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化學獎 | 清潔能源?必鋰必鋰!

2019-10-10     陝西科普

你有沒有想過

假如世上沒有鋰離子電池

那麼你的手機可能是這樣的

也可能是這樣的

或者是這樣的

當然,這是個玩笑

但無論如何,跟其他電池相比

鋰離子電池是不可替代的

那麼,這麼好的東西

是誰發明出來的呢?

鋰離子電池的發明是一場

長達50年的科學接力!

第1棒選手是英國科學家

M. 斯坦利·威廷漢姆

1970年代,在研究充電電池時

他從眾多金屬元素中

選中了3號元素鋰

於是,鋰電池1.0誕生了!

第2棒選手是美國固體物理學家

約翰·古迪納夫

他改進了電池配方

大大提升了鋰電池的容量

改善了它的安全性能

這就是鋰電池2.0

第3棒選手是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他在原來的基礎上

又做了很多改進

最終,他把鋰換成了鋰離子

於是有了更安全的鋰離子電池!

於是,從1991年起

電子行業掀起了一場革命

我們的移動設備陸續用上了

輕便、清潔、安全、實惠的

鋰離子電池!

人類社會的能源體系

從此開始向新的時代邁進!

然而,故事並沒有結束

第2棒選手古迪納夫

已經快要100歲了

他的一生早已功成名就

完全可以安享晚年

但是,他並沒有選擇休息

在90歲高齡時

古迪納夫又接過了接力棒

開始研究更安全,更便宜的

全固態鋰離子電池!

為了表彰他們推動了

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發展

諾獎委員會授予

約翰·古迪納夫

M. 斯坦利·威廷漢姆和吉野彰

2019諾貝爾化學獎!

番外篇

在搜索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的照片時,除了感慨教授的姓氏真的很贊外,還意外發現古迪納夫的小故事

古迪納夫教授1922年7月25日出生,參加過二戰,90歲時,還在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任教。

當時的他還每天堅持自己開車上班,而且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了。他每天還要回家照顧已經失憶、行動不便的妻子。

90多歲的人還這麼努力工作,認真對待生活,感覺收穫滿滿的正能量!

(滑動查看全部哈)

感謝陝西科普各位粉絲一直以來的支持

陝西科普特為粉絲們打造了

陝西科普粉絲交流群

更多科普知識、科普活動信息

盡在其中

還有科普菌、小科一言不合就

發紅包

你還在等什麼~

或者微信公眾後台回復「進群」

讓我們一起享用美味豐盛的

科普大餐!

| 來源:Sheldon

https://mp.weixin.qq.com/s/7eW6jC54Ni849gMGUEAFXQ

| 參考文獻:諾貝爾獎官方資料

| 審核:科普菌

| 編輯:小科

PS:最近公眾號改版了

為了能長久相伴大家快來給「陝西科普」公眾號點亮「星標」

關註:

趣圖:

科普去哪:

擊「在看」,幫小科加雞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GN3tW0BMH2_cNUgTBM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