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六就手」您知道是什麼嗎?

2019-10-21     老北京故事

在北京一說起「就手」這詞兒,您肯定熟悉!

「麻煩您就手給倒杯水唄!」

嗯,這就是順帶、順便、舉手之勞的意思。

「嘿,剛看到門口全是垃圾,我就手就都給打掃了!」

這個呢?其實就是及時的意思。



說到這,講究的老北京人一看到這個題目定會會心一笑!這「六部手」可是咱老北京人家居過日子不可少的!



家裡不能少柴米油鹽姜醋茶,也不能缺了鞋拔子,鐵鑷子,剔牙籤兒,耳挖勺兒,蒼蠅拍子,痒痒撓兒。

這就是老北京的「六就手」。



您就說吧,誰家沒有?

您穿鞋、夠個東西、塞了牙,掏個耳朵、打蒼蠅、撓痒痒,怎麼辦?還是得靠他們!

平時有沒有到不在意的主兒,一到用的時候就是急茬兒,找不到就抓撓了!



鞋拔子!

講究的人,家裡頭放鞋的旁邊一定有這個。

要出門兒了,穿不進去,使勁軲蛹,想伸手拽吧,手指頭又進不去,嘿,沒這鞋拔子就干著急吧!

有了它,一下子,您就省大事了。



邋遢的人啊,提不上來,趿拉著就出門了。

所以啊,別小看這講究。

生活中聽到更多的是「鞋拔子臉」,但這「鞋拔子」本身可不難看,這可是一種實用性的藝術品!



鐵鑷子!

其實這物件兒,在今天北京人家裡可能少了,我只記得小時候家裡有。

有的小不留丟的東西掉到了夾縫中,用這個最好使,大了呢,可能有的家裡用它夾夾下水道頭髮絲什麼的。其實作用還真挺大。



其實咱北京老話有句「掰不開鑷子」

多是形容人,「沒經驗、沒有了辦法,解決不了事了」

「嘿,你看你這人怎麼就掰不開鑷子了?」

「一個大老爺們怎麼就在這上面掰不開鑷子了?」



《北京人在紐約》里有段兒,王起明對大李說:「我是實在實在的掰不開鑷子了。」

「鑷子」字幕打作「捏子」,顯然是不懂。

「鑷子」掰開了才能夾取東西,掰不開的鑷子如何使用呢?一看就是鑷子「太緊」啦!已經無發將生活的混亂分縷不清了。。。。



剔牙籤兒

其實別看這個小剔牙籤兒,個兒小,作用大,還能當「詞兒」!



咱北京話有句「您跟我逗牙籤子呢」「逗咳嗽」、「逗悶子」、「逗哈哈兒」 一個樣兒。

遞牙籤子呢,一個是真給您用,另一個要說您「遞牙籤子」可就是沒話找話的意思啦!



不過啊,真要是遇到不講究的主兒,嘿!

扎了刺拿手擠、用牙咬,實在沒轍還能忍。

牙里塞了東西,掐根笤帚苗找個草棍兒,照樣剔。

不過這也太不講究了。



耳挖勺兒

耳朵眼兒里癢,摳不著,揉又不管用,干著急。

耳挖勺可就管了大用了,好多人我看都直接拴鑰匙扣上!


蒼蠅拍子

大雜院,屋裡飛進一隻蒼蠅,不打噁心,打又沒傢伙,飛走了再找還難,看著干著急。

所以咱一般蒼蠅拍兒都掛在牆上,容易找!


痒痒撓兒

有人說皇宮裡玉如意是它的「近親」。

後背癢得不行,伸手夠不到,不撓癢得鑽心,干著急。

一般痒痒撓兒,放在沙發背兒上,或者床邊,也就奇怪,看電視時總要用用。



當然了,不講究的人呢,耳朵癢火柴棍兒也管事。

蒼蠅進屋往外轟,轟不出去就值當看不見。

後脊樑癢得不行,往牆角門框上一蹭,也就過去了。



這活人也不能讓尿憋死不是?

不過話說回來,生活中這些點滴小物件,真是讓人也能懷念那些窮日子。



爺爺用的痒痒撓兒;奶奶用的蒼蠅拍兒;自己個兒用的鞋拔子,小物件,大智慧,卻也能讓人久的回憶。

這些東西,您家還有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KMvl7W0BMH2_cNUg3_G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