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結束,嗨足7天的盆友趕緊稱一下體重,看看是不是……又胖了哈哈哈哈哈?
另外還要提醒一下:2019年的所有法定節假日已清零,明天就將迎來上班日,辦公室將迎來一大波「精神萎靡」「仿佛身體被掏空」的人群……
假期綜合徵是指節假日之後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例如在節後的幾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和學習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神經衰弱等。
那麼
如何才能緩解這些症狀呢?
別怕,記住這三招
讓你「滿血復活」
1
調整工作、休息時間 保證睡眠質量
很多人在節假日後期,需要奔波趕回工作城市,節假日期間熬夜更是常態,生物鐘完全被打亂。所以,節後首先要及時調整作息時間,定好鬧鐘,早睡早起。
節後調整,睡眠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和康復的能力低下,容易感冒,並加重其他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的發作,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
可就是睡不著,該怎麼辦?睡前一個熱水澡、一杯熱牛奶都是極好的。另外,用熱水泡泡腳,睡前聽聽音樂也有助於睡眠。晚上最好提前2小時躺在床上,最重要的是不在床上玩手機。
如果上班時提不起精神,可以喝點咖啡或茶來提神。如果條件允許,中午可以休息一會兒,下午精力更充沛。
2
調整飲食結構,多吃蔬菜
假期期間的你有沒有頓頓不離肉?建議節後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多吃穀類食物和綠色蔬菜,尤其是深顏色蔬菜,這類蔬菜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不過,節後飲食調整應遵循多樣性原則,單一食物的營養肯定是不全面的。「只吃素食有利於健康」的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如果吃得過於清淡,會造成微量營養素和優質蛋白質的攝入量不足。
另外,還應該多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克新鮮水果。值得注意的是,果汁不能代替鮮果。
秋天乾燥,還需注意補水防秋燥,小米南瓜粥、百合蓮子粥、番茄雞蛋湯、紅棗山藥湯都是不錯的選擇。餐桌上還可以添加菌菇類和豆製品,做到營養全面。
3
恢復運動,適當鍛鍊
「每逢佳節胖三斤」是不少人的過節常態,那麼節後恢復運動就非常有必要,否則總會感覺「懶懶的」,沒精神。
此時可以進行一些活動量相對大一點的運動,比如快跑、游泳、球類等,以幫助身體消耗一些能量,重獲元氣。
即使在家,也可以做掃除、收納等工作。當然,注意室內通風,娛樂運動切不可通宵達旦。
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
編輯:梁健恆
責編:鄭淡濤
監製:竇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