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扇7個耳光:不經意的細節,暴露了真實教養

2019-12-05   有書共讀


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扇7個耳光:不經意的細節,暴露了真實教養

不經意的細節,出賣你的教養


前段時間,看到網友發出的一組照片。


在金雞獎的活動現場,陳道明和老藝術家牛犇老師偶遇。


陳道明隔著人群看到牛犇老師,立刻點頭彎腰問候。



然後馬上穿過人群,主動伸手和牛犇老師握手。



簡單寒暄了幾句,兩人就各忙各的去了。


照片被發到網上後,陳道明下意識的行為被眾人點贊。


有知情人表示,現場的情況是陳道明剛從電梯出來,就碰到牛老師。


被拍到是很偶然的,但就是這樣不經意間體現著尊重和修養。



深表贊同。刻意的言行難辨真偽,但不經意的言行卻最能反映本質。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表現得體,而且會刻意做出一些得體的舉止,以示自己的教養。


但是在有意識之下的刻意行為,並不能說明問題。


一個人的真實一面,往往都藏在他不經意的行為細節里。


馮小剛曾組過一個飯局。


在聚會喝酒的興頭上,馮小剛提出讓《芳華》的女演員苗苗跳支舞助興。


在場的眾人都起鬨附和,只有陳道明站出來為她解圍:


「人家丫頭,作為演員,不便跳這個舞。而且,人家穿著高跟鞋呢,不方便。」



愛默生說:「人們以為品德善惡的表露,是出於明顯的行動;卻不知在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已泄露出了自己的品格。」


其實不止人品。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也就體現在這些不經意的細節里。



真正的教養,是懂得換位思考


前陣子,還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熱搜。


在一個拍攝現場,因為劇本需要,葛優連扇了一個劇組演員幾巴掌。


為了效果,這巴掌全都是真扇。


因為連拍7遍都不過,葛優很是過意不去。


中場休息的時候,葛優跟導演商量:


「打耳光的,就最後一條了吧?」


好在後面一次就過了。拍完之後,葛優立刻向對方鞠躬道歉,重複了好幾次。



雖然是個小動作,但卻體現了最高級的教養。


《人性的弱點》中說:「只為自己著想的人是無藥可救的,他們是沒有教養的人,無論他受過什麼教育。」


反過來說,真正有教養的人,一定很懂得換位思考,有著根植於內心的,為他人著想的善良。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故事。


歷史學家顧頡剛有點口吃,有一次坐火車回遠方家鄉,想和鄰座的旅客聊天解悶。


見鄰座是個年輕人,他主動打招呼:「你好,你也..也是....是去蘇州的嗎?」


年輕人轉過臉看著顧頡剛,沒有說話,只是微笑著點點頭。


「出...出去求...求學的?」顧頡剛繼續找話。


年輕人仍是微笑著點點頭。


「你什麼......時候......到終點站呢?」


年輕人依舊沉默不語,拿出車票微笑示意顧頡剛。


這時,有其他人看不下去了,跑來責問年輕人:「你這個人怎麼回事?沒聽見他正和你說話嗎?」


年輕人沒有理他,只是一個勁兒地微笑著。


顧頡剛伸手示意不要為難對方,於是就此作罷。


當他們準備下車的時候,顧頡剛發現那個年輕人已經默默下車了,只留下一張字條:「兄弟,我叫馮友蘭。很抱歉我剛才的所作所為。我也是一個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說不出話來。


我之所以沒有和你搭話,是因為我不想讓你誤解,以為我在嘲笑你。」


有人說,教養這東西,藏不住,也裝不出來。


深以為是。


懂得換位思考,是一個人有教養的直接體現。

真正的教養,是懂得尊重他人


前兩年看過的一條消息,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陝西科技大學一海歸教授,在校園內,將一名女環衛工毆打致重傷。


起因很簡單,環衛工的環衛車,當時擋住了這名教授的路兩分鐘。


教授下車後直接連踹帶踢,將環衛工打倒在地,並大聲叫囂:你掙多少錢,我掙多少錢,你擋著我掙錢!


女環衛工的傷情,說是觸目驚心也不為過。



之後打人視頻被傳到網上,這位教授手寫了一封道歉信。


但道歉信的畫風是「你們覺得我錯了,所以我才道歉的。」


而不是「我覺得我錯了才去道歉的。」


據悉,這名教授還是該校千萬級學科項目帶頭人,拿著日本的博士學位,在美國工作多年。


英國哲學家洛克說:「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成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


果然如此。


有些人表面風光體面,內里卻缺乏對他人最基本的尊重,毫無教養。


沒教養的人,能裝一時,卻裝不了一世,時間久了,他的本性就會暴露無遺。


作家張牧野寫過一則關於錢鍾書的軼事:錢鍾書晚年時,請了保姆料理生活,保姆來自鄉下,文化程度不高。


住院時,趁錢鍾書睡覺之際,保姆和護士聊天。


護士問她為什麼大老遠跑來北京。保姆說,家裡窮,正在蓋房子,需要錢。


誰知,這話被錢鍾書恰好聽到,就記在了心裡。


下一次楊絳去醫院探望他,錢鍾書就讓楊絳下次來的時候,帶3000塊錢。


楊絳不解,問他要錢做什麼用。


因為怕傷到保姆面子,錢鍾書還特意用家鄉話和楊絳解釋。


楊絳再來醫院時,就把3000塊錢給了保姆。保姆很詫異,楊絳指著躺在病床上的錢鍾書,笑著說,他聽說你家在蓋房子,怕你缺錢,叫我拿來給你的。


真正的教養,不是高高在上,做多面人。


而是無論面對比自己強,還是比自己弱的人,都同樣謙卑有禮。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無論是處於弱勢還是強勢,無論是獨自一人還是處在群體之中;無論是在親密關係中還是與陌生人互動中,都保持同樣的教養水平,內外一致,持續穩定。



真正的教養,是有無需提醒的自覺


一位叫Judy的空姐,在微博上分享過一樁關於劉詩詩的事。


因為是空姐,Judy經常會碰到各種明星,但劉詩詩給她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她表示,航班整組的組員都為詩詩點贊,她禮貌溫和,眼神不躲避,會直視你微笑講謝謝。


而且飛機落地後,空姐去到頭等艙發現,劉詩詩座位上的被子竟然被疊得整整齊齊。


陳道明偶遇前輩,葛優扇7個耳光:不經意的細節,暴露了真實教養


也許你認為這沒什麼,但實際上空姐說遇到這樣的客人,極少。


在頭等艙,每次飛行結束留下的,都是團成一團的被子,亂扔的一次性拖鞋,散亂的報紙。


所以,當劉詩詩這樣做了,空姐才會說自己很感動,已經被劉詩詩圈粉。


作家笛安說:教養就像人身上的血管,盤根錯節地生長,長在你血肉之軀的最深之處,密不可分。


一個真正有教養的人,一定有著無需提醒的自覺。


比如,上車自覺排隊、在公共場合戴耳機看視頻、別人輸密碼時自覺迴避等等。


很多時候,你以為微不足道的小事,暴露的是最真實的本性。


西安地鐵上,即便旁邊還有一個空座,但父親還是堅持抱著孩子。


父親對孩子說:「下一站就會有人上來,你坐了,其他人就不能過來坐下了。」



擁擠的車廂內,老奶奶緊握著護欄,站不穩。


一位年輕的小伙子用手擋著欄杆,保護著老奶奶的頭部。



貴陽大營坡,兩名農民工從工地回來,到便利店買東西。


起初,兩人想站在門口買東西,在店員反覆勸說下,其中一人才把腳上的泥鞋脫了下來,赤腳進店。


而另一人,則一直站在店門口等著。



有教養的人,他們的靈魂都在閃閃發光。


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無關出身、文化、財富,而是存在於點點滴滴的生活細節中。


畢淑敏曾說:有教養的人內心裝著一個溫暖的春天。


願你我,都能成為這樣的人。


作者

言偃,精讀主創,個人微信公眾號:言偃。本文首發於精讀微信公號。有書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有書君語:送福利啦~

添加有書君微信:youshu153,即可【免費領取實體書】一本!

先到先得,每天僅送50本!

或私信有書君,回復「福利」了解更多活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