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5歲的雪莉走了,人間再無「水蜜桃」。
噩耗傳來的那天,潮姐的微博被震驚,惋惜和悲傷刷屏,大家都在為這個25歲年輕生命的逝去而難過。
無論網友們如何發朋友圈發微博哀悼,潮姐相信,對於雪莉的逝去,最難過最悲痛最難以接受的莫過於雪莉的家人和朋友。
可僅僅因為她們沒發微博,沒發ins,沒在公開平台上發文悼念雪莉,就被網友質疑她們對雪莉的感情。
f(x)成員鄭秀晶因未曾在公共場合做出表態,被網友罵了幾天,惡評里都在說她冷血,虛偽,跟雪莉的姐妹情很「塑料」,可事實上,鄭秀晶從雪莉出事起,就一直悲傷地守在殯儀館。
而f(x)的隊長宋茜,也因為發文晚了,微博評論區就收到了鋪天蓋地的指責:
「你為什麼不發微博悼念雪莉?」
「雪莉走了,你咋一點反應都沒有?」
「你的心都不痛嗎?」
「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作為隊友,為什麼不開導開導她?」
對於這些惡評,宋茜終於回應了:什麼時候發微博朋友圈ins變成了一把尺子?可以衡量道德,可以衡量人際關係,可以衡量你的喜怒哀樂,可以衡量你想要衡量的一切。公共平台是跟大家分享的地方,什麼時候變成了一個作秀的地方?
不發微博,不發ins,就表示我不痛不癢,無動無衷嗎?
02
宋茜這番話,道出了多少被微博感情綁架的明星的心聲?
長久以來,網友習慣了靠微博上的蛛絲馬跡揣測兩個明星之間的關係。
「XX過生日,老公XX居然沒有守著零點發微博送祝福,兩人肯定離婚了。」
「XX今天結婚,她的好閨蜜居然沒有第一時間發微博說恭喜,塑料姐妹花無疑!」
「XX的微博狀態,她老公從來沒有點贊回復過,她老公肯定不愛她。」
「XX的新劇播出,幫她微博轉發宣傳的人好少,她的人緣也太差了吧?」
似乎,所有的感情都要公開秀出來,不秀,就是沒有。
所以很多明星被逼著「在線秀恩愛」「在線秀姐妹情深」。
朋友生日,一定要在零點發出微博「祝親愛的生日快樂」,發晚了還要解釋原因;
朋友結婚,一定要在微博上傳合照以證明自己真的出席了;
朋友的評論也一定要及時友好回復,以免被網友揪住小辮子說「她的消息都不回復,算什麼好朋友?」
發不發微博,什麼時候發,都要考慮網友的感受,真的太難了。
03
其實不光是明星,普通人也會面臨這樣的「情感綁架」。
「你為什麼不在朋友圈發我們的合照?是不是不愛我?」
「我發的朋友圈你為什麼不點贊不評論?共同的朋友看到了會懷疑我們的感情出了問題。」
「今天情人節,XX怎麼沒曬禮物啊,是不是根本沒收到啊?」
「你居然有男朋友?那怎麼從來沒有在你朋友圈看到過?」
這種評判感情深淺的標準未免太狹隘了。
人的性格喜好各不相同,有人就是喜歡低調,不喜歡曬啊!
不發合照公開關係不代表不愛,僅僅是因為覺得沒必要,我倆彼此相愛不就行了,關別人什麼事?
不點贊不評論也不代表不關心不在乎,因為真的在乎會第一時間點開對話框私聊;
社交網絡不互動,彼此沒有存在感,是因為天天生活在一起,朝夕相處,實在沒必要通過網絡對話啊。
希望大家都能明白,社交網絡發不發,怎麼發,都是個人言論自由的一部分,而不應該被外界看法說綁架。
大愛無言,在許多強烈的感情面前,語言是蒼白無力的,不僅不能表達萬分之一,還會顯得矯情虛假。
何況人類的悲喜並不想通,冷暖唯有自知,喜怒哀樂也確實沒有公之於眾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