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台日報
作者:高桂荇
圖片:網絡
愛一座城,是因為那裡的人。
相思入骨。
西溪,向海而生。
歷史隨波濫觴,文化逐濤發祥,神奇息壤,東南形勝。
樹之根,血之脈。
犁木街,端坐晏河北岸,熟女似的。兩條碼頭,如一雙大長腿垂伸河邊,作浪如花。
街不大,坊鄰門樓醒目,熙來攘往。不見舟行,然欸乃之音,隱約入耳。
元末明初,生意起。晚清已是前店後家,庭門即市。木行,布莊,茶肆,百里馳名。
街,漸漸老了。滴水檐,小瓦,青磚,白粉牆;紅燈籠,木格,窗欞,榻子門。
唐風宋韻。細看,多了些現代音響和霓虹。
觸探往昔餘溫,深吸市井喧囂。
「三里路」,西起於小街。海口纖道上,挈婦將雛。
「拴馬雕石」猶在,大戶人家的華表。盛唐尉遲恭,歇馬溫懷。
「三相閣」,詩莊詞媚,朝野流芳。晏殊、呂夷簡、范仲淹,在此履任鹽官。奉天承運,榮為入朝宰輔。
「誰言西溪小」?文韜武略,往來皆人物,詩風劍氣撼雲霄。
此刻,風平,樹靜。小街上,像有人喃喃自語:「我來,應你之約。我不是過客,是歸人。」
空曠的一個人,有時就是首席。
街東頭,是宋城。軒邈,莊嚴,古風殆盪。
戈戟戍守,嘯威迴避。
唐皇輦駕,嬪妃侍,卻道君王情也痴。
「園融茶樓」,絲竹縈迴。「思源飯莊」,儒丁舉箸。「晏溪客棧」,羈旅之安,樂不思蜀。「晏溪書院」里,國學之教,嗷嗷之哺。「開筆禮」,美哉夫子,蔚成大觀。
《我和我的祖國》,人民夢,中國夢。歌也嘹亮,旗亦飄揚。
旗袍秀,唯品會,半馬賽。
民俗院,紅酒窖,視聽館。
影視創客,拍自己的微電影。維度迥異,尊享康樂休閒。
「從前慢」酒吧。夜深了,高燭,紅妝。花睡去,暖昧生夢。透過落地大窗,月光從屋宇翹尖瀉下來,幻如珠簾。眾里尋你,燈火闌珊處,欲語還休。
天青色等雨,我在等你。
不是我執著,而是值得。
人之靈,文之淵。
塔影,鐘聲,橋冽。
海春軒塔,七層八角,悠悠然穿逾千年,不改當年舊容。
煦陽潤塔,風鈴醒人,似與來者對話。
日暮鄉關「古渡口」,「汴水流」依依唱別,銅絲般在塔身一圈圈地環繞。
敬畏,迷離,躬腰作揖。
煌煌古塔下,我萎靡了,棄械投降。也輕鬆了,脫胎換骨。
別把自己當什麼,一草一芥而已。
塔就這樣溫慈,頷首,千山暮雪,一年年陪伴百姓鹹淡生活。
遙相呼應的是寺,顯赫,東西對峙。
東土佛國,江蘇最早廟宇,沒有之一。
寺門守異向北,儒釋道三教合一,法海圓融。
石階,青白;香樟,翠綠。
天妃山碧霞宮,雕樑畫棟,綠瓦黃牆。佇立遠眺,眼前艷艷然原野千傾,洗心一凈。
「蓮花廣場」,花之潔,知不染之心。
「放生圓池」,龜之壽,懷大悲之慈。
一碗早茶,洇開一天的序。
修身撫物,知行一統。
做正大之人,行端莊之事。
「八字橋」身染青苔,蒼然蹲立,如兩位遺老促膝沉吟。
心宇浩渺。不來,精神永遠在押。
恰好我來,恰好你在,恰好春暖花開。
此生只為一人去。
水之韻,流之影。
河,池,湖,西溪是水做的。
晏河,西溪的母親河,偏瘦。
晨風與旭日同出,霧鎖兩岸;暮鼓與孤鶩齊飛,夕照一河。
來晚了,花已凋謝;來早了,花還沒開。
此水幾時休?春去秋來,不負落花。
唯美,忘記了呼吸。
遠望池塘里蓮葉接天。紅、黃、白,荷花且映且扶,如女競妝。
荷,是植物活化石。對一方荷池,頓生非分之想。
「荷風茶社」,品一杯桑葉茶,宛如聽一曲歌謠,綿軟,曠美。時間靜止,水墨正好。
「池心亭」飛檐翹角。「芭蕉葉上瀟瀟雨,夢裡猶聞碎玉聲。」雨打芭蕉,自是造化。
「留得殘荷聽雨聲」,輓歌都這麼美。
那位曼妙頎長的女子又來了,疏影,暗香,長發及腰。世道浮沉,與其跟人糾結,毋寧撫荷繾綣。
「仙湖」,一湖三島,陰晴有四色。
綠樹紅花,高低夾岸。
每一棵樹,都有一首長歌。
每一朵花,都有一個故事。
草莓田裡,俯采;葡萄架下,仰摘。
「微雨洗高林,清飆矯雲翮。」青黛密林,掩映鵝卵石小徑,微雨輕浥。徑上寥寥幾人,是我們,舉傘成畫;湖心兩條小舫,也是我們,叩舷而誦。
我們在湖上看風景。館樓上的人,臨窗,指手,含笑。
喧囂去,空靈歸,天人合一。
一輩子,一瞬間。
你就是詩與遠方,幸有你來,不悔初見。
情之歡,心之戀。
緣來有愛。
董永七仙女「天仙緣」,毓秀於斯,情動於中。
這裡,是神話發源地。
那一眼「繅絲井」,深坐門前。拎水,織錦,贖夫,一個個情節沉溺千年時光。
「思齊軒」,敬業事功,見賢思齊。
「董賢祠」,賣身葬父,孝心頂天。
「鳳凰池」「摹雲閣」;「辭郎河」「舍子頭」。
「曹家大院」,皇府風範,迎來小家碧玉。
董賢巷,滿目琳琅。時尚之旗艦,盛開月光經濟。
黑色「大茶壺」旁,留戀合影。換上素白古裝,當一回仙娘董郎。黑與白,天下絕配。
連心相許,自己開花,敞開獨一無二的長情告白。
一姿一容,盡態盡妍。
有緣,有愛,有風物。
「魚湯麵館」,百聞一「嘗」。「茶小二」功夫,心生悸動。
西瓜吃了,欲語低頭笑,搔頭落田中。
陳皮酒喝了,遇見更好的自己。
螺螄,河蚌,蜆子,里下河三鮮。醉不倒芸芸草根,騷客盡醺然。一碟青螺,啜一口,淪落如童。
炸臭干,酥兒餅,溱湖籪蟹。三秋過後,唇齒流香。
發繡,柔媚,秀逸。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源溯大宋。式微多年,復興一朝。妙齡信女之纖發,帶有生命符號的藝術,天下綺絕。
書畫毫墨,大師紛現。
二胡弦弓,俊彥代出。
緣分時刻,從水鄉走向世界,雕塑家橫空耀世。
鍾靈毓秀。小鎮里的人,崇文,尚藝,得仕,經商,忙園,無論尊卑貴賤。「一事精緻,便能動人。」
既含蓄、雍容,又熱情、圓潤。七仙女的執念、溫存和堅貞,董永的善良、順孝和堅韌,一脈流長,兼容而並蓄。這裡的煙火百姓,待世敦厚,做事奮發。但凡南北賓客,到此游訪,莫不感佩若歸。
善惡歸己,相由心生。西溪的美,美在那裡的人。
一種傾訴,一份釋懷,一程痴憶。
歷盡山河,還是西溪。
今世有緣,把心禁錮起來。且行,且惜,以期來生再牽手。
西溪的門,總是開著的。
如一個魅力得道的千年老妖,其心善,其色美;其德高,其情長。倘若你沉陷進去,挽清靜,留鄉愁,必定暢意欲翔。
盤桓其間,走出了一個新浴的自己,眉目煥然,身心輕躍。
人,走到一起,有時很簡單。
紅塵紛擾,晚風起,就這樣彼此看著,不說話,西窗剪燭。
擇一城棲居,遇一人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