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美國剩餘的價值3400億美元的軍用物資都去哪了?

2020-02-08     左手槍炮右手玫瑰



美國是一個經常需要處理大量剩餘軍用物資的國家,據說,這也是當今美國的一個重大機密。

美國的軍事工業在二戰期間達到了頂峰,其軍工生產規模一度超過全世界軍工生產總規模的50%。生產得多,自然就剩餘得多。例如,美國在二戰期間總共生產了40萬架飛機,一旦不用了,連往哪兒放都是個問題。   


於是戰爭剛一結束,美國便成立了一個叫WAA的機構。WAA是「戰爭財產管理機構」的英文縮寫。它負責管理天文數字般的戰後剩餘物資。這些東西當時的估值超過34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3400億美元。要把如此巨大的軍用物資在短期內消化掉,對任何一個Government來講都不是件輕鬆的事——這麼多東西就算白送人,還要送一陣子呢!

WAA的負責人是一位叫羅伯特·M·萊托約翰的少將。別看他軍銜不高,但權力不小,手中握有總統杜魯門親賜的「尚方寶劍」,可全權處理剩餘物資。


 萊托約翰是個非常有生意頭腦的軍人。當時電視還沒有普及,他又不滿足於報紙雜誌的號召力。怎麼辦?他想,要是能在華盛頓的國會大廈前面開一個剩餘物資現場推介會就好了,與會者必須是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其「後勁」不可小看。不過,當時他要在美國國會大廈前搞商業推銷活動,就像我們現在想在人民大會堂前擺攤兒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萊托約翰一個電話打到杜魯門總統那兒,好說歹說,得到了一個基本允許,不過卻附加了一大堆各種各樣的「不准」。


「只要讓搞,我就有辦法。」萊托約翰暗下決心。可是,把坦克、大炮擺在國會大廈前公開展賣的確有點離譜。想來想去,萊托約翰想到了那些碩大無比的防空氣球。到了展賣會開張的那天,國會大廈前飄的儘是防空氣球,下面還附有一條帶子,赫然寫道:「大氣球物美價廉,放氣之後便於攜帶,每個104美元。」


萊托約翰由此拉開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推銷剩餘軍用物資的運動。這位職業軍人出手不凡。「山姆大叔」的舊貨市場在他的一手張羅下竟生意興隆。1948年的時候,萊托約翰手底下有5萬人,他們個個都是推銷能手。

說起軍用剩餘物資,最好賣的莫過於吉普車、打字機、軍毯之類的東西,但這類東西只占總量的1/7,而剩下的東西,像活動房子、飛機零件、醫療器械、修理工具以及大量叫不出名字的準軍事物資,可叫人犯難了。


WAA工作人員的鬼主意可以說是一個接著一個:鋼盔嗎,把它改成洗臉盆,這樣一來賣出了10萬個;教練彈嗎,改成檯燈座,一個紐約商人裝走了兩卡車;彈藥搬運車當拖拉機使好了,又打發出去50輛;緊接著,防毒面具上的蛇形軟管在玩具商手裡變成了毒蛇玩具;大量的醫用繃帶被辛辛那提的一家服裝廠用來當作西裝墊肩的填充料;50萬條用於干擾雷達的鋁箔成了華盛頓聖誕樹上的時髦裝飾品;450萬條帶有羊毛內襯的飛行褲被精明的伊利諾斯商人改成了手套和拖鞋……

總之,像海洋一般的剩餘軍用物資就這樣慢慢從軍營走到了民間,走進了千家萬戶。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這麼容易被人們利用。比如說軍用蚊帳就很難打發出去,因為沒有人喜歡它那土黃的顏色——儘管它的價格幾乎跟抹布一樣便宜。但WAA的推銷人員一再向買主解釋這種蚊帳布可以漂白後再染上任何顏色。沒過多久,它們就成了美國千家萬戶的窗簾。


隨著軍用剩餘物資漸漸緊俏,每年WAA都要收到大約1500萬封來信。這些信可以說是無奇不有。有一天,工作人員把一封這樣的來信轉給了萊托約翰。上面寫道:「親愛的先生,我是一個12歲的男孩。我真想得到一架你們處理的P-51『野馬』式戰鬥機。我家在洛杉磯,院子很大不愁沒地兒放。真謝謝你們,反正那些東西你們都用不著了。我這裡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他們的爸爸從前線帶回來的禮物,而我卻沒有,因為我的爸爸戰死了。」


誰能不被這封幼稚而感人的信打動呢?但這顯然也不是把一架戰鬥機輕易送人的理由。最後,WAA的工作人員想方設法讓這位在戰爭中失去了父親的男孩乘坐了一次飛機,並得到了一套地道的軍用飛行夾克、飛行帽和逃生工具,外加一個P-51的飛行執照——這封信沒白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bE6I3AB3uTiws8Kws-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