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演員高以翔因工作過度疲勞而猝死引發各界的熱議時,天眼查最新數據顯示,在2019年內,已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與此同時,橫店影視城的劇組開機率同比減少45%。如果說電影行業還可以靠節日檔集中推出新片,來提升票房收入。但是電視劇行業卻寒意甚濃。演員因接不到片子只能轉行綜藝節目。
曾幾何時,2015年影視行業,只要憑几張PPT弄個劇本到處忽悠一番,就能輕鬆拿下投資。來自WIND數據顯示,2015年文化傳媒行業總市值達到1.66萬億,該板塊同比漲幅達74.32%。此外,影視公司的併購熱潮也達到賭具巔峰,那時平均不到2天就會發生一起併購。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電視和網絡視頻市場共生產了電視劇773部、21546集,平均每天生產59集。其中當年播出電視劇262部。
更讓人記憶猶新的是,電視劇行業風光無限,以周迅主演的《後宮如懿傳》為例 ,當時被 曝光單集1500萬價格,其中兩家電視平台東方和江蘇衛視出價每集300萬,而網絡獨播的騰訊則出價單集900萬。由於影視業的一片向好,娛樂明星收入也水漲船高,有的明星漫天要價,而且還要搞陰陽二份合同,更讓人無法容忍的還要偷稅漏稅現象嚴重。但事隔幾年之後,卻落得個影視公司大量倒閉,明星無戲可拍的境地。
首先,由於前些年大量影視劇流向市場,質量良莠不齊,有的是粗製濫造,有的是內容陳舊,而且影視片庫存積壓嚴重。對此,觀眾早已審美疲勞,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少,整個影視劇行業處於萎縮狀態。2015年國內電視和網絡視頻市場共生產了電視劇773部、21546集,而到了今年上半年,新播的國產電視劇只有72部,2020年待播劇集就有97集。
現在的狀況是,老的影視片還在排隊等待播放,新的片子是資金可拍,只要去庫存就可以了。2019年開始影視上市公司的整體的庫存同比不斷下滑,2019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影視行業的庫存分別同比下滑2.4%、9.6%和11.3%。從庫存占收入比例來看,平均庫存占收比在2018年達到峰值,為80%,遠高於2012-2017年的40%左右。
再者,熱錢已經退出娛樂影視業,現在弄得一地雞毛。前些年,熱錢看到投資影視業能賺大錢。投資影視業風險小,回報率高。而目前,整個國內經濟下行,影視娛樂行業投資風險在上升,市場需求趨於飽和,所以熱錢已經不願意投資影視行業了。由於資金匱乏,電視劇的開機率也在大幅下滑。來自橫店影視城的數據顯示,11月橫店影視城內開機劇組只有20部,而在過去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在40部左右。
最後,由於國家對影視行業進行了嚴格監管,一些達不到監管標準的影視企業只能退出。今年是電視劇製作機構數量也在減少。據廣電總局的數據,2019年-2021年度《電視劇製作許可證(甲種)》機構名單有73家,而過去10年里,這一數字一直維持在130家左右。由於電視劇產量下降,導致很多機構無法滿足「連續2年內完成6部以上單本劇或3倍以上連續劇 」的硬性指標。同時,國家實行了對演員的限薪令,把娛樂明星的高片酬給降了下來。
整個2019年有超過1800家影視公司關停,這主要是有三個原因:需求下降、熱錢退出、監管趨嚴。實際上前些年,國內影視行業過熱,成為資金追棒的焦點。而一旦經濟下行明顯,需求下降,熱錢退出,整個行業就會面臨大洗牌。更關鍵的是,國家加大了對影視行業的監管力度,從而加快了資本退出的速度。影視界一夜之間又回到了起點,就不足為奇了。