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戰中的「軟腳蝦」進行果斷問責,只是這一「關鍵時刻」治官的開始

2020-02-10     中國網觀點中國

唐任伍 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自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先後於大年初一(1月25日)和大年初十(2月3日)兩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進行專題研究。黨中央印發了《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還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領導幹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面對突然而至的新冠病毒疫情,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上下同心,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戰場。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考驗黨員、幹部信念、政治、責任、能力、作風、擔當是否過硬的鏡子。面對突發新冠病毒疫情這一沒有硝煙的戰場,廣大黨員和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廣大的醫務工作人員、人民解放軍戰士、志願工作者,將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顧個人安危,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堅守工作崗位,積極主動履職,充分顯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強大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

然而在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一些地方領導幹部卻不敢擔當,作風漂浮,弄虛作假,失職瀆職。湖北、浙江、湖南、貴州、河北、廣西、天津、福建等全國各地,先後對大大小小數百名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擅離職守、防控不力的領導幹部進行問責、撤職,有的官員甚至官至廳局級。湖北省紅十字會的3名廳級幹部也因為在疫情防控期間失職失責被免職。疫情是試金石,對在關鍵時刻態度消極、失職失責、工作不力、形式主義嚴重的官員進行果斷問責,大大增強了打贏這場防控戰的信心和勇氣。

果斷問責有利於提升防控和戰勝疫情的士氣。突然來襲的這場新冠病毒疫情,猶如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2003年SARS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一樣,直接威脅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在關鍵時刻,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的一言一行,對戰勝疫情起著固本培元、凝心聚魂的關鍵作用。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在與新冠病毒決戰的危急時刻,疫情就是戰場,領導幹部就是沖在前頭的指揮員,就是與病魔殊死決戰的戰士。而少數領導幹部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驚慌失措、膽怯退縮甚至臨陣脫逃,失去了作為戰場指揮員應具的膽氣和品德,失去了指揮與新冠病毒決鬥的擔當和能力,更喪失了一個領導幹部應有的官德,直接影響了戰勝疫情的士氣和信心。說得嚴重一些,在與新冠病毒決戰的關鍵時刻失職瀆職,實際上是對人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漠視和犯罪。對他們進行果斷問責、免職乃至撤職,是弘揚正氣、懲治失職瀆職的正確之舉。

ml>果斷問責彰顯從嚴治官。「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關鍵時刻、非常時期最能反映一個人的忠誠度和擔當精神。一個人不管平時說得多好聽,唱得多優美,在新冠病毒疫情這種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的「關鍵表現」,就是一塊「磨刀石」、「試金石」,最能見出真情,考驗人性,看出一個人的擔當。境界低的人講不出高遠的話,沒有使命感的人做不出有擔當的事。

問責,不僅要問那些面對疫情不敢擔當、膽怯退縮的失職瀆職者的責,更要問那些在疫情威脅到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關鍵時刻,仍然在搞可憎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人的責。將這些在關鍵時刻失職瀆職、畏懼退縮的人清除出幹部隊伍,既是純潔幹部隊伍,更是對那些在新冠病毒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不懼被感染,勇敢奔赴第一線的廣大醫務人員和幹部群眾的安慰和褒獎。

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戰中的「軟腳蝦」進行果斷問責、免職,只是這一「關鍵時刻」治官的開始。隨著疫情防控戰逐步取得勝利,將有更多在「關鍵時刻」畏葸不前、失職瀆職的「軟腳蝦」會受到問責,同時,一大批挺身而上、敢作為、善擔當的幹部,將會得到提拔重用。治疫必先治官,「關鍵時刻」的「關鍵表現」,是衡量一個幹部是否忠誠、是否有擔當的有效方法。(責任編輯:王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ribL3AB3uTiws8Khn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