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升高,3件事需儘早提上日程,腎臟會感激你的

2019-07-07   39名醫在線

肌酐,其實是人體肌肉代謝的產物,需要經過腎臟的排污功能排出體外,正常情況下人體產生的肌酐量是衡定的,除非受到其他外源性刺激導致血液中的肌酐值產生變化,一般情況下人體的血肌酐值都不易發生較大波動。而一旦它發生明顯升高,往往意味著腎臟功能的損壞程度已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因此,血肌酐值地升高,對判斷腎臟病變程度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血肌酐多少算正常?

血肌酐,顧名思義是需要通過血液檢測肌酐值,而由於不同的醫院對血肌酐值的健康範圍恆定標準不同,因此可能會出現在一家醫院血肌酐值過高,而在另一家醫院卻正常的情況。在這裡,小九給出兩個標準,以便於你們對照判斷:

1、一般來說,無論男女老少,正常的血肌酐值範圍總體應該在44μmol/L—133μmol/L之間。如果血肌酐值超過133 μmol/L的上限,則往往預示腎臟已至少出現了炎症性損傷,而若是超過了186 μmol/L,則極大可能已出現腎功能不全,若超過451 μmol/L以上,腎功能衰竭就沒跑了。

2、具體來說,男性的血肌酐正常值在53μmol/L—106 μmol/L之間;而女性的血肌酐正常值在44μmol/L—97 μmol/L之間;兒童的血肌酐正常值則在24.9μmol/L—69.7 μmol/L之間。(當然,不同的醫院可能會有不同的具體標準)

血肌酐超過這個數,多為尿毒症

由於血肌酐並不屬於敏感指標,當它出現偶發性升高時,還可能是因為一段時間的大量吃肉等外源因素所致,但若是數次測量仍然顯示血肌酐值明顯升高,那麼其他因素所致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血肌酐值的不同程度地升高往往也預示著腎臟病變進入了不同的階段,而當血肌酐值已經超過707umol/L時,患者多已進入腎衰竭晚期或尿毒症階段,此時腎臟損害已經到達非常嚴重的地步,並且也會伴有其他明顯的病症反應。

當然,任何疾病都不是一天就發生的。腎臟損害也是,導致血肌酐升高的因素往往是患者過於不注意、日日累積而成,如長期的熬夜通宵、煙酒不誤、暴飲暴食、長期用藥等等,但只要我們在發現血肌酐升高後立即重視,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可能會造成腎臟損害的習慣和飲食、藥物等,即使可能已經出現了一定的腎臟功能損傷,但我們至少可以將病情控制不再繼續惡化。

血肌酐升高後,還能降下來嗎?

我們經常會看到「降血肌酐」這樣的說法,但是事實上,血肌酐升高後,並不一定都能按照期望的那樣降下來。

健康人的腎臟往往顏色鮮紅、飽滿,而長期血肌酐過高的患者,往往表示其腎臟已長期遭受損害,因此外觀上會變得更為僵硬、暗紅、皺縮。並且目前來說,這種腎臟損害仍然是不可逆的,最多只能通過透析血透、血濾等方式,控制對腎臟的繼續損壞。

因此,總的來說,出現血肌酐過高的患者應將治療重心放在保護剩下的腎臟正常功能上,降低肌酐只是治療中的一步,切勿為了降低肌酐值而亂服用藥物反而加重腎臟損害。

發現血肌酐升高,該如何應對?

一、平穩心態

當發現自己血肌酐值升高時,首先要注意平穩心態,不要被網上各種誇張的言論所嚇到,避免心急亂投醫。

二、謹慎用藥,積極治療

目前來說,醫學界還未研發出能夠慢性腎臟病變的藥物,也就是說還沒有藥物能夠做到從源頭上降低肌酐,因此在用藥時要嚴格按照醫生建議,必要時應接受血液透析的方式延緩病情。此外,還可以結合中醫排毒方式緩解病症。

三、嚴格控制飲食,堅持適量運動

堅持攝入優質低蛋白對腎功能損害者而言極為重要,避免高蛋白飲食,以低蛋白滿足人體需要即可。此外,低嘌呤、低鹽、低熱量等也要長期堅持。日常應保證適量的運動,促進新陳代謝,避免久躺久坐。

參考文獻:

1、劉志梅、張嵐:《兩種定標方法對血肌酐測定結果的探討》,2001年,《職業與健康》。

2、袁俊蓉:《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在腎臟損害中的診斷價值》,2017年,《中外醫學研究》。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