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和房子是農耕文明的圖騰;
讀書和教育是儒家文化的圖騰;
兩張圖騰印在一起,叫「學區房」。
很多人在孩子還沒出生,甚至還沒懷孕的時候,就開始考慮學區房的問題。
然而,政策在變,你永遠不知道,若干年後,當年斥巨資購買的房子,能不能順利讓你的孩子進入想要的學校。
1
學區到底能上與否,
這場豪賭到底賭還是不賭?
北京,全國公辦學位最貴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全球最貴的地方。無數人衝著清華北大的可能,花最多的錢,搶最破的房。
2016年北京西城區一個僅有11.4㎡的破房子,賣出了總價格530萬人民幣的天價,僅僅是因為這個房產對口的小學為北京實驗二小。
當「多校劃片」正式降臨北京西城區,這個全北京教育資源最集中最優質的地方,教育規則也隨之改變。
學區房迎來有史以來的最大變革,各地教育新政五花八門,高舉教育均衡的大旗,政策所到之處,天價買到的就不再是學區房,只是賭一把能否進優質學區的「籌碼」。
對新近置辦學區的家長而言,學校發布錄取結果前,無法確定學區房裡的孩子能否上得了對應的學校。
再多的錢也無濟於事,只能被教育均衡。
即便自家賭運昌盛,順利被搖進了中意的學區,但此時此刻也很可能接到了學區房價的歷史最高一棒。
放眼未來,還有誰願意高價接手這樣的房?
可到了時間節點的家庭,又必須迅速做出抉擇。學區到底能上與否,這場豪賭到底賭還是不賭?
有著入學需求又重視教育的家長們,註定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痛苦與糾結。
學區房的價格是一條護城河,能把6歲的小學生提前分了層。
2
但沒有學區房,教育能夠均衡嗎?
中國的學區房,眾所周知,是因為中國教育資源的分配體制不均而衍生出的社會萬象。
天價的學區,表面看是學區資源的失衡,往深處體會卻讓人感受到社會分配的巨大差異。
各級政策一番操作,精確打擊學區房的預期,隱隱有消滅學區房的意圖。初衷是好的,想要拉平教育資源的層級,平抑整個社會的焦慮。
但對於這種教育均衡政策帶來的公平,卻有可能加速教育的不公平。乾得掉的學區房,干不掉的學校差異。
比起明碼標價的教育,當代中產更怕的是肉眼看不到的「學區房」,拼階級的「學區」。
3
移民直接奔赴教育的終點
自古以來,教育都是加大社會流動性的重要手段,是普通人實現社會階層跨越的可靠途徑。
打破社會階層日益固化,也是推動教育均衡的深層動機。而今中國的教育均衡,能否能成功遲滯階層固化的節奏,結局難料。
眼下用以精確打擊學區房的「多校劃片」政策,並沒有發揮應有的效力,反而帶動了北京多個片區的房價全部走高,向學區房靠攏。
在高房價和政策的不確定性中,很多家長們還在放手一搏,有些卻已經開始選擇其他教育途徑。
近年來中國人移民海外熱度不減。多拿一個身份,有些人是為了換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和追求更好的生活,有些人是為了更好地管理資產,有些人是為了將來到其他國家度假養老。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是為了孩子的教育。
擁有世界領先的教育資源的國家,近年來成為中國家長們的移民首選。擁有該國移民身份,就可享受與該國居民同等的教育資源和待遇,名校錄取幾率大大提升。
即使只是規劃國際身份,並未前往海外求學,華僑生身份也能在獲取中國頂尖教育資源上,取得極大助力。
一紙外國國籍,輕鬆跑贏學區房千萬考生;一張國外綠卡,獲取全球更多、更優秀教育選擇。
學區房,本質上就是一套房子+一張門票(好小學或好初中)。比起高溢價和不知道能不能拿到門票的房子,通過移民直接奔赴教育的終點,成為很多家長的選擇。
台灣身份獲取途徑——台灣特殊人才引進項目
1、出行便利:146個國家免簽落地簽
中國台灣護照免簽全球146個國家和地區。例如美國、加拿大、香港、紐西蘭、英國、瑞士、法國、德國、挪威、義大利、瑞典等。擁有台灣護照即可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公民,真可謂是一本「黃金版世界通行證」。
2、美國協約國,持台灣身份在美國經商可獲E2簽證,移民美國的黃金跳板
3、審理快捷:申請條件簡單,審理速度2-3個月,無需登陸
台灣特殊人才入籍計劃申請門檻低,手續簡單快捷,2-3個月即拿護照,不用資金來源證明及營商要求。
4、同根同源,護照真實性可驗
台灣富有濃厚的中華文化色彩,又受到歐美及日本文化的影響,使台灣與香港同樣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文化面貌,同根同源,使得台灣護照真實性更加強大,更容易免簽各大已開發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RcGWnMBnkjnB-0zO36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