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五菱之光實用型,網友:別談配置,買它就是為了賺錢的

2020-03-19     一車匯


論名氣,五菱之光可能不像它的哥哥宏光那麼大,但作為一輛國內出鏡率極高的微面,五菱之光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作是這個時代勞動人民的「見證者」;就像身邊有不少朋友,在事業小有成就之後,依然捨不得處理掉之前的五菱之光,算是對那段汗水浸透的時光以紀念。今天要介紹的是2020款五菱之光1.2L實用型,廠商指導價3.48萬元,一起來看看錶現如何。

外觀方面,作為一輛日常多以載貨為主的車型,五菱之光可能是國內大部分消費者對微面的第一印象,好多不熟悉車型的人們,經常會將長安之星誤認為是五菱之光,只能說其在微面界的影響力是多麼的根深蒂固。車身整體採用了經典的方盒子造型,目的是為了給車廂內部提供更充足的實用空間,包括發動機在駕駛位底部的設計,也是在向空間妥協;至於舒適性方面,好像跟這車沒有太大關係。車頭部分延續著五菱汽車的經典樣式,相比經過多次改款的宏光系列,看起來有年代感;機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設計,與前臉融合為一體,實際上五菱之光的前臉部分就只有機蓋和黑色的前保險槓。

大燈造型稍顯圓潤呆萌,與車頭整體輪廓搭配協調,內部結構清晰明了,遠近光燈組均為普通鹵素光源,且不存在透鏡修飾,功能上支持大燈高低調節。保險槓中間由多段橫向輻條構成的進氣格柵,為前臉增添了一些層次感,黑色的塑料材質有助於減少日常刮蹭而帶來的維修成本,兩端霧燈區域為封閉樣式。

車身側面依然是人們熟悉的麵包車形象,樸實無華且皮實耐用,看多了動感流暢的轎車車型後,再回看這輛「方盒子」,反而會有一絲復古的感覺;方方正正的輪廓搭配同樣方方正正的側窗造型,如果這一輛配置更高的乘用車的話,就像日本流行的K-Car,想必也能受到不少人青睞。車門表面增加了兩段內凹式腰線處理,使得側面看起來不會顯得太單調,前門處的核載7人噴漆,顯示了車型的商用類別。前排側窗向下方的延展,有助於改善車內前排視野,後視鏡面積較大,日常調整需要伸出手去扳它。車身長寬高分別為3797/1510/1820mm,軸距為2500mm,整備質量997kg,由於較短的車頭和高車頂,讓其要比實際尺寸更顯大一些;車型採用的是13英寸鋼輪轂,制動類型為前盤後鼓,輪胎匹配天府RD-103D系列,規格為165/70 R13。

車尾部分十分簡單,梯形後風擋上沿集成了高位剎車燈帶,沒有配備後雨刷功能,尾門下方同樣加入了一段內凹式處理;尾燈造型應該屬於是最基本的樣式了,下方保險槓與車頭部分呼應,同樣為黑色工程塑料材質;諸如倒車雷達和倒車影像等功能,在一輛五菱之光上自然是沒有的,不過不少車主都會選擇後期自行加裝,畢竟成本也不是很高。

內飾方面,新款五菱之光車內充分詮釋了一輛普通微面的常規表現,車身A柱和頂部裸露的鐵皮,以及較粗的黑色密封條,無一不在提醒人們它的定位;中控台造型同樣為實用主義,幾乎看不到時下轎車車型上的諸多設計,不過對於五菱之光這種車型而言,越是簡單的構造,也就越能夠降低故障率。

四輻式方向盤造型粗壯,握著它只需要專注於駕駛即可,其它的都跟它無關,方向盤沒有助力,也無法調節位置。儀錶盤只有中間的指針式時速表,以及下方小塊行車電腦顯示屏,沒有傳統的轉速表設計,油量和水溫均集成在螢幕兩側,同時也能夠顯示一些基本的行車信息。

中控部分,可以看到包括副駕駛位前方均設計了多個儲物槽,車內不缺放置手機和錢包等物品的地方;空調面板位於多媒體上方,實際上車型是沒有配備空調的,需要選裝獲得,上方大尺寸三旋鈕也僅是起到車內通風和除霜作用,最上面的大燈高低調節按鈕,位置比較顯眼;車型僅提供了簡單的收音機和AUX外接音源播放功能。車身配置方面,諸如乘用車上常規的剎車輔助、牽引力控制、車身穩定控制等功能均沒有配備,同樣缺席的還有車內安全氣囊。

座椅為簡單的織物材質包裹,前排主駕駛位支持前後和靠背角度調節,副駕駛位則無法前後移動;後排座椅沒有提供頭枕,後兩排均為整體樣式,車型還提供了5座版本,帶來更充足的載物空間;後排更談不上舒適性配置了,不過最基本的安全帶還是有的。

動力方面,2020款五菱之光實用型搭載了一台型號為LSI的1.2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功率56kW/76Ps,最大扭矩108Nm,滿足國六排放標準;匹配5擋手動變速箱;懸架結構為前麥弗遜、後縱置鋼板彈簧,更傾向於日常載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L9tr-HABfwtFQPkd6xW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