納了,趕緊給自己的父親李世民加諡「文武聖皇帝」,這個諡號應當是我國古代皇帝諡號崩盤的開始。

以前李世民被稱作「唐文帝」就仨字,現在可好了,你得管他叫「唐文武聖皇帝」成了六個字了,不好記憶也不好念。相比較的話,當然是他的廟號「唐太宗」更方便了。這麼一改武則天依然覺得不滿足。在她老公去世之後,她給老公上的嗜號是「天皇大帝」,在她去世前又讓兒子唐中宗李顯給她上一個六字諡號,「則天大聖皇后」。後世帝皇一看高大上,於是紛紛仿效,皇帝的諡號是越加越長。例如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直接一口氣給唐高宗的諡號干到了9個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唐太宗的諡號也加到了「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等等。

這下可不得了了,諡號的長度是越來越長,字數是越來越多,含義也是越來越浮誇。到了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時候,諡號直接登峰造極變成了「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這就不是好不好記、好不好念的問題了,諡號也就徹底失去了蓋棺定論的作用。別說我們覺得繞嘴,看著這一堆嗜好都暈,古人也是一樣,這才導致了唐朝成為了皇帝叫法使用諡號還是廟號的分界線,短小精幹的廟號幾乎每個皇帝都有,再者說了他也能體現好壞之分,於是約定俗成,廟號就成了皇帝的稱謂了。

不過可能很多朋友會有質疑,就是漢高祖劉邦,他是在唐之前,為什麼可以稱「祖」?而元順帝在唐之後,為什麼可以稱「帝」?

其實這麼來講,漢朝一般皇帝都稱為漢某帝,但劉邦一般稱為漢高祖,這是一種約定俗成,是廟號和諡號混雜的結果。劉邦的廟號是「漢太祖」,諡號是「漢高皇帝」,他也是歷史上首次把廟號應用在身上的帝王,所以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一些規定沒有嚴格遵守,合起來稱呼劉邦應該是「太祖高皇帝」。但現在大傢伙都習慣稱他為漢高祖。

而且在歷史上一些特殊情況下,也會出現諡號和廟號混雜的情況。比如在元朝的時候就相當混亂,忽必烈稱呼「世祖」,後面幾個稱為「元某宗」,忽然又出現了什麼「元順帝」,而後又出現了幾個宗。縱觀歷史,對於廟號諡號混亂的時候,就發生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那是「帝」、「祖」、「宗」稱呼滿天飛,甚至還出現了曹魏政權的皇帝還活著,就要給他上諡號這種笑話。但不論怎麼說,我們這個公式大體上是準確的,但它不是公理,因為是人定的,所以有些情況就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我們還要看最終大家習慣用哪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Tn_A3EBnkjnB-0zOOC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