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標誌物升高 = 癌?我來告訴你答案

2019-09-18     檢驗視界網

幾日前在門診坐診,一個約莫30歲左右的女士,進門時滿臉的焦慮: 閆大夫,我得了腫瘤,這可怎麼辦呀!

一番詳細詢問才知道,原來是「腫瘤標誌物」血項檢查「搞的鬼」。患者在體檢時,血項中的「腫瘤標記物CA125」測值52U/ml(正常值為小於等於35U/ml),讓她誤認為自己已經得了腫瘤。

結合相關病史和相關檢查,這位患者最終確診為子宮內膜異位症,並沒有腫瘤病變。

相信對於「腫瘤標誌物」,很多人都有不少的疑惑和糾結,它到底是「何方神聖」?究竟在疾病的診斷中有怎樣的參考價值?

今天,讓我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腫瘤標誌物到底是什麼?

腫瘤標誌物是由腫瘤細胞產生和分泌的,不僅存在於腫瘤細胞內,還可以被釋放到血清或者尿液、胸腹水等,通過這些物質的免疫特性來判斷並鑑別腫瘤。

但是,健康的組織跟細胞也有可能會產生腫瘤標誌物,因此它的參考價值在一些情況下是存在一定誤差的。也就是說,腫瘤標誌物升高≠癌。

既然不是癌,為什麼腫瘤標誌物升高了?

腫瘤標記物升高是多方面引起的。一些非腫瘤病變也是會引發腫瘤標誌物數值升高。舉幾個例子:

腫瘤標誌物系列中甲胎蛋白(AFP)數值升高不一定是腫瘤病變。

雖然檢測AFP的含量是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必須結合患者肝炎、肝硬化病史,從而進一步診斷是否有肝癌可能。除此之外,妊娠期女性,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重症肝炎恢復期、肝損傷、充血性肝腫大、毛細血管擴張症等情況都可以造成AFP數值升高,兒童血清AFP升高多考慮肝母細胞瘤可能。

腫瘤標誌物系列中前列腺特異抗原PSA升高不一定是腫瘤病變。

除了前列腺癌考慮,還有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急性尿瀦留、泌尿系統疾病、前列腺按摩等都會引起升高。

腫瘤標誌物系列中CA12-5數值升高除了卵巢癌外,盆腔炎症、盆腹腔結核、結核性腹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等疾病也會造成升高。

敲黑板,劃重點——

腫瘤標誌物升高並不表示得了腫瘤。需要結合患者的其他檢查包括CT、磁共振、彩超等檢查綜合判斷,必要時做穿刺取病理後確診。

腫瘤標誌物在什麼情況下的具有診斷腫瘤的參考意義?

腫瘤標誌物並不適用於每一個人。事實上,絕大多數情況下,一般人都不需要去做腫瘤標誌物檢查,它更適合特定的「高危人群」去做,並且數值具有一定特徵。

高危人群是哪些人群呢?

肺癌高危人群:煙齡超20年日均吸煙超20支的45周歲以上的人群;常年吸二手煙的人群;長期工作在密閉環境中,或有長期工作在粉塵顆粒較多的職業暴露史的;對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纖維化者;常年烹飪的廚師及中年女性;有肺癌家族史者或惡性腫瘤家族史。

乳腺癌高危人群:月經初潮年齡早絕經晚,生育年齡晚,未生育及未哺乳的人群;乳腺癌有家族聚集現象,一級親屬中有一人及以上為乳腺癌患者;長期口服雌激素治療的女性。

肝癌高危人群:有慢性B肝感染史或(且)肝硬化的患者;長期酗酒者;常吃霉變食物的人群;有家族聚集現象。

胃癌高危人群: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飲食不規律、喜食腌制、燒烤、隔夜菜等的人群;長期酗酒、吸煙的人群;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

食管癌高危人群:喜歡飲濃茶、吃刺激性粗糙的食物、進食過熱、過快的食物的人群易患食管癌;常吃腌制食品;長期酗酒者;有食管癌家族史者。

腸癌高危人群:有家族性結腸息肉綜合徵和家族遺傳性非息肉病;長期高脂、低纖維、低鈣飲食的人群;習慣性便秘者;腺瘤性息肉及炎症性腸病的人群;40歲以上的高危人群建議每年做一次大便隱血檢查、肛門指檢及結直腸鏡檢查。

宮頸癌高危人群:18歲前婚育及多產的女性;性伴侶較多的人群;有不潔性生活史的人群;明確有生殖器濕疣病史、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史、人乳頭狀瘤病毒感染史的女性。

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年齡>50歲的男性;年齡>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40歲時的基線PSA>1ng/ml的男性。

數值多高才算有意義?

每個腫瘤指標都會有正常參考範圍,只要你的檢查值超出正常範圍的上限就表示是升高了,對升高的指標會用一個向上的箭頭來表示。

要說明的是,如果只是升高到範圍上限的臨界值或僅僅高出一點,大多數情況下並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

但如果比正常上限數值升高几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以上,它的參考更有價值。也就說腫瘤指標升高越多,意義就越大。

與此同時,如果數值是動態升高,簡單說就是如果腫瘤指標在連續幾個月檢查中都是呈直線升高,診斷腫瘤的意義更大。

腫瘤標誌物不升高就沒有腫瘤嗎?

有些患者為了尋求安慰,即使在醫生不推薦查腫瘤標誌物血項檢查的情況下,仍執意檢查。檢查後一切正常,總會說,我的標誌物都正常,肯定沒有腫瘤。

這樣的概念,其實並不正確。

首先,腫瘤標誌物在腫瘤早期並不會升高。其次,有些腫瘤沒有特異性的腫瘤標誌物如鼻咽癌、腎癌、淋巴瘤等。

強調一下,非特殊人群一般不推薦常規進行這些腫瘤標誌物檢查。腫瘤標誌物只針對一些特定情況下的疾病篩查參考,更多適用於已經得癌症的病人。它可以用來評價惡性腫瘤患者的治療效果和預後,也可以幫助判斷腫瘤患者有無復發可能。同時,腫瘤標誌物檢查創傷小,檢查相對來說簡單方便。 

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怎麼辦?

前面講了這麼多,相信到這個問題,大家已經不會因為標誌物的升高而慌張了。

首先,腫瘤標誌物明顯升高,比如升高几十倍,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就很大。建議儘快到腫瘤科就診,讓醫生根據你的具體情況綜合判斷,必要時安排進一步檢查。

其次,很多患者體檢中會出現某項腫瘤指標輕度升高,建議1個月後再複查。如果1月後複查指標繼續升高(一般認為檢測值升高25%以上才有意義),則可能存在腫瘤,建議到腫瘤科門診進行影像學如ct、磁共振檢查。

如果多次複查,結果基本都是穩定的,沒有一次比一次升高,都是小幅度上下波動(有時升高一點,有時下降一點),通常表示它不是癌症引起的。

- 本期嘉賓 -

閆曉紅 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

來源:陝西省寶雞市中心醫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M8GSG0BJleJMoPMdc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