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血張掖:看不懂他的凜冽與彪悍,就聽不懂他的狂熱與浪漫!

2021-01-26     匯客廰文旅

原標題:鐵血張掖:看不懂他的凜冽與彪悍,就聽不懂他的狂熱與浪漫!

在中國的西部,有座古城,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吳瑋

幾千年,許多少數民族在這裡誕生、崛起、強盛,與中原漢族彼此攻城略地,浴血奮戰。在戰爭中或征服與被征服,或同盟、通婚、演化,無一例外地走向殊途同歸。

幾千年,西域文化與中原文化在這裡交流、融合、流傳,一方繼續向東,一方繼續向西。

幾千年,這裡曾是唐代邊塞曲的誕生地,宋代教坊大曲的源頭,黃土高坡音樂唱至今日,一支演變成音族音樂的經典,一支演變成現代搖滾音樂的先驅。

曾建軍

幾千年前,這裡戰馬奔騰,奔騰成攻城略地,奔騰成熱血河山,奔騰成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幾千年後,這裡依舊戰馬奔騰,奔騰成東方魅力,奔騰成西北風範,奔騰成中華民族的豪情壯志,堅不可摧。

靳晰

悠悠的遠古風華,漫漫歲月長河。

無論是八百年,還是一萬年,都是我的歌,我的歌……

曾建軍

01

狂野的祁連山

源於土地與土地間互不屈服的一場鏖戰

曾建軍

當曉墨仰視山巔,大山呼喚帶著遠古的氣息,訴說著這片大地上演過的一場場鏖戰。

在我見過的山脈中,祁連山幾乎是最年輕的,它成型於數億年前一次猛烈的地殼劇變。歐亞板塊與印度次大陸板塊相互碰撞,互不相讓。一條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弧形山脈就在碰撞間陡然升起。

西漢時,匈奴先祖來到張掖,被險峻雄奇的大山震撼,俯首拜倒,直呼「神山」。從此,祁連山成了匈奴及後來許多少數民族心中的精神圖騰。

在祁連山下,有一片高低起伏青青草原。如果說祁連山是狂野的,這片草原就是血性的。

血性的草原有一個血性的姓名——山丹軍馬場

幾千年以來,這片草原滋養出無數勇武的戰馬,聞名天下。

戰馬放逐在草原時,它們是自由矯健的生靈,迅如閃電,快如流星。套上馬鞍,跑上戰場,他們化身為燃燒的烈焰,勇往直前,不畏生死。

每一場戰爭,每一次攻城略地,每寸鐵蹄所踏之處,掀翻一切,毀滅一切,顛覆一切。

山丹軍馬場至今仍伺養軍馬,大自然給生物輸入的血性是神奇的,神山照拂,戰士彪悍,戰馬勇武!

02

五彩的「丹霞」

是冰川成湖時激情的吶喊

VCG

年輕、高大、英俊的祁連山,不僅滋養了千年戰馬草料場,還截住了攜帶水汽的東南季候風,硬是在山頂4000米以上為西北乾旱區厚積了龐大「水源」——冰川。

傅鼎

冰雪融水形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水系,滋潤了整個河西走廊。還為大家雕琢了一份額外的驚喜!

很多遊人來到張掖,會為荒原里連綿起伏的五彩「丹霞」的驚嘆。

「五彩丹霞」不是真正的丹霞,而是質地較軟的粉砂岩和泥質岩被流水沖刷而成的丘陵。

艷紅如火的部分才是質地更堅硬的砂岩和礫岩部分,被流水沖刷的真正的丹霞,只有經過風化後留下四壁陡立的群峰,才會形成典型的丹霞。

陽光猛烈,彩丘和丹霞在眼前幻化成各種奇特的形態、紅色的砂礫反射出耀眼的光澤,火灼般的熱氣從腳底蒸騰,天地間籠罩在寂靜中,寂靜中又仿佛聽見激情的吶喊、放縱的吶喊、嘶啞的吶喊、在天地間反覆迴蕩,經久不息……

03

漫長的歷史

是熱血與彪悍寫就的千古華章

一片野性十足的土地,回首儘是粗獷、豪情的過往。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張掖這片古老的土地,幾千年來,兵戈不斷。西漢以前,張掖是塞外游牧民族的天下,戎、羌、烏孫、月氏、匈奴……

他們一個比一個來去如風,他們一個賽一個熱血彪悍。幾百年來,中原只能修建長城抵擋這些兇悍的民族。

直至漢武帝時期,中原極盛極強,由年輕的霍去病將軍帶大軍,一次沿祁連山北進,另一次從沿黑河南下,幾百年的匈奴彪悍傳奇,全敗於中原鐵騎之下,草原空留匈奴悲歌,自此,匈奴不復存矣。

當時大家都以為這位年輕的皇帝是要大拓疆土,後來才知道他的野心比疆土大得多。

他設河西四郡,其中「張掖」名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大家這才知道「張掖」登上歷史舞台的意義,要打通廣大的西域,讓中華文明遍傳天下。

沿黑河向北,中原可達內蒙古;平定北方草原,打開了通往青藏高原的南北通道;絲綢之路的開通,從此西通東羅馬,東達長安。

直至隋唐,世界最早的萬國博覽會在張掖舉行。張掖進入歷史中鼎盛時期。絲路上往來使團、商旅不絕,絲帛茶葉、玉石香料,均通過張掖貿易、中轉。

商業的發展促進了文化的交流,佛教通過張掖傳入中原,中原詩文通過張掖流入西域,而西域音樂又通過張掖走進中原。甘州邊塞曲成為教坊大曲,發展成宋朝《甘州子》、《八聲甘州》等曲調。

宋朝過後,張掖又在回鶻和西夏間輾轉,直至明清。

屹立在市中心的鎮遠樓,仿佛訴說幾千年來,中原漢族與少數民族在血戰中彼此磨礪、彼此融會的故事。

訴說著激昂與熱烈,凜冽與彪悍的永恆主旋律。

04

厚重與狂野,寧靜與浪漫

是歲月中凝練成的兩副模樣

中國最早的石窟造像,不在敦煌,亦不在河南,它在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石窟是獨特的涼州模式,後來成為中國石窟藝術的鼻祖,引領了後世好多年的佛學風尚。

各式佛像靜默地佇立千年,線條剛勁,力量感十足,神情嚴肅,不怒自威。

在西夏大佛寺有始建於1098年的臥佛,出自異族工匠之手的臥佛,厚重、寧靜。

遺產君

高達32.8米的隋代九層木塔,輕風吹拂,鈴聲悠揚,有如上天的梵音,數里可聞。

數里可聞的還有專屬於大西北的信天游和搖滾,慷慨激昂的旋律與歌詞,唱活了張掖的熱血與激情,豪邁與狂野:

我抬頭,向青天,搜尋遠去的從前,白雲悠悠專情地游,什麼都沒改變。大雁聽過我的歌,小河親過我的臉,山丹丹花開花又落,一遍又一遍……

琵琶切切,吉他崢崢,鎖吶震天,鑼鼓轟鳴。

什麼都沒改變,祁連山下馬蹄聲聲,黑河內外號角連連,化身成信天游,化身成激情的搖滾,繼續激盪一代又一代的雄心和熱血。

05

烈酒與大菜

是張掖煙火中的熱血,熱血中的煙火

在張掖的聚會上,少不了幾壇烈酒,杯觥交錯間,少不了大菜的豪氣。

西北大菜,聽著就有張掖式豪邁,噴香的扣肉佐以蔬菜,給豪邁點綴了一點溫柔。

一口大菜,一口張掖黃酒。

這口酒里,你能品嘗出酒麴與藥曲碰撞而成的頂級藝術。先採藥曲,後以高粱、青稞、大麥為酒基,糯米為引,再用當歸、桅甘、陳皮、紅花等數十味名貴,精工釀製而成。

當然還有讓唐詩賣了千年廣告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葡萄酒果然是上千年的名牌,酒香濃郁、口感醇厚,層次豐富。

曉墨有話,張掖有酒;曉墨寫字,張掖有詩;曉墨欲醉,張掖奏響了《八聲甘州》;城市夜色美好,張掖在美好的夜色中繼續千年的狂野與浪漫!

圖源:網絡侵刪

作者簡介

曉墨:冰雪聰明,貌美如花,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閒來撰個文,抽空離個家。四處走走停停,裝作偶遇他。把酒講故事,管它真與假。

背包行天下,遠方最瀟洒!

【匯客廰旅行】一個「任性、好玩、有態度!」的文化旅遊新媒體社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cBcPXcBuNNrjOWzyZe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