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一個女婿半個兒,比起婆媳之間的矛盾重重,女婿和丈母娘之間總是和和睦睦,丈母娘對女婿就像對待兒子一樣,到家裡好吃好喝招待,只希望女婿和女兒恩愛,但生活中總有很多意外,不少人遇到女兒去世,和女婿之間的關係就變得不同了。
有的女兒去世後,女婿依然走動甚至還承擔照顧兩老的責任,哪怕是男人再娶也會帶著新任妻子去丈母娘家看望,讓老人有個慰藉。
也有的妻子去世後,漸漸地和丈母娘家不來往,直至完全斷了聯繫,有人會說第一種女婿有情有義,如果遇到第二種會很傷心,但也沒有辦法。
01
女兒去世女婿再找
張阿姨一家本來很幸福,一兒一女都婚嫁,平時孩子們會回去看看她和老伴,也許是老天嫉妒,女兒在35歲的時候突然生病而且病得很嚴重,去了很多醫院都說沒希望了,老兩口拿出大半輩子的積蓄也沒有救回女兒的命,最後只能白髮人送黑髮人。
女兒去世後,老兩口一下子很傷心,只能讓女婿帶著外孫多回家看看,開始的時候女婿每個周末都會帶著孩子去看他們,大約3個月後就以工作忙減少回去了,張阿姨想看外孫只能自己去看。
恰逢一個周末,老兩口買了很多玩具零食去女婿家,敲門卻發現是一個陌生女人,她還以為自己走錯了,結果看見小外孫咚咚咚地跑出來叫她,聽小外孫說這是爸爸帶來的阿姨,老人也就明白了。
後來老人也不經常上門,想看外孫就在學校門口等著。
張阿姨見女婿找了新的女朋友,便和老伴商量以前借給他們買房子的錢是不是應該要回來,因為給女兒看病沒有多少錢,也不願意麻煩兒子,所以想著把錢要回來自己身上有一點,也防備不時之需。
說起房子的錢當時女兒結婚,女婿家很窮拿不出錢付首付,就兩個年輕人的一點積蓄,完全不夠,老兩口有點錢,但是還有兒子得平分,但兒子當時還沒有買房,所以把準備給兒子的錢以借的名義給了女兒。
等他們條件好了再還,後來兒子自己掙得不少,老人自己也不缺錢,女兒又有了孩子,如果還錢日子就更加緊巴,所以就沒有提起錢的事,反正也是給自己女兒的。
但是如今女兒去世了,女婿找了其他人,應該很快再婚,老人希望能把錢要回來。
02
想要回錢財女婿裝不懂
當面覺得不好意思,而且他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了,於是給女婿發信息說自己想買個房子出租,老了有點收入,當初借的錢能不能還一部分,結果等了好幾天也沒見女婿回消息。
老人給兒子說了這個事情,兒子說就當給外孫的錢吧,以後娶了新媳婦有了孩子,如果這錢還回來,小外孫難保過成什麼樣,老人想想只能嘆息。
張阿姨還是給女婿發了條消息,錢就當給小外孫的,女兒不在了,希望他能好好照顧孩子,真有困難,就把孩子送回來。
沒想收到這個信息,女婿到是回得很快,媽,您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孩子的,以後您想看隨時來。
03
可惜人走情淡
張阿姨想到去世的女兒只覺得一陣難過,女兒在的時候她對女婿很好,都說比自己的親兒子還要好,卻沒想到沒幾個月功夫,女兒不在了,女婿也如同路人。
她可以理解女婿再找,畢竟年輕人也不可能一輩子單著,但是卻沒想到女婿是這般的沒有情義。
不帶外孫回去,她們也不好意思去,以前借的錢也不打算還,她覺得自己好像看錯了人,但一切都將成為過眼雲煙。
都說做人要有良心,無論丈母娘當初是否借錢,有了孩子,丈母娘對女婿不錯,現在女兒沒了,男人都應該時常讓老人和孩子見面,畢竟那是老人思念女兒的方式,如果真沒有時間,可以讓孩子去住幾天,而不是讓老人自己上門,遇到新的人將代替自己女兒也會很難過。
更何況當初還借錢,如今沒錢還,至少感恩之心還是應該有的,但是很明顯張阿姨的女婿都沒有做到,生老病死雖然是不可預料的,但做人的底線還是應該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