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23日至今的50多天
三伏潭派出所的11名
90後民警、輔警衝上一線
堅守隔離點、發熱門診、交通卡口
在戰鬥員、調解員、服務員、
心理輔導員之間不斷切換角色
成為抗疫中堅力量
「
「不好意思,我要出警」「抱歉,我得去做筆錄」「我取證還得兩個小時才能回……」3月13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三伏潭派出所的90後民警們很忙。
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入住均為有發熱症狀或與確診病例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員,需要民警現場值守。
「我年輕,讓我來!」1月26日,27歲的別少龍聞令請纓。他說,卡點責任重,危險係數高,值守人員和入住人員都有心理壓力,正好自己大學讀的是心理學專業,最適合了。
「我們也上!」嚴成、郭聰、姚錦鵬、李憶凡等90後民警紛紛請戰,加入抗疫先鋒隊。
對未知的恐懼,加上行動受限,身處隔離點的人們多少有些消沉或暴躁。別少龍關注著鬧情緒的人,隔著房門與他們談心,鼓勵大家挺過去。
24歲的嚴成,家在武漢,面對父母的牽掛,他總是在視頻中「報喜不報憂」,「你們放心,這裡很安全。」
事實上,危險不期而至。2月3日,當地康王村一位村民被確診,其子也發燒、咳嗽,但其丈夫拒絕被隔離。嚴成、別少龍僅戴著口罩,走進村民家中,經過兩個小時的宣講、勸導,終於說服了他們。事後,嚴成說,「心裡不慌是假話,但我穿著警服,關鍵時刻就要擔起責任!」
封村閉組之下,總有些抱著僥倖心理的村民。民警、輔警們在值守的同時,跑遍了全鎮47個村,開展巡邏防控,宣傳防疫政策、健康知識。
24歲的民警姚錦鵬,恩施人,從警兩年,學會了一口地道的仙桃話。疫情期間,他每次進村,都會勸導村民們,「不要抹牌,不要扎堆」。
儘管平時笑眯眯,姚錦鵬對違紀行為卻敢抓敢管,一點不含糊。彭橋村一名村幹部無視疫情防控紀律,與村民打麻將賭博,姚錦鵬當即將一桌人帶回所里。
「能不能幫幫我?」2月13日下午,派出所的報警電話響起。原來,溝二新村的榮女士剛剛做過手術,與女兒兩人生活,煤氣罐灌氣後卻無力搬上四樓家中。
趕到現場,21歲的輔警熊學成二話不說將煤氣罐搬上樓,解了榮家的燃眉之急。緊接著,又聯繫村幹部幫她解決生活物資集中採買事宜。
服務群眾不耽擱,打擊犯罪不停歇。2月15日,風雪突來、氣溫驟降,在國道卡口執勤的別少龍、李憶凡絲毫沒有懈怠,依然對過路車輛細心盤查。下午4時許,在檢查一輛貨車時,他們發現車廂內裝著40多萬片「三無」口罩,立刻控制了人、車、貨。
當前,疫情形勢出現積極變化,但三伏潭派出所的90後民警、輔警們依然24小時堅守崗位,沒有一個人回家。他們揚起年輕的笑臉,「一線給了我們最好的磨礪!」
年輕的你們
有呼必應,誓言錚錚
堅定走上抗擊疫情的戰場
經歷戰鬥磨礪的你們
已扛起責任擔當
在堅定逆行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