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族,中華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內俄羅斯族總人口數為15393人。散居在新疆、內蒙古、黑龍江、北京等地,主要集中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呼倫貝爾市下轄額爾古納市等地。
俄羅斯族是古代俄羅斯移民的後裔,經過百年的同化,其外貌、長相、風俗和習慣等,已與俄羅斯的俄羅斯人完全不同,而且,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色。語言方面一般兼通俄、漢、維吾爾、哈薩克等多種語言,在社會上,俄羅斯族講漢語,使用漢文,在家庭內,在與本民族交往時講俄語,使用俄文。
關於這個民族的來源非常簡單,即他們主要是從俄羅斯移居而來。最早的一批是十七世紀中後期,即1644年,侵入我國黑龍江地區的部分沙皇俄國士兵被俘歸降後,被清政府送往北京,編入八旗。在後來的1650年、1668年和1683—1685年間,又有百餘俄羅斯士兵,隨軍隊自黑龍江北雅克薩邊城遷居北京。據說,今北京的羅、何、姚、田、賀五姓俄羅斯族人約200餘人,即他們的後裔。
鴉片戰爭
其後,俄羅斯人來中國主要有這樣4個來源:一、18世紀前後,有部分俄羅斯逃亡士兵、謀生的農民和傳教士等遷入我國新疆北疆。二、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隨著沙俄對我國的侵略,並在新疆北部和黑龍江北部建立居民點,又有大批俄羅斯農民遷入中國境內。當時,沙俄利用各種不平等的條約,在新疆的伊犁、塔城、烏魯木齊等地設立領事館和貿易圈,不少俄羅斯商人和手工業者遷入。十月革命後,這些俄羅斯農民、商人和手工業者大部分加入了中國的國籍。三、十月革命期間,流入新疆的沙俄士兵,被安置在伊犁、塔城、阿勒泰和烏魯木齊。四、1932-1938年,在蘇聯遠東地區定居的許多華僑被強行遣送回國,這些華僑大多攜帶所娶俄羅斯族妻子進入新疆。據統計,當時進入伊犁、塔城的有19000餘人。今天,新疆的俄羅斯族多數是這些人的後裔。
另外,在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左旗、額爾古納右旗與俄羅斯接壤的地帶,也有少量俄羅斯人。這一代居民早先多是闖關東的山東人,他們或淘金,或伐木,或種地,後來逐漸與額爾古納河對岸的俄羅斯人通婚。今天,額爾古納河流域一帶的俄羅斯族大多是他們的後裔。
俄羅斯人來到我國,絕大多數是因為不堪忍受沙皇俄國的統治,多少都有些流亡的意思,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改稱俄羅斯族,但在1955—1957年,大批保留有俄國國籍的俄羅斯人遷返蘇聯,新疆俄羅斯族的人口因而劇減 。
今天,我們似乎可以這麼說,俄羅斯族就族源問題來說沒有國內其他民族複雜,甚至能說他們是我國唯一一個外來民族,但就是這樣一個民族,卻在民國期間消除新疆戰亂、保持新疆的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楊增新
1931年的新疆處於戰亂之中,楊增新遇刺後上台的金樹仁難以威撫新疆,新疆各地反金力量不斷起事。當時,哈密也有若干地方勢力起事,但因無法抵擋省軍,只能前往甘肅,引當地軍閥馬仲英入新協同作戰。因無力應付局面,金氏派人招募組成俄羅斯「歸化軍」,約500餘人,初編為1個騎兵團,下轄3個騎兵連、1個炮兵連、1個機槍連。其後又組成的「歸化軍騎兵第二團」,下設三個騎兵連,又有炮兵和機槍各一連,共有官兵六百餘人。成功解圍省城烏魯木齊。
1933年,歸化軍與新疆各民族一道,促成了在烏魯木齊發生的「四一二」政變,推翻了金樹仁軍閥政府在新疆的反動統治。馬仲英聞悉政變,派兵企圖再占新疆。盛世才派歸化軍與其他部隊作戰,再次擊退馬家軍。其後「歸化軍」增至3個團,在擊垮甘肅軍閥馬仲英部隊的戰鬥中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在俄羅斯族中還出過不少名人,最有代表性的是林虎和柯爾波娃·娜嘉。
林虎(1927年—2018年3月3日),解放空軍中將,山東煙台招遠人,空軍副司令。他祖上本姓曹,民國初年正值兵荒馬亂,父親為了逃荒,闖關東來到了哈爾濱,給一戶俄國人家裡做長工,結識了一位的俄國女子,婚後母親生下了姐姐、林虎和弟弟三人。有年冬天,父親在一列拉煤的列車上睡著後,被凍死。不久,母親和弟弟病死,姐姐被人領走,幾歲的林虎被一戶姓林的人家收養,取名「林根生」。
1938年,林虎參加八路軍,被分配到一個單位當勤務,「林虎」便是部隊領導給他起的名字。其後,林虎和戰友們苦練本領、戰場殺敵、保家衛國。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林虎被選送到東北學習航空技術。1949年,從東北人民解放軍航空學校畢業。10月1日開國大典上,駕駛P-51戰機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毛主席和人民的檢閱。其後,一路成長為空軍中將。
林虎
娜嘉出生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鞏留縣英合爾山區一個貧苦的家庭,她12歲就給地主家當傭人。後來父母生病,生活無法維持,她不得不帶著兩個妹妹沿街乞討。解放後,她們終於翻了身。1951年,她作為第一批少數民族的先進分子入了黨。1952年被選派往烏魯木齊衛生專科學校學習,經過刻苦努力,她以優異的成績順利畢業。在新疆伊犁地區,她身背藥箱,走遍了這裡的草原和草甸,在當時醫療設備比較簡陋的情況下,她以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湛的醫術,解除了許多人的病痛,挽救了數十條生命。時至今日,伊犁當地的各族群眾,年老的一輩還對她感念不忘。
在林虎和柯爾波娃·娜嘉的身上都有著讓人感動和崇敬的愛國精神,而我們似乎也可以這麼說,民族不過是我們的一身份標誌,生活在哪國取得不哪國的國籍,就是哪國之人,所以,愛國也便成了理所當然、天經地義之事,而這也是中國的俄羅斯族所要告訴人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