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年29歲的Morgan Andersen至今的人生幾乎都在洛杉磯度過,對自然災害的印象十分深刻。大學時代,一場地震毀了她的家。她的祖父最近在鄰近的奧蘭治縣受困於叢林野火。
這位營銷主管說:「那些不斷提醒我們,'哦,我們生活在自然災害頻發的地方,隨時可能發生意外。'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已計算出美國每個縣發生18種自然災害的機率,如地震,颶風,龍捲風,洪水,火山,甚至海嘯。在3000多個縣裡,洛杉磯縣在「國家風險指數」中排名最高。
洛杉磯倒是不出人意料,但其它地方卻令人大跌眼鏡。例如,紐約和費城等東部城市的龍捲風風險要比俄克拉荷馬州和堪薩斯州高得多,而洪水風險最大的是華盛頓州。
之所以出現這些看似奇怪的情況,是因為FEMA指數對災難發生的頻率,潛在受災人數和財產損失,人口結構的脆弱程度以及地區自我恢復能力,進行綜合評分。這就導致大城市的風險普遍更高,因為那裡有更多的貧困人口和社會財富,更加脆弱。
根據FEMA的邁克·格里姆(Mike Grimm)的說法,儘管風險排名似乎「有違直覺」,但模型不僅關注某種自然災害的頻率,同時參考其潛在後果。
南卡羅來納大學危險與脆弱性研究所所長蘇珊·庫特說:「(前五名)事件發生頻率低,不過是高後果事件,因為該地區存在大量財產暴露。因此,哪怕是小型龍捲風也會造成大量的財產損失。」
FEMA官員說,俄克拉荷馬州遭受龍捲風的可能性一般是紐約市的兩倍,但在紐約,造成潛在破壞的可能性要高得多,因為那裡有20倍的人口和近20倍的財產價值處於危險之中。
格里姆說:「正是這種風險感知使我們忽略發生這種情況。因為我從來沒有遭遇過,並不意味著它不會發生。」
災害專家說,人們不應忽視那些一生僅能遭遇一次的特大災難,如卡特里娜颶風,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或2020年的全球瘟疫。
除了洛杉磯之外,FEMA風險最高的10個地方是紐約市地區的三個縣——布朗克斯,紐約縣(曼哈頓)和金斯縣(布魯克林)——以及邁阿密,費城,達拉斯,聖路易斯和里弗賽德和加利福尼亞州的聖貝納迪諾縣。
根據FEMA的數據,華盛頓特區外郊的勞登縣是全美最安全的地方。
FEMA按災難類型劃分某些風險。如邁阿密遭受颶風、雷擊和河流洪水的風險最高,夏威夷縣的火山風險最高,檀香山縣的海嘯風險最高,達拉斯的冰雹風險高,費城遭遇熱浪的風險高,加州的河濱縣發生大火的風險高。
FEMA的Grimm表示,這項新工具由80位專家在6年內的構建了數值模型,其目的是「提醒房主,房客和社區」關注環境韌性光合風險。
https://phys.org/news/2021-01-la-feds-riskiest-safe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