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來,蘇州的拙政園、留園、北京的頤和園、承德的避暑山莊被稱之為中國的"四大名園"。當然,如果圓明園還保存下來的話,就應該是"五大名園"了。
不過,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名園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亡,只留下後世的遐想和傳說。據歷史記載,漢代的山林苑、梁園,其占地面積均在300平方公里以上,是號稱"萬園之園"——圓明園的近100倍。
上林苑自不待言,相傳起源於秦始皇時期,毀於秦末的一場大火,漢武帝時期又重新修建,是秦漢時期最重要的皇家園林。梁園呢,雖然沒有冠以皇家園林的名號,卻是極盡人間之富貴繁華,搜羅世間之珍禽異獸,比起上林苑也不遑多讓。
梁園,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今天的梁園區實際上就是古時的梁園遺址所在。"梁園雖好,不是久戀之家",這句從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口中說出的一句話,成為文人墨客客居他鄉時經常說的離別用語,跟老百姓說的"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一樣,共同成為雅士和俗人對於家鄉眷戀的一種表達。
不過,梁園究竟有多好呢?據史料記載,梁園方三百里,其中"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世人稱之為風景秀麗的人間天堂,其中的七台八景尤其讓後人戀棧不去。
從漢代到隋唐的數百年間,著名的風流人物都曾經在梁園駐足,司馬相如、李白、杜甫、王昌齡、王勃等名士也專門為梁園吟詩作賦,使其成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中心之一。
從規模上來看,梁園也就僅僅比上林苑稍遜幾分,這在古代無疑是有些"逾制"了。不過,由於當時的梁王是漢景帝的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並且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據說,漢景帝曾經說過,等我"千秋"之後,就把皇位傳給皇弟你。梁王一聽十分高興,就對這個事兒上了心。然而,後來漢景帝卻封了劉徹為太子,讓梁王十分不快。可能是因為這個緣故,漢景帝對於梁王心有愧疚,因此對於梁園的規模逾制就聽之任之了。
如今,三百里梁園已經煙消雲散,但其規模之宏大還是可以從清涼寺、三陵台、朱台等眾多遺址上窺其一斑的。
清涼寺,坐落在梁園中的清涼台上,是修建於北魏時期的一座著名寺院。故老相傳,唐代的李白、岑參、高適等曾經在清涼台斗酒留詩,留下"一朝去京都,十載客梁園"等千古名作。
三陵台,是西周宋國宋戴公等三公王陵,商丘是宋代故國,而宋代後來的王室大多都是宋戴公等三公的後代。這三座陵墓的頂部隆起,遠遠望去像是三座山峰,上有400多顆古松柏,風景十分秀麗。
朱台,也是梁園七台之一,其遺址位於梁園區中州街道辦事處朱台村北,現存一大土堌堆。據了解,商丘市將在原址興建一座朱台公園,重現梁園朱台的壯觀景象。
…………
可以說,如今的商丘梁園區深受西漢梁園的影響,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資源寶庫,關鍵就看怎麼利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