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多少錢才能捐進哈佛?

2019-07-30   重慶留學360

來說說有錢人是怎麼上藤校的吧 ,怎麼才能上名校?在藤校學生的群體里,家庭來自於美國最富裕的1%的學生數量,比來自這個家庭收入金字塔底部的60%的學生加在一塊兒還要多。

在中國你需要闖過高考的獨木橋拿到高分,但在美國,即使你考試成績接近滿分,也不能確保那些美國頂級大學向你拋來橄欖枝。

早在上個世紀末,媒體就曝光了常春藤大學暗箱操作——給「富二代」、「官二代」開後門,卻把成績優異但沒背景的學生拒之門外。據報道,藤校的學生中,超過一半是來自美國前1%富裕的家庭。

藤校的天平

韓裔男孩亨利•朴(HenryPark)12年級,在年級排第14名——很高的排名;

他的SAT考出了1560分——一個距離滿分1600分只差40分的完美分數。

亨利就讀于格羅頓中學(GrotonSchool),這個高中是全美最頂尖的傳奇高中之一,可以被稱作是「總統中學」,整個羅斯福家族的孩子幾乎都是從格羅頓中學畢業的。

亨利申請了常春藤院校中的四所——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布朗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之後收到了四封拒信。

同樣忙不迭給他發來拒信的還有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

在格羅頓中學那一屆的79個高中生里,有幾乎一半的學生——34人——都拿到了常春藤院校的錄取,幾乎所有人的分數都比亨利要低。

但除了成績之外,財富、家庭背景、捐贈、家族人脈,以及種族比例上,相較之下,亨利卻處於十足劣勢。

在丹尼爾•戈登(DanielGolden)為《華爾街日報》寫作的一篇叫作《對格羅頓畢業生來說,學術不是通往藤校的唯一鑰匙》的故事裡,亨利的媽媽蘇姬講述了兒子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我們太天真了,還以為大學錄取這件事,和學術水平是有關係的。」

這個關於大學申請的故事發生在1998年,憑著亨利的故事,記者丹尼爾•戈登斬獲了那一年的普利茲獎。

如今這個故事過去了二十年,針對教育和種族問題的「平權法案」(AffirmativeAction)非但沒有被置入歷史的陳列櫃,反而被反覆地辯論、修訂、推翻和重寫,更多像亨利一樣的高中生在無數次重演一樣的歷史。

在大學錄取的這個幾乎是神化了的過程里,是對於「不公正」的呼喊、對民粹主義的警覺,以及金錢和學術之間的那一架神秘天平。

在這架天平的另一端:

是向布朗大學捐贈了一百萬美金索尼影業主席麥可•林頓的女兒(被布朗大學錄取)

擁有總統父親GPA只有C的小布希(被耶魯大學錄取)。

歐巴馬的女兒美國第一千金瑪利亞•歐巴馬(被哈佛大學錄取)

另一位總統特朗普的千金伊萬卡•特朗普(被賓大沃頓商學院錄取)。

向哈佛大學捐贈了250萬美金新澤西房產商查爾斯•庫什納的兒子賈里德•庫什納(被哈佛大學錄取)

還有美國前副總統阿爾•戈爾的兒子(被哈佛大學錄取)

好萊塢巨鱷麥可•奧維茨的兒子(被布朗大學錄取)

多數黨領袖比爾•弗利斯特的兒子(被普林斯頓錄取)等不計其數的、前1%的精英階層或特權階層的後代。

有錢人家的孩子

《紐約時報》報道稱,在藤校學生的群體里,家庭來自於美國最富裕的1%的學生數量,比來自這個家庭收入金字塔底部的60%的學生加在一塊兒還要多。

種族比例的設定本身卻又構成了對亞裔以及多數族裔的歧視一樣,傳承錄取這個傳統最初在一戰之後為避免擅長考試的猶太移民和天主教徒大量湧入常春藤取代富裕白人成為主流學生而發明。

被一併發明用來提升家庭背景和階級權重的錄取政策還包括遞交推薦信、錄取面試等等,這為取悅美國社會金字塔頂端的1%群體提供了一條精心設計的康莊大道。

超過90%的美國大學都在錄取中採用了傳承錄取的偏好。

SAT還算分數嗎?

普林斯頓學者托馬斯•伊斯潘沙德(ThomasEspenshade)研究發現,對於背景尋常(家庭成員是畢業校友的白人中產階級)的傳承錄取人來說。

擁有傳承錄取的資質等於他們的SAT成績額外多考了160分——考慮到SAT是一個分數可能範圍從400到1600的考試,160分的加分,遠比750分的中國高考中直接加上75分更價值連城。

而對於有更高的捐贈能力,更高社會階層的校友來說,這個等式中金錢的比重,顯然可以被提升到更高的程度。

這就像是一個可視的裂縫,生長在一個森嚴的制度上。

時至今日,傳承錄取這一捷徑,或是開放給中產階級的家庭校友後代一個相對低的錄取標準,或是開放給特權或最富階層的家庭校友後代一個高額捐贈兌換量身訂製、保證錄取的機會。

歐巴馬的女兒和「Z list」

有一個裂縫的地方,往往會出現更多的裂縫——大學、申請人、父母、升學指導顧問,以及其他的第三方商業機構都是這些合謀里輪番登場的角色,令更多沒有在學術上達到標準,也不符合傳承錄取資質的學生得到常春藤院校的錄取。

據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前任校長羅伯特•里根努(RobertRigeneau)稱,完全因達到學術標準而被常春藤院校錄取的大學新生占錄取新生總數的一半都不到。

歐巴馬的女兒瑪利亞•歐巴馬被媒體廣泛認為是通過「Z-List」的方式得到哈佛大學錄取的:一百萬美金,你就能夠躋身於哈佛大學資源委員會之中,買得一張席位。

擁有席位的少量大額捐贈人,將有機會把後代子女或家人直接送入傳說中的Z-List,得到哈佛大學的本科錄取。

瑪利亞•歐巴馬入讀哈佛大學的方式很特殊,在12月15日早申請發榜日時沒有人知道她被哈佛大學錄取的訊息,這個訊息是在5月1日才公布了出來。

之後,瑪利亞選擇先進行一年的間隔年,之後再入讀哈佛大學。

這和進入Z-List 得到錄取的方式如出一轍:哈佛要求被Z-List 錄取的學生在入學之前休息一年。

雖然被廣泛報道,但哈佛大學從未官方承認過Z-List大額捐贈人或特權階級之間有任何關係。

在《哈佛深紅》的報道里,時任哈佛大學錄取委員會主任的馬林•麥格拉思-劉易斯(MarlynMcGrath-Lewis)輕描淡寫地扯開話題,說,「Z-List名單由一堆獨立的個體組成。」

5-25萬美金能得到什麼樣的大學?

大學錄取名額是一個有限資源。

在這個有人獲益,就有人倒霉的零和遊戲里,5%的發展性錄取。

意味著每一年,在每一所常春藤院校里,都有超過100位在學術達到錄取標準的優秀申請人收到的不是大學錄取通知書,而是一封拒信。

曾任達特茅斯學院錄取委員會副主任的米歇爾•埃爾南德斯(MicheleHernandez)在她出版的《錄取常春藤的內部指南》里甚至解釋了發展性錄取的整個工作流程。

首先是發展辦公室(DevelopmentOffice)——是的,這是大學裡的一個常設部分,其次是錄取辦公室。

發展辦公室會首先形成一份符合發展性錄取的申請人清單,被寫進這張清單里,往往已經需要支付高額的費用,之後,發展辦公室與錄取辦公室的錄取委員開會共同審核這張清單上的人選,在錄取委員手上的常規申請材料里尋找發展性錄取人選的申請材料——主要是高中成績和SAT 分數。

在這場會議中,絕大多數的發展性錄取人選都會被直接送入錄取名單里,只有非常少數的人選無法如願以償。

大學之外,升學顧問和第三方機構的推力則將這一道縫隙徹底撕開。香港教育學院博士後謝愛磊稱,保守估計:

2萬美金能夠得到捐贈基金規模約在數百萬美金的文理學院錄取,

  • 5萬美金能夠得到更高排名的大學錄取
  • 10萬美金能夠得到綜合排名前25的頂尖院校錄取
  • 25萬美金則可以為你買到一張常春藤的入場券。

當然,這是捐贈用以發展性錄取的門票,該繳的學費還要再單獨繳。

《野獸日報》(The Daily Beast)的記者凱薩琳•金斯布瑞(KathleenKingsbury)甚至撰文寫了一篇《如何賄賂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

在文中,她甚至條分縷析地給出了一份充滿乾貨的指南:「保持安靜,不要炫耀,也不要提出種種要求」、「沒有百分之百的錄取,但標準可以降到無限低」、「持續捐贈是個好主意」、「藉助一個中間人完成這場私下交易」、「好好做功課,捐贈之前多調查」……

中國家長:告訴我,要交多少錢?

對於數量更多、錄取率更低,但決心更大、意願更強,且具備支付能力的中國家長來說,一心希望兒女得到藤校錄取,但其機率卻如同抽中樂透彩票的超高難度里。

一旦他們得到一個被證實可行的捷徑,這些金錢和暗箱操作的交易就會被市場供需關係下的狂熱推動演變成為更公開、更直接的甲乙方買賣——至少在甲方看來是這樣的:「告訴我,要交多少錢?」

對應的,是市場下赤裸的交易。一家留學服務提供商在其微信訂閱號上公開發文宣稱提供常春藤院校保錄取的項目,甚至明晃晃地給出了價碼,

「綜合排名前20保錄取價格是七位數(人民幣),比較高的七位數,綜合排名前50的保錄取價格只要六位數,只是六位數開始幾個數字,價格不高」。

在這個沒有標準價格的市場裡,價格的浮動,往往取決於學生與家長的決心和意願,甚至連哈佛大學也在可以保錄取的範圍之內,微信號上解釋說,「比前20的學校相比高了幾十倍,一般只給信任的客戶做,名額總共就那麼幾個,肯定不夠。」

諸多由中國留學業內人士組成的微信群里,時常可以看到類似這樣的廣告訊息:「卡耐基梅隆大學,碩士、博士保錄取,2018年9月入學,釋放1個名額。申請費260萬人民幣。」

在過去的一年裡,作為美國大學招生諮詢協會(NACAC)認證的升學指導顧問,筆者密集地接觸了超過1000位中國籍的學生,他們或是正計劃申請美國大學,或是有打算申請美國的研究學院。

儘管知道錄取名額和席位有限,但為數眾多的學生依舊會把常春藤院校作為申請的理想目標。

「我如何才能被藤校錄取?是筆者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被問到最多的問題。不下20位家長直截了當地提出,「有沒有保錄取的方式?我指的是給學校交錢,要交多少錢,才能買下藤校的錄取?」

從略有悲觀主義的論調出發,金錢似乎真的可以買通這一路的艱難險阻。

省去漫長旅程,帶一個人去往象牙塔的最高山巔。亨利大概會義憤填膺地說,不公正的教育制度下,就算得到藤校錄取、畢業,擁有了常春藤學位又怎麼樣呢?

當年被指稱花了250萬美金買進了哈佛大學政府管理專業的賈里德•庫什納,如今已37歲,他成為了白宮裡的一名職業政客。

是現任美國總統特朗普背後最有權勢的幕後推手之一,他甚至還有了另一個為人所知的身份——總統女婿,特朗普最心愛的女兒伊萬卡的丈夫。

伊萬卡憑藉著傳承錄取,順利入讀沃頓商學院。

兩個美國地產大亨的後代賈里德•庫什納和伊萬卡如今有了一個八歲的可愛女兒,用不了多久,就到了女兒選擇預備高中和大學的時候了。

最後的最後,看到了一個這樣的朋友圈:

嗯!好吧!現實就是現實!2021年,有錢的你還來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