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輸入!雲南這8個邊境州市這樣做

2020-04-07   保山新聞網

雲南4060公里的國境線擁有邊境縣25個,面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面臨境外輸入壓力,近日雲南省委組織部下發通知,要求8個邊境州市充分發揮邊境地區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通知下發後,多個州(市)、黨委組織部迅速行動,組織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投身於疫情輸入防控工作中。各地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制定完善分級分類處置管理方案,統籌各方力量抓好入境關口監測排查、人員物資調配、隔離留觀、醫療救治等工作。這8個邊境州市具體怎麼做?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西雙版納州

西雙版納州全面加強邊境一線管理和沿邊地區社會面管控,對全州303個抵邊村寨實行封閉式管理。

景洪市廣泛招募具備運用英語、泰語、緬語、老語等多語言能力的黨員志願者參與「邊境戰疫志願者服務隊」,有效解決了勸返外籍入境人員語言不通、交流困難的問題。

勐臘縣磨憨鎮動員抽調綜治骨幹力量開展入境人員政策宣傳、健康申報、信息填寫、老語翻譯、維護秩序等工作,確保勐臘「南大門」社會安全穩定。動員全鎮邊境村寨黨員幹部、民兵、綜治隊伍開展邊境小道疫情聯防聯控,防止邊境人員帶來疫情輸入風險。目前,全鎮出動綜治骨幹參與口岸防控50人次,動員綜治隊員參與邊境巡邏防控1850人次。

臨滄市

臨滄市鎮康、耿馬、滄源3個邊境縣的10個抵邊鄉(鎮)全部恢復一級防控狀態,每個邊境監測卡點均由1名縣級領導掛包,不斷加強社會面管控和邊民出入境管理。

耿馬縣國門黨工委協調各方面力量,落實工作例會、分析研判、應急響應、信息共享、物資供應等聯動機制,對邊境通道、重要節點進行全日管控。耿馬縣還組織262個網格管理工作組分區域包保掛聯,採取每天「撥打一個電話、開展一次排查、進行一輪宣傳」的方式,對外省返鄉人員、緬籍人員開展追蹤排查。鎮康縣組織公安、邊防、民兵、鄉鎮幹部、醫務人員等196人組成執勤巡邏隊,每日「三班倒」24小時不間斷值守在一線,嚴密封控非法出入境人員。

與此同時,臨滄市還與境外建立信息互聯互通機制,主動與境外會談會晤。截至目前,與周邊地區通報疫情情況130餘次,組織醫技人員幫助境外開展疫情聯防聯控技能培訓累計204人次。

此外,組建防止境外疫情輸入醫療專家團隊,分別在鎮康南傘、孟定清水河、滄源芒卡等口岸設立集中觀察點、隔離救治點,對入境人員進行專業醫療觀察和精準登記。在3個國門口岸設立防控窗口和出入境綠色通道,成立專業團隊對運蔗車輛開展疫情監測,為通關境外人員提供送餐上車服務,切實降低感染風險,提高通關效率,促進對外貿易。

紅河州

紅河州綠春、金平、河口3個邊境縣按照「一個定點涉外集中隔離觀察點、一個工作方案、一名副縣級領導幹部負責、一支管理隊伍」的要求,統籌做好人員、物資調配,不斷強化黨政軍警民聯防聯控機制。

紅河州河口縣建立聯合巡邊情況「日報告」制度,依託河口鎮3個抵邊警務室對1個邊境通道和2個跨境村進行全天候巡邏執勤。

此外,紅河州還堅決做到「三個100%」(對入境貨物車輛駕駛員100%填報健康申明、海關關員100%核查簽字、申報卡100%存檔兩年),對境外入境人員實施管控,通關車輛駛到中越友誼橋分界處後,由防疫專班對駕駛室和車廂進行消毒,雙方提前一天通報第2天的貨物量、貨物運輸車輛和可參與互市的邊民人數,統一安排在指定區域內安全有序開展。

保山市

騰衝市制定印發《應對境外疫情輸入防控方案》《非口岸通道邊境一線管控方案》,明確一名副市長與緬方對接,共同落實好聯防聯控措施,動員邊貿企業支持緬方開展疫病防控工作,切實加強邊境管控。

龍陵縣實行「5戶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以近鄰的5戶家庭為單位,將全縣76555戶劃分為15705個聯防聯控網格,確保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精準到位。

針對緬籍邊民需要到境內採購日常生產生活物資的情況,保山市在邊境地區成立臨時交易點,實行定點採購交易,通過事前收集採購計劃、適當集中採購、主動配送到定點場所、定車定人定路線運送等方式,減少入境採購物資的緬籍人員和車輛。對入境務工的緬籍人員,由擬進入企業統一組織到入境口岸、通道直接接回,並由企業自行組織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其他在境內打零工散工、與境內人員通婚等情況的緬籍人員,入境後均在指定酒店實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14 天。

怒江州

怒江州貢山縣及時同緬甸葡萄縣外事部門取得聯繫,在疫情期間暫停兩縣民間人員往來。對全縣322戶809名僑眷開展摸排,建議60名華僑在疫情期間暫停出入境,8名原計劃回國華僑主動選擇暫不入境。

德宏州

德宏州瑞麗市姐告邊境經濟合作區黨工委及時發布大型市場發布暫停營業、減少人員聚集的通告,組織商戶對玉石交易市場進行徹底清掃和病毒消殺,動員轄區內全體黨員開展「入戶敲門行動」,對外籍人員進行全面摸排。

盈江縣銅壁關鄉帶領全鄉民兵主動作為,積極配合相關部門開展重點人員摸排、政策宣傳、道路卡點執勤、邊境巡邏等任務。採取徒步或騎摩托等形式對銅壁關25.2公裡邊境沿線界碑、邊境便道、界線標誌物進行實地巡邏排查。

文山州

文山州麻栗坡縣天保口岸國門大黨委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實戰演練,對國門一線防控人員進行全面培訓,熟練掌握疫情處置程序和處置措施,確保疫情防控科學有效。

普洱市

普洱市江城縣加強國際警務合作,強化與寮國約烏縣、越南勐念縣警方會談會晤、警務聯絡、邊境執法合作、遣返移交、情報信息通報等聯動合作。瀾滄縣將邊境村寨劃分成33個網格,成立33支邊境防控聯動隊,1100餘名黨員主動請戰,分片包組開展疫情排查,實行每日境外入瀾人員疫情零報告,切實紮緊織密邊境疫情整體「防控網」。

此外,普洱市積極發動外事界務員組建邊境線防控隊伍,分片配合邊管部門在邊境一線開展拉網式排查,在邊境小道、便道上進行堵卡,加大對邊境村寨生活的外籍人員進行摸排,勸阻境外人員上門串親。截至目前,共巡查邊界2112次,設置防控點311個,參與防控8757人次,參與消殺4041人次,覆蓋43個行政村78402人,勸返邊民跨境流動1494人次。

為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各邊境州市增強風險防範意識,慎終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各州市增強風險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抓緊抓實抓牢各項防控工作,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牢牢守住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第一道防線。

各邊境州市深化「國門黨建」,統籌轄區內海關、外事、邊檢、公安、衛生健康等部門力量,形成協同作戰的工作合力。推進「軍警地共建」,加強重點部位嚴防嚴控。充分發揮黨員服務隊、護村隊、民兵應急分隊、志願服務隊作用,在邊境通道、山口小道、便道、邊民互市點、抵邊村寨等重點部位開展巡邏執勤。

同時,各地積極落實「網格化」管理,織密扎牢境外疫情輸入防線。沿邊村(社區)黨組織要以村(居)民小組為基本網格,精準抓好疫情防控。鄉鎮和村(社區)幹部要下沉到網格,帶領村組幹部和基層黨員群眾堅守一線,逐戶逐人開展摸底排查,異常情況及時上報,有針對性地做好防控工作。

雲南網記者 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