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三個月讓「生命衛士」光彩亮相

2020-03-05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本報記者 劉蓓蓓

原本計劃今年5月上市的《鍾南山:生命的衛士》,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提檔,全書電子版已於近日上線,供讀者免費閱讀。

這本書是由黨建讀物出版社、接力出版社聯袂推出的「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第二批中的一本。「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作為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其首批15種在去年出版後,就因為精彩生動的內容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鍾南山:生命的衛士》提前3個月出版,對於作者、編者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它經歷了怎樣的出版過程?《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3天完成兩個校次和核紅

在全國抗疫的關鍵時刻,2月13日,黨建讀物出版社建議這本書電子版提前上線,免費公益閱讀。於是,接力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共同組織,立即提速。接力出版社少兒分社和黨建讀物出版社編輯部編輯、審校等人員加班加點,全力投入。

該書責任編輯之一、接力出版社少兒分社項目主管袁怡黃告訴記者,這本書於2019年10月24日定稿。今年春節前已經完成了全部內容的三審,6幅內文插圖也完成了線稿,正準備節後進行第三次校對和插圖的細化。按照接力出版社正常編校流程,這本書需要完成4次校對和核紅。而兩個出版社約定,提前在2月15日提交清樣。這就意味著3天之內,接力出版社要完成兩個校次和核紅的流程,還需要得到黨建讀物出版社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本人對書稿內容的認可。

接到任務後,接力出版社審校部主任迅速給校對分配了各自的任務,責任編輯同時組建了與審校人員溝通的微信群。每一個校次都有6位校對同時看,每人負責一部分,有問題和需要統一的地方在群里進行溝通。

袁怡黃以第一天為例,向記者介紹了每天的工作流程。2月13日下午4:00,責任編輯將二校退改完的稿子發在群里,6位校對就開始校對各自負責的部分。到晚上8:30,6個部分校對完成,責任編輯利用夜裡和第二天早起的時間查證資料,回答疑問,處理完所有校對意見。趕在第二天早上9:00之前把退改意見發給排版公司,中午再出下一校次的文件。這樣的工作流程進行了3天,袁怡黃說,最後一天因為要提交清樣,大家對待稿件格外謹慎,可以用「字斟句酌」來形容。他們最終趕在第四天凌晨0:30把清樣交給黨建讀物出版社,稿件也得到了黨建讀物出版社和鍾南山的認可。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袁怡黃白天還要面對兩隻「神獸」的糾纏。好在她大部分工作時間是夜裡和清晨。審校老師也幾乎24小時全程在線,及時回答編輯們提出的任何一個疑惑。

作家李秋沅主動請纓創作

這本書的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李秋沅,她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福建省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袁怡黃告訴記者,創作這本書是李秋沅主動請纓,因為她和鍾南山及其父母一樣來自福建廈門,並且在鼓浪嶼長大。

在寫作這本書時,李秋沅研讀了有關鍾南山的傳記,閱讀了許多權威媒體的報道。在寫作過程中,她又接觸到一些老鼓浪嶼人,以探尋鍾南山母親在鼓浪嶼的生活點滴。因為現在已經很難從網絡或書籍中找到早年的信息,李秋沅搜集到的這些資料彌足珍貴。在屢次修改過程中,李秋沅慢慢完善書稿。在翔實的資料基礎上,李秋沅歷時半年精心構思,經3次修改才定稿。

根據疫情的發展情況和鍾南山的抗疫事跡,從1月28日開始,李秋沅又用一周的時間完成了增補的最後一章《國士的擔當》。

在袁怡黃眼中,李秋沅是位為人隨和、低調做事的優秀作家。袁怡黃告訴記者,在去年10月交稿時,李秋沅想了好幾個備選書名,隨書稿一起發給她徵求意見。「做編輯這麼多年,頭一次遇到會主動想書名的作者,按理說這本應是編輯的分內工作。」這讓袁怡黃十分感動。後來出版社根據抗擊疫情形勢的需要,將這本書作為公益性項目上線,袁怡黃忐忑地去徵詢李秋沅的意見,沒想到李秋沅爽快地同意了社裡的安排。

在作者、編輯等人的多方共同努力下,《鍾南山:生命的衛士》電子書2月18日起陸續在全網發布,期望更多青少年通過閱讀這本書感受到醫者的風骨,學習鍾南山的為人做事,從中汲取戰勝疫情的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_7kq3AB3uTiws8Kl5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